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守万户朵儿赤,持官府短长,郡吏王甲,殴伤属县长官,诉郡,同僚畏朵儿赤,托故不视事,泽民独捕甲,系之狱。朵儿赤赂巡按御史,受甲家人诉,欲出之,泽民正色与辨,御史沮怍,夜竟去,乃卒罪王甲。潮州府判官钱珍,以奸淫事杀推官梁楫,事连广东廉访副使刘珍,坐系者二百余人,省府官凡六委官鞫问,皆顾忌淹延弗能白,复檄泽民谳之,狱立具,人服其明。
有僧净广,与他僧有憾,久绝往来,一日,邀广饮,广弟子急欲得师财,且苦其棰楚,潜往他僧所杀之,明日诉官,他僧不胜考掠,乃诬服,三经审录,词无异,结案待报。泽民取行凶刀视之刀上有铁工姓名召工问之乃其弟子刀也一讯吐实即械之而出他僧人惊以为神。
十五年,蕲黄贼陷徽州,时泽民居宣州。已而贼来犯宣州,江东廉访使道童雅重泽民,日就之询守御计,城得无虞。明年,长枪军琐南班等叛,来寇城,或劝泽民去,泽民曰:“我虽无官守,故受国厚恩,临危爱死,非臣子节。”留不去,凡战斗筹画,多泽民参决之,累败贼兵。既而寇益众,城陷,泽民为所执,使之降,大骂不屈,遂遇害,年七十。
(《元史卷一百八十五·列传第七十二》)
10.下列对文中的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泽民取行凶刀视之/刀上有铁工姓名/召工问之/乃其弟子刀也/一讯吐实/即械之而出他僧人/惊以为神/
B.泽民取行凶刀视之/刀上有铁工姓名/召工问之/乃其弟子刀也/一讯吐实/即械之而出他僧/人惊以为神/
C.泽民取行凶刀/视之刀上有铁工姓名/召工问之/乃其弟子刀也/一讯吐实/即械之而出他僧/人惊以为神/
D.泽民取行凶刀/视之刀上有铁工姓名/召工问之/乃其弟子刀也/一讯吐实/即械之而出他僧人/惊以为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延祐,元朝元仁宗的年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
B.礼部,“六部”之一,掌管礼乐、祭祀、户籍、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等。
C.檄,即檄文,指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政府公告或者文书。
D.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如《张衡传》中“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汪泽民勤勉好学,博学多才。汪泽民从小聪明好学,长大之后,通晓经文,凭借自己的才华,最终在科举考试中进士及第。
B.汪泽民孝顺母亲,甚至愿意为此降职。母亲年老之后,为了方便奉养自己的老母,愿意就近任职,但是母亲却不允许。
C.汪泽民刚正不阿,断案如神。汪泽民凭借自己的智慧,为妇女伸冤,逮捕罪人王甲,找出杀害僧人的真凶,使很多案件水落石出。
D.汪泽民忠于国家,宁死不屈。在与敌人的战斗中,参与守城筹划,多次击败敌军,但是,不幸在战斗中被敌人逮捕杀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朵儿赤赂巡按御史,受甲家人诉,欲出之,泽民正色与辨,御史沮怍,夜竟去,乃卒罪王甲。
(2)明日诉官,他僧不胜考掠,乃诬服,三经审录,词无异,结案待报。
10.【答案】B
【解析】原文标点:泽民取行凶刀视之,刀上有铁工姓名,召工问之,乃其弟子刀也,一讯吐实,即械之而出他僧,人惊以为神。
11.【答案】B
【解析】“户籍”错误,掌管“户籍”为户部职能之一。
12.【答案】B
【解析】“但是母亲却不允许”表述错误,应该为“但是却不被朝廷允许”。
13.【参考答案】(1)朵儿赤贿赂巡按御史,接受王甲家人的申诉,想要释放王甲,汪泽民严肃地与御史争辩,御史沮丧惭愧,当夜即离开,于是最终将王甲治罪。(“赂”,贿赂;“辨”,争辩;“沮怍”,沮丧惭愧;“乃”,于是。大意1分)
(2)第二天上诉官府,那位僧人忍受不住拷问,于是含冤承认,经过三次审讯录供,供词没有出入,结案等待上报。(“明日”,第二天;“胜”,忍受;“考掠”,拷问;“诬服”,含冤承认。大意1分)
【参考译文】
