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意思与出处

发布时间: 2021-09-23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翻译为:(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这句话出自贾谊《过秦论》,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原文: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翻译: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对贾谊《过秦论》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一句,人们的认识似乎很一致:
广东版《教师教学用书》译文为:“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也就不同了。”(2004年)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高一语文跟我学》译文为:“不施仁政,而使秦始皇执政前后攻守的形势不同造成的啊。”(2002年)
南方出版社出版、任志鸿主编《中学教材优化全析》译文为:“不施行仁政,使进攻和防守的形势截然不同啊。”(2005年)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张必东主编《中学语文备课全书》译文为:“没有施行仁义,而进攻与防守的形势不同了。”(1998年)
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组编《高中语文疑难解析》译文为:“是由于它没有实施仁义的政治,而攻守的形势不同了。”(1986年)

秦国攻守之势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不施仁政”吗?也就是说:秦取攻势时,它是施行仁政的吗?文章前面说:“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外连横而斗诸侯”、“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讲的显然不是“施行仁政”;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说:“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未有坚明约束者也。”也可以证明秦在夺得天下之前并非“施行仁政”。

笔者以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而”的前后不是因果关系或承接关系,而应为转折关系,“而”应为“然而”。而最好是将“攻守之势异也”和“仁义不施”调换顺序,将这一句理解为“攻守之势异也而仁义不施”。
这样理解,一、是事实:秦统治前后攻守之势发生了变化,它却不施行仁义;
二、有可能:《过秦论》为赋体文,作者为了语气顺畅,将句子内容前后调换是有可能的。
三、和下文一致:《过秦论》下篇说:“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相关阅读
1 《离骚》一文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处境困顿的两句

(1)《离骚》一文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处境困顿的两句是: , 。 (2)《琵琶行》中擅长用比喻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文中以 , 两句表现热烈紧 【查看全文】

2 材料二:子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

材料一: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 【查看全文】

3 在《礼记》中有言“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用《师说》中的话来说,“经师”是“_

(1)在《礼记》中有言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用《师说》中的话来说,经师是_________,人师是_________,王阳明当属后者。 (2)王阳明曾经留下阳明格竹的故事,想通过研究竹子来获得 【查看全文】

4 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说明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 (2)在《谏逐客书》中,作者 【查看全文】

5 古诗文中出现的植物常和文人的志趣有关。归有光“ ”使得“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1)司马迁《报任安书》中 , 两句阐明了屈原创作《离骚》的缘由。 (2)杜甫《客至》中 , 两句,质朴诚恳地表达了待客不周的歉意。 (3)古诗文中出现的植物常和文人的志趣有 【查看全文】

6 韩愈在《师说》中,批评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1)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诗句是 , 。 (2) 韩愈在《师说》中,批评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