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国语》卷十九)
【注】①伯:通“霸”,诸侯的盟主。②虺(huǐ):泛指小蛇。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夫种勇而善/谋将玩吴国于股掌之上/夫固知君王之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使淫乐于诸夏之国/以自伤也/
B. 大夫种勇而善谋/将玩吴国于股掌之上/夫固知君王之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使淫乐于诸夏之国/以自伤也/
C大夫种勇而善谋/将玩吴国于股掌之上/夫固知君王之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使淫乐于诸夏之国/以自伤也/
D. 大夫种勇而善/谋将玩吴国于股掌之上/夫固知君王之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使淫乐于诸夏之国/以自伤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逆,迎接,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寓逆旅”中的“逆”意思相同。
B. 卜:占卜,是古代的一种用火灼烧龟甲,观其裂纹以预测吉凶的行为。
C. 玉趾:对人脚步的敬称。“玉”是敬辞,多用以形容对方的身体或言行。
D. 顿颡,即叩头;指屈膝下拜,以额触地;多用于请罪之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吴王夫差进攻越国,越王勾践起兵对抗,但越国大夫文种则出主意,希望勾践讲和,以此使吴王的野心膨胀而进攻中原诸侯国,从而削弱吴国。
B. 勾践派诸稽郢拜见吴王,用“天王”来称呼吴王,把吴王捧得很高,也委婉指出了他出尔反尔、不顾信义,这使其心里很愧疚,答应了求和。
C. 申胥对越王的想法心知肚明,对越国大夫文种的谋略也很清楚,但吴王夫差狂妄自大、目光短浅,根本听不进他的意见。
D. 吴王缺乏远虑,他没有意识到越国正在变得强大,认为越国根本不会成为心腹大患,还认为如果没有越国,吴国春秋两季阅兵就没有地方炫耀武力。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罢弊其民,而天夺之食,安受其烬,乃无有命矣。
(2)勾践草鄙之人,敢思边陲之小怨,以重得罪于下执事?
14. 申胥所说的“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的深层意思是什么?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答
10. C
11. A “意思相同”错误。文中的“逆”是“抵抗、迎战”之意;句意:越王勾践起兵迎战。
“寓逆旅”的“逆”是“迎接”之意;句意:住在旅馆。
12. B “这使其心里很愧疚”错误。
13. (1)等到吴国的百姓疲惫,天灾又夺去吴国的粮食后,我们就可以安安稳稳地收拾它的残局,吴国就失去了上天的保佑了。
(2)勾践是草野鄙贱之人,怎么敢计较边境上的小怨,以至再次得罪您的左右呢?
14. ①如果现在不灭掉还弱小的越国,等它强大了,就灭不掉了。
②申胥在用这句话提醒吴王夫差:越国是未来的大患,应及早灭掉越国。
参考译文:
吴王夫差攻打越国,越王勾践起兵迎战。大夫文种向勾践献计说:“您还是不要跟吴国打仗。您不如用谦卑的辞令向对方求和,让吴国的百姓高兴,让吴王的骄傲的心理膨胀起来。我们可(拿这件事)向上天占卜,上天倘若要抛弃吴国,必定会让吴王答应我们的求和,吴王将一定产生称霸诸侯的野心。等到吴国的百姓疲惫,天灾又夺去吴国的粮食后,我们就可以安安稳稳地收拾它的残局,吴国就失去了上天的保佑了。”越王同意了,于是派诸稽郢去吴国求和,诸稽郢说:“我们的国君勾践派我来,不敢公然陈设礼品行聘问之礼,只敢私下对贵国的办事人员说:过去越国得罪了天王。天王亲自起兵,在心里抛弃了勾践,却又宽宥了他。天王对于我们越国,如同让死人复活,让白骨重新长肉一样的恩德啊。勾践不敢忘记上天降下的灾祸,又怎敢忘记天王那么大的恩赐呢?勾践是草野鄙贱之人,怎么敢计较边境上的小怨,以至再次得罪您的左右呢?勾践因此率领几个老家臣,亲自承认犯下的重罪,在边境上叩头请罪。现在天王没有细察,在盛怒之下调集军队,打算狠狠地讨伐越国。越国本来就是给吴国纳贡的城邑,天王不挥舞着鞭子使唤它,却要让您的军士屈尊来攻打呀。勾践请求缔结盟约。现在天王已经扶植了越国,凭着圣明在天下闻名,却又要消灭它,这是天王对越国的扶植徒劳无功啊。即使是四方的诸侯,又将凭怎样的事实来相信吴国而来臣事它呢?越王冒昧地派我把话说透彻,只希望夭王根据利益来考虑怎样合适!”吴王夫差于是对大夫们说:“我将要践行征服齐国的宏大志向,为此我将允许越国讲和的请求,你们不要反对。假如越国已经改正错误,我还有什么要求呢?假如越国不改正,从齐国返回后,我还可以整顿军队攻打它。”申胥(即伍子胥)进谏说:“不可以答应越国的求和。越国并非真心与吴国友好,也并非畏惧于我们军队的强大。越国的大夫文种勇敢而善于谋略,他是想玩弄吴国于股掌之上,他本来就知道您好胜心强,所以就用委婉动听的话来放纵您的心志,让您贪图征伐中原各国的快乐,以自取败亡。他要使我们的军队疲惫,兵器损耗,民众背弃逃亡,国力日趋衰竭,然后安安稳稳地收拾我们的残局。越王重信义,爱百姓,四方的人都归附于他,那里年年丰收。趁着现在我们还有力量战胜他(此时应攻打他),如果蛇小不打,等它长成了大蛇可怎么办?”吴王说:“大夫何必这样抬举越国?越国难道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吗?如果越国不存在,那么春秋两季阅兵时,我向谁去炫耀我们的军威呢?”于是就答应了越国的求和。
相关阅读
1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 【查看全文】
2 刘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刘晏传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查看全文】
3 牛首马肉原文_文言文牛首马肉翻译赏析文言文《牛首马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其衣断带相望而 【查看全文】
4 张嶷传原文_文言文张嶷传翻译赏析文言文《张嶷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 【查看全文】
5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 【查看全文】
6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