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战国策·齐策三》)
[注]发漂:喻微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用世/立教之道哉
B.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用世立教之道哉
C.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用世/立教之道哉
D.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用世立教之道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舍人,战国时拥有某种才能而依附权贵者。与下文“门人”均属于士阶层。
B.不肖,不才,指品行不好。旧时也常被读书人用以表示自谦。文中指前者。
C.直,意为“价值”,与《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直”的“直”相同。
D.文,孟尝君名田文。古人自称时用名以示谦逊,称别人时用字以示尊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曹沫不去战场奋勇杀敌,而是拿起农具去田地干活,那他的本领还不如农夫。
B.登徒氏不想去护送象牙床,是因为路上如果有丝毫损伤,他家破人亡都赔不起。
C.孟尝君接受公孙戍建议却对其神态产生疑惑,问清缘由后并未因他接受馈赠而不满。
D.公孙戍进谏后,孟尝君进一步认识到谏言的重要性,在门板上发布征集谏言的告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4分)
(2)小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闻君于齐能振达贫穷,有存亡继绝之义。(4分)
14.鲁连与公孙戍进谏孟尝君的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答
10.(3分)B
11.(3分)C(“直”同“值”,“当值”之意)
12.(3分)C(公孙戍还没有接受馈赠)
13.(8分)(1)(4分)猿猴离开树木居住在水上,那么它们就不如鱼鳖;经历险阻攀登危岩,那么千里马(骏马)就不如狐狸。
(2)(4分)这些小国之所以把相印授予您,只是因为听说您在齐地能够救济贫苦人,使潦倒的人发达,拥有让灭亡的国家复存、让后嗣断绝者延续的道义。
14.(3分)鲁连运用类比(比喻),委婉劝谏孟尝君不要因为他人在某一方面的缺点就完全否定这个人。(2分)公孙戍则(从孟尝君受各国尊敬的缘由出发)直接劝谏孟尝君爱惜名声,不要接受楚国的象床。(1分)
【参考译文】
孟尝君有个舍人,孟尝君不喜欢他,想要赶他走。鲁连对孟尝君说:猿猴离开树木居住在水上,那么它们就不如鱼鳖;经历险阻攀登危岩,那么千里马就不如狐狸。曹沫高举三尺长的宝剑,一支军队人马都不能抵挡;假如曹沫放下三尺长剑,而拿起锄草用具与农夫在田地中干活,那么他就赶不上农夫。因此做事舍其所长,用其所短,就是圣明的尧也有做不到的事情。如今让人干他不会干的,干不来就认为他不才;教人做他做不了的,做不来就认为他笨拙。笨拙的就斥退他,不才的就抛弃他。使用人又弃逐他们,不能与他们相处,却又来伤害那些曾经有助于自己的人(报答自己的人),这哪里是做人处事、教化百姓的做法呢!”孟尝君说:“好。”于是就不驱逐那个人了。孟尝君出巡他国,到达楚国时,楚王要送给他一张用象牙制成的床。郢都一个以登徒为姓氏的人正好当班护送象牙床,可是他不愿意去。于是找到孟尝君的门客公孙戌,说:“我是郢人登徒,我当班护送象牙床。象牙床价值千金,如果有一丝一毫的损伤,我就是卖了妻子儿女也赔不起。先生能让我躲过这趟差使,我有一把祖传的宝剑,愿意送给您。”公孙戌说:“好”。公孙戌往见孟尝君,说:“您难道要接受楚人馈送的象牙床吗?”孟尝君说:“是”。公孙戌说:“我请您不要接受。”孟尝君说:“为什么呢?”公孙戌说:“这些小国之所以把相印授予您,只是因为听说您在齐地能够救济贫苦人,使潦倒的人发达,拥有让灭亡的国家复存、让后嗣断绝者延续的道义。这些小国君主都是才智杰出的人,愿意把自己的国事劳累您,这实在是仰慕您的廉洁啊。现在您到楚国就接受了象牙床,还没有巡行的国家,又拿什么样的礼物馈赠于您呢?我希望您不要接受。”孟尝君说:“好。”公孙戌快步退了出去。还没离开,走到宫门,孟尝君把他叫了回来,说:“先生叫田文不要接受象牙床,这很好。但为什么脚抬那么高又意气扬扬呢?”公孙戌说:“臣有三大喜事,外加得一柄宝剑。”孟尝君说:“为什么这样说?”公孙戌说:“您门下食客几百人,没有人敢进谏,只有臣敢于进谏,这是一喜;进谏而能被您听取,这是二喜;进谏而能制止您的过错,这是三喜。运送象牙床,楚人登徒不愿意去,他曾答应将先人的宝剑送给我。”孟尝君说:“好的,你接受宝剑了吗?”公孙戌说:“我不敢接受。”孟尝君说:“赶快收下!”因为这件事,孟尝君在门板上写道:“只要能宏扬我田文的名声,劝止我田文犯过失,即使他私下接受了别人的馈赠,请赶快来提出意见。”
相关阅读
1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过秦论》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查看全文】
2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 【查看全文】
3 张嶷传原文_文言文张嶷传翻译赏析文言文《张嶷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 【查看全文】
4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 【查看全文】
5 刘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刘晏传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查看全文】
6 牛首马肉原文_文言文牛首马肉翻译赏析文言文《牛首马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其衣断带相望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