(《宋史》列传卷六十三)(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
A.入见帝言/元昊不可击/独以兵守要害/捍侵掠/久当自服/倘内修百度/躬节俭如祖宗/故事/则疆事不足忧
B.入见帝言/元昊不可击独/以兵守要害/捍侵掠/久当自服/倘内修百度/躬节俭/如祖宗故事/则疆事不足忧
C.入见帝言/元昊不可击/独以兵守要害/捍侵掠/久当自服/倘内修百度/躬节俭/如祖宗故事/则疆事不足忧
D.入见帝言/元昊不可击/独以兵守要害/捍侵掠/久当自服/倘内修百度/躬节俭如祖宗故事/则疆事不足忧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荫:封建时代由于先辈有功而给予子孙免罪的权利。“封妻荫子”的“荫”就是这意思。
B.宰相:文中是古代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也可以泛指高级执政者。
C.右:古代很多官职有左右之分,左右的地位不同时期多有变化。右有“上”之意,如“位在廉颇之右”。
D.告身:古代委任官职的凭信。类似后代的委任状。“以文书治天下”是中国古代官制的重要特征。
(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范讽有治理之才。黄河决口后,他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他办事有主见,属吏不敢欺骗他;他严厉打击欺压贫弱百姓的富豪。
B.范讽敢于担当。他在淄州任职,发生蝗灾,百姓想种蝗虫不吃的豆类,却没有种子,他不顾县令反对,打开官仓借粮食给百姓。
C.范讽体恤百姓。官府向民众征集草把、竹木土石等物,不分贫富,数量相同,他予以批评并纠正;他调宰相家的粮食救济百姓。
D.范讽勇于直谏不惧权贵。他请求罢免钱惟演,皇帝不同意,他以不任御史中丞迫使皇帝接受他的意见;他敢于弹劾不守规矩的权臣。
(4)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诏书使度民力,今则均取之,此有司误也。
②民避水堤居,凡给徭于官者,讽悉纵使护其家。
答
(1)C 此句译为:进京对皇帝说,元昊不可攻打,只派兵守住要害之处,抵抗侵犯、掠夺,时间长了元昊自会诚服,如果整顿内政,厉行节约,按照祖宗那样做,就不必担心祸患.“元昊不可击”句子意思完整,可独立成句,排除B,“躬节俭”表达完整,也可独立成句,排除AD,故选C.
(2)A“免罪”的权利不完整,也存在争议.应是“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
(3)A“他严厉打击欺压贫弱百姓的富豪”错,原文为“为县存视贫弱,至豪猾大家,峻法治之”,译为“照顾贫弱的人,至于横暴的大户人家,则用严厉的法令来治理”.
(4)①度,估计;均,等同;有司,主管部门.译为:况且诏书让估计百姓的承受能力,现在却等同征收,这是主管官员的失误.
②纵,让;给徭于官者,在官府服徭役的.译为:百姓躲避水灾,住在堤上,凡是在官府服徭役的,范讽都让他们回去保护自己的家.
翻译
范讽,字补之,因先辈功劳补任将作盐主薄,任平阴县知县

相关阅读
1 宋史•孙何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孙何,字汉公,蔡州汝阳人。何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嗜古,为文必本经义,在贡籍中甚有声,王禹偁尤雅重之,闻于时。淳化三年举进士,及第又得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 【查看全文】
2 《宋史·刘甲传》阅读答案与翻译刘甲,字师文,元祐宰相挚之后也。淳熙二年进士。使金,伴宴完颜者,名犯仁庙嫌讳,甲力辞。擢工部侍郎。除湖北安抚使。甲谓:荆州为吴、蜀脊,高保融分江流,潴之以为北海,太祖常令决去 【查看全文】
3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曾公亮传》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 【查看全文】
4 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苏易简传》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易简少聪悟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赡。太平兴国五年,年逾弱冠,举进士。太宗方留心儒术,贡士皆临轩覆试。易简所试三千余言立就,奏上,览之称 【查看全文】
5 《宋史·辛弃疾列传》阅读答案与翻译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①,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②,遂决意南归。 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 【查看全文】
6 《宋史·范仲淹传》阅读答案与翻译-概括百姓给范仲淹画像立生祠的原因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初,仲淹以忤吕夷简,放逐者数年,士大夫持二人曲直,交指为朋党,及陕西用兵,天子以仲淹士望所属,拔用之。及夷简罢,召还,倚以为治,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