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道》阅读答案与翻译-邓牧

发布时间: 2019-12-03
吏道
[元]邓牧  
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内九卿百执事,外刺史县令,其次为佐,为史,为胥徒。若是者,贵贱不同,均吏也。
古者,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唐虞建官,厥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择才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是以上世之士,高隐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故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阴受其赐。
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大小之吏布于天下。取民愈广,害民愈深,才且贤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为矣。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数万,小者虽无禄养,则亦并缘为食以代其耕,数十农夫力有不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
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而号为理民者,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不亦盗贼之心乎?盗贼害民,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岂上天不仁,崇淫长奸,使与虎豹蛇虺均为民害邪!
    然则如之何?曰:得才且贤者用之。若犹未也,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不犹愈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唐虞建宫,厥可稽已 建:管理。
B.而天下阴受其赐 阴:暗中。
C.亦并缘为食以代其耕 缘:靠着。
D.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 平:治理。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 但以刘日薄西山
B.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人之乱也,由夺其食 徒慕君之高义也
D.今之为民不能自食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
②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不犹愈乎?
(4)文言文中,作者认为后世官吏与古时官吏的区别在哪里?请简要概括。


(1)A  建:设置.
(2)B   B均为连词,表转折.A分别为:介词,用;连词,因为.C分别为: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的.D分别为:动词,治理;介词,表被动.
(3)①生:使…生;为业:从事的职业;所以:用来…的方法;食力:自食其力.
句子翻译为:上天生养这些老百姓,从事的职业不同,这些都是用来自食其力的方法.
②废:废除;去去掉,废除;:听:任凭.
句子翻译为:废除官吏,去掉县令,任凭天下的百姓自己去治理社会的混乱和危险,不是还要好一些吗?
(4)后世官吏大多祸害百姓,依靠疯狂搜刮、掠夺百姓为生,而古时的官吏都是有才能有贤德的人,他们本不太愿意做官而勉强为官,他们做官能造福百姓。
根据文章对应的内容进行概括,与本题有关的内容是第二段和第三段,依据这两段内容可以概括出答案:后世官吏大多祸害百姓,依靠疯狂搜刮、掠夺百姓为生,而古时的官吏都是有才能有贤德的人,他们本不太愿意做官而勉强为官,他们做官能造福百姓.

参考译文:
      与君主共同治理天下的人,是官吏.朝廷内有九卿、百官,外有刺史、县令,其次是佐、史、胥徒.像这样的人,(虽然)地位尊卑不同,(但)都属于官吏.
      古时候君主与百姓之间相安无事,固然不能够没有官吏,但是人员不多.陶唐氏、虞氏(曾)设置官职,这(是)可以考查的,(这种官员很少的情况)是因为他们 距离百姓很近的缘故.选拔有才学而且品行高尚的贤士(做官),然而有才有德的人又不愿意做官.因此,上古时的贤士远避尘世而隐居在大山深谷中,国君寻求他们(出来做官),诚恳相待惟恐他们不来.所以为官的人常出于迫不得已(才做官),因而天下百姓暗中受到他们的福泽.
      后世用那些危害百姓的人治理百姓的原 因,是害怕百姓作乱,(所以)严密防范不得不周全,禁令和法制不得不详尽,这样,以后的大大小小的官吏遍布天下.(他们)榨取百姓越来越多,危害百姓越来 越深,有才学且高尚的人越发不肯来做官,天下越来越无法治理了.如今的一名官员,职位高的封邑多到数万户,职位低的虽然没有封邑的奉养,却也能依靠(他们 的官职)混饭吃以代替耕作.数十名农夫的劳动不够奉养他们,致使品行不端游手好闲的人常常混入官吏的行列.(这就像)领着虎狼来放牧羊和猪,却希望羊猪繁 衍生长,怎么能够实现呢?天下人并非特别愚蠢,哪里会有厌恶安定而盼望混乱、担忧安乐而渴望危难的人呢?(这样)似乎应该长治久安了,但还有混乱与危难, 为什么呢?(官吏)强夺(百姓)的食物,(百姓)不得不愤怒;(官吏)使(百姓)耗尽力气,(百姓)不能不怨恨.百姓作乱,是由于(官吏)夺取了他们的食 物;百姓危难,是由于(官吏)使他们耗尽了力气.然而宣称要治理百姓的人,(却)耗尽百姓的力气而使他们处于危难之中,夺取百姓的食物而使他们作乱.二帝 三王(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治理天下的办法,像这个样子吗?上天生养的这些子民,从事的职业不同,(但)都是能够自食其力的人.如今当个老百姓(却)不能 自食其力,以致白天黑夜窃取他人财物,(那些)搜刮捞取(百姓财物的官吏),不也是与盗贼的心思一样吗?盗贼祸害百姓,刚一发生就会被镇压,(因此盗贼的 祸患)不会到很严重的地步,是因为(盗贼)有所回避与顾忌的缘故.官吏(却)没有回避和顾忌,白天黑夜肆意横行,使天下的百姓敢怨恨却不敢说出来,敢发怒 却不敢诛杀他们.难道上天不仁义,助长贪婪奸邪的人,使他们与虎狼毒蛇一起都成为百姓的祸害吗?
      既然这样,那么怎么办呢?(本文作者)说:寻求有才学且高尚的人并任用他们;(这样)如果还做不到(天下太平),(干脆)废除官署,撤销县令(等所有的官吏),听凭天下人自己治理,使国家变混乱为安定,变危难为太平,(这样)不是还要更好吗?



相关阅读
1 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齐纪六》

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黄门侍郎郭祚曰:山水者,仁智之所乐,宜复修之。帝曰:魏明帝以奢失之于前,朕岂可袭之于后乎!帝好读书,手不释卷,在舆、据鞍,不忘讲道。善 【查看全文】

2 《答段缝书》阅读答案与翻译

答段缝书 [宋]王安石 段君足下:某在京师时,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未尝及其为人也。还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惠书以所闻诋巩行无纤完,其居家,亲友惴畏焉, 【查看全文】

3 沈君理传原文_文言文沈君理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沈君理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书。父巡,素与高祖相善,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元帝 【查看全文】

4 传是楼记阅读答案与翻译-[清]汪琬

传是楼记 [清]汪琬 ①昆山徐健菴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斫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 【查看全文】

5 戴胄犯颜执法阅读答案与翻译

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 【查看全文】

6 秦攻魏,取宁邑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战国策·赵策四》

秦攻魏,取宁邑,诸侯皆贺。赵王使往贺,三反不得通。赵王忧之,谓左右曰:以秦之强,得宁邑,以制齐、赵。诸侯皆贺,吾往贺而独不得通,此必加兵我,为之奈何?左右曰:使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