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湖上雨晴时翻译赏析_好事近·湖上雨晴时原文_作者苏轼

发布时间: 2017-09-05

  《好事近·湖上雨晴时》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湖上雨晴时,秋水半篙初没。朱槛俯窥寒鉴,照衰颜华发。
  醉中吹坠白纶巾,溪风漾流月。独棹小舟归去,任烟波飘兀。
  【前言】
  《好事近·湖上雨晴时》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是词人夜中泛舟西湖感叹老无所成的郁闷心境而写的。上片先从游兴大发写起,泛舟度闲;下片则极力表现词人萧疏冲淡,纯任自然的心境和情感。此词以白描写意手法铺排全篇,给人以委抒心曲、意蕴流动的艺术感受。
  【注释】
  ⑴好事近:词牌名,又名《钓船笛》。
  ⑵半篙初没:谓湖水刚刚漫过半根竹杆的深浅。篙(gāo):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棍。
  ⑶朱槛(jiàn):船上的红色栏杆。鉴:镜子。这里指寒冷的湖水。
  ⑷白纶(guān)巾:古时一种白色头巾,用青丝绦带制成。傅斡《注坡词》注:“纶,青丝也。白纶巾,则有青白织纹矣。”
  ⑸漾(yàng):水面动荡,摇漾。
  ⑹棹(zhào):划船的长桨。
  ⑺飘兀(wù):飘摇不稳定。
  【翻译】
  雨过天晴,湖水荡漾,秋高气爽,泛舟度闲,最为适宜,撑船的竹竿被湖水刚刚漫过半截。从船上的红色栏杆看湖面照出了自己的衰颜华发。喝醉了,一阵山溪秋风吹来,把头上的白纶巾吹落到湖中,湖水荡漾、月光流波。独自划船离去,任由烟雾笼罩的湖面飘摇不稳定。
  【赏析】
  上片先从游兴大发写起:“湖上雨晴时,秋天半篙初没。”雨过天晴,泛舟度闲,而当撑船的竹竿被湖水刚刚漫过半截的当儿,词人不禁把目光投向了平静如镜的湖面。然而,本拟忘掉个人得失的他,却骤然有一股忧思涌上心头:“朱槛俯窥寒鉴,照衰颜华发。”词人身体尚健壮,遇到高兴事儿时,常常忘记了自己的年龄,然而“日过当午”的心理阴影却时在脑海中闪动,一旦景物触发,会立刻强烈涌现。此时此地的词人,在游兴正浓的当口,从游船的朱红栏杆往水下俯看,发现了平静如镜的湖面映照出了自己的衰颜华发,不禁一阵悲凉从心底升起。
  下片则极力表现词人萧疏冲淡,纯任自然的心境和情感。“醉中吹堕白纶巾,溪风漾流月。”在湖水荡漾、月光流波的恬适环境中,词人喝醉了,但不小心,一阵山溪秋风吹来,把头上的白纶巾吹落到湖中去了。写景如画,即景即情,景情合一,铺排自如。但是,昔日的京都翰林,今日外任幽独,其愁其苦,没有人能够知晓或领悟。于是,末二句推出了“独棹小舟归去,任烟波飘兀”的委婉心曲。表面旷达,一任浮生,而实际上,在“烟波飘兀”的感受中却涌动着忧思时事,感叹衰老无成的悲哀心绪。词人在溪风拂面、月光如水中深夜归舟,勾勒出了他彷徨孤独无所适从的自画像,给人以委抒心曲、意蕴流动的艺术感受,令人低回徘徊不已。
  总起来说,此词以白描写意手法铺排全篇,表面平静疏淡,而内里起伏沸腾。在恬淡中含有忧思,在旷达中寓有执着,表现了词品与人品的统一,真善美的合谐与完整。


相关阅读
1 百步洪二首其一翻译赏析_百步洪二首其一原文_作者苏轼

《百步洪二首其一》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 【查看全文】

2 送张轩民寺丞赴省试阅读答案-苏轼,龙飞甲子尽豪英,尝喜吾犹及老成

送张轩民寺丞赴省试① 苏轼 龙飞甲子②尽豪英,尝喜吾犹及老成③。 人竞春兰笑秋菊,天教明月伴长庚④。 传家各自闻诗礼,与子相逢亦弟兄。 洗眼上林看跃马,贺诗先到古宣城。 【查看全文】

3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阅读答案与翻译-2020年中考古诗词真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的开头两句通过缺月、疏桐、 【查看全文】

4 菩萨蛮·碧纱微露纤纤玉翻译赏析_菩萨蛮·碧纱微露纤纤玉原文_作者苏轼

《菩萨蛮碧纱微露纤纤玉》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纱微露纤纤玉。朱唇渐暖参差竹。越调变新声。龙吟彻骨清。 夜来残酒醒。惟觉霜袍冷。不见敛眉人。胭脂觅旧 【查看全文】

5 南堂·山家为割千房蜜翻译赏析_南堂·山家为割千房蜜原文_作者苏轼

《南堂山家为割千房蜜》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家为割千房蜜,稚子新畦五亩蔬。 更有南堂堪著客,不忧门外故人车。 【前言】 《南堂五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 【查看全文】

6 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原文_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翻译赏析_作者苏轼

《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前言】 《海棠》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