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运因父祖之资,生业甚厚。奴僮既众,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蹑常著木履,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临海太守王琇惊骇,谓为山贼,徐知是灵运乃安。又要琇更进,琇不肯,灵运赠琇诗曰:“邦君难地崄,旅客易山行。”
【注释】①车骑将军:官职名,下文中员外散骑侍郎、大司马行参军、秘书丞等俱为官名。②混:谢混,谢灵运的堂叔。③宗:崇尚,模仿。④坐:因,由于。
(选自李延寿《南史·谢灵运列传》,有删节)
1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从叔混特爱之 爱:________________
(2)以国公例除员外散骑侍郎,不就 就:________________
(3)又要秀更进,秀不肯 要: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安西将军弈之曾孙而方明从子也 博学而笃志 (《论语》)
B.谓为山贼 念无与为乐者 (《记承天寺夜游》)
C.灵运因祖父之资 母命之,往送之门 (《孟子》)
D.以国公例除员外散骑侍郎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灵运幼便颖悟,玄甚异之。
(2)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
15.请简要概括谢灵运的性格特点。(3分)
答
12.(1)喜欢(2)上任,就职(3)通”邀”,邀请。
后两个实词解释几乎全军覆没,难度较大,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句意理解不到位,导致实词翻译脱离句意。
13.(2分)A(A连词,表并列;B.是/做;C.结构助词,的/到;D.按照/凭借)
14.(4分)(1)谢灵运自小便聪明,悟性很高,谢玄认为他很奇特。
(2)(谢灵运)曾经亲自带着人从宁南山开始伐树开路,直到临海,随从的人员有几百人。(每小题2分)
15.(3分)谢灵运富有才华,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个性张扬,寄情山水,率性洒脱。(答出三点即可)
参考译文:
谢灵运是安西将军谢奕的曾孙,又是谢方明的侄子。祖父谢玄,是晋车骑将军。谢灵运自小便聪明,悟性很高,谢玄认为他很奇特。谢灵运从小爱好学习,博览群书,文章辞藻华美,与颜延之同为江左第一流。他的文章文笔奔放俊美胜过延之,但深刻细密不如延之。堂叔谢混对他特别喜欢。袭祖爵封康乐公,按照国公惯例授员外散骑侍郎,没有就职。任琅邪王大司马行参军。灵运性喜豪华奢侈,车辆服饰都鲜明美丽,衣服多改变旧的样子,当时都崇尚他的装饰,称他为谢康乐。经多次升迁至秘书丞,因犯法免职。
谢灵运沿袭祖父和父亲的资本,家产丰足,仆从众多,他翻山越岭,总是到那些最幽深最险峻的地方去,哪怕干岩万险,没有一个地方不游到的。他每次登山都穿上木鞋,上山时便去掉前面的鞋齿,下山时则去掉后面的鞋齿。曾经亲自带着人从宁南山开始伐树开路,直到海,随从的人员有几百人。临海太守王秀大为恐惧,以为是山贼,事后知道是谢灵运才放心。谢灵运便邀请王绣一同前进,王绣没答应。谢灵运赠王秀一首诗:“邦君难地险,旅客易山行。”
相关阅读
1 【甲】鱼,我所欲也【乙】梁惠王曰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查看全文】
2 上与群臣论止盗阅读答案与翻译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 【查看全文】
3 顾恺之,字长康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父悦之,尚书左丞。恺之博学有才气,尝为 《筝赋》成,谓人曰:吾赋之比嵇康琴,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 恺之每食甘蔗,恒 【查看全文】
4 张岱《湖心亭看雪》袁宏道《满井游记》阅读答案与翻译[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查看全文】
5 陈元方年十一时阅读答案与翻译陈元方 陈元方年十一时,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①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②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 【查看全文】
6 创鹜之报阅读答案与翻译创鹜之报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