汪泽民,字叔志,徽州路婺源州人。年少时机警聪明,家境贫困,努力学习,长大后,通晓各种经书。延祐初年,以《春秋》考中乡贡,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落选。五年,终于考中进士。因母亲年已八十,上书请求情愿削减所授官职一等或二等,而求到故乡附近任职以便奉养母亲,未得朝廷允许。回到南方迎接母亲一同赴任。平江州民李氏,以家财富有称雄,他弟弟死了,弟妻发誓不改嫁,李氏图霸弟弟的家产,唆使同族人诬告弟妻与人通奸,这案已判定而汪泽民到任,调查了解了她的冤屈,为她平反。又碰上朝廷征调江南包银,岳州路下达文书派汪泽民办理,百姓未受侵扰就将包银办齐。
镇守万户朵儿赤,把持官府的是非,郡吏王甲,打伤属县的长官,告到郡中,同僚畏惧朵儿赤,借故不受理此事,只有汪泽民收捕王甲,关押入狱。朵儿赤贿赂巡按御史,接受王甲家人的申诉,想要释放王甲,汪泽民严肃地与御史争辩,御史沮丧惭愧,当夜即离开,于是最终将王甲治罪。潮州府判官钱珍,以奸淫之事杀死推官梁楫,事情牵连广东廉访副使刘珍,牵连入狱的有二百余人,江西行省和潮州府共六次委派官员审理,都因顾忌而迁延不决,又下文书命汪泽民审理此案,立即判定罪行,人们佩服汪泽民的明察。
有个叫净广的僧人,与别的僧人有宿怨,长期断绝往来,一天,那位僧人邀请净广喝酒,净广的弟子急切地想得到师傅的财物,而且苦于净广的杖责,偷偷地到那位僧人的住所将净广杀死,第二天上诉官府,那位僧人忍受不住拷问,于是含冤承认,经过三次审讯录供,供词没有出入,结案等待上报。汪泽民取行凶的刀观察,刀上有铁匠的姓名,召来铁匠询问,是净广弟子的刀,一次审讯就吐出实情,当即给净广弟子带上刑具,而释放了那位僧人,人们惊讶泽民有如神明。
至正十五年,蕲州、黄州贼寇攻陷徽州,当时汪泽民居住在宣州。不久贼兵进犯宣州,江东廉访使道童素来推重汪泽民,每日到汪泽民处征询守城防御的计策,宣州城得以平安无事。第二年,长枪军琐南班等叛变,进犯宣州城,有人劝汪泽民离开,汪泽民说:“我虽然现在没有官职在身,往日却受国家厚恩,面临危难却贪生怕死,不是为臣子的节义。”留居不去,一切战斗筹划,大多有汪泽民参与决定,屡次打败贼兵。后来贼兵愈益增多,城被攻陷,汪泽民被贼寇抓获,让他投降,汪泽民大骂,不为所屈,于是遇害,享年七十岁。
相关阅读
1 元史·阔里吉思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阔里吉思,性勇毅,习武事,尤笃于儒术,筑万卷堂于私第,日与诸儒讨论经史,性理、阴阳、术数,靡不该贯。尚忽答的迷失公主,继尚爱牙失里公主。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 【查看全文】
2 许衡,怀之河内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①许衡,怀之河内人也。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 【查看全文】
3 道童,字石岩,高昌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新元史列传》①道童,字石岩,高昌人。以世胄入官,授直省舍人。调信州路总管,移平江。 ②平江征夏丝二万二千余斤,岁立三限收之,吏衎缘为奸。道童改定旧法,甫六月,而夏税已竣,吏弊遂 【查看全文】
4 郝经,字伯常,家世业儒阅读答案与翻译-《元史·卷一五七》郝经,字伯常,家世业儒。金末,父思温辟地河南之鲁山。河南乱居民匿窖中乱兵以火熏灼之民多死经母许亦死经以蜜和寒菹汁决母齿饮之即苏时经九岁,人皆异之。金亡,徙顺天。家 【查看全文】
5 《元史·郭嘉传》阅读答案与翻译郭嘉,字元礼,濮阳人。祖昂,父惠,俱以战功显。嘉慷慨有大志,始由国子生登泰定三年进士第,授彰德路林州判官,累迁翰林国史院编修官,除广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经历。未几 【查看全文】
6 奥鲁赤,札刺台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元史·奥鲁赤传》奥鲁赤,札刺台人。性朴鲁,智勇过人。早事宪宗,特见亲任。至元五年,攻襄阳,授金符、蒙古军万户。明年,赐虎符,袭父职,领蒙古军四万户。十一年春,诏丞相伯颜大举伐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