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汉书·循吏传》,有删节)
10.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坐同产有罪劾免②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B.①将相之官,朕之任焉②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C.①君何越职而举之②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D.①霸免冠谢罪②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1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
A.坐发民治驰道/不先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有诏归/颍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
B.坐发民治驰道不先闻/又发骑十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有诏归/颍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
C.坐发民治驰道/不先闻/又发骑十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有诏归颍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
D.坐发民治驰道不先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有诏归颍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霸熟习律令,断案公正。黄霸不仅思维敏捷,而且通晓法律条文;曾经多次裁决一些疑难案件,大家一致认为判决公平。
B.黄霸廉洁自律,重视教化。他担任左冯翊卒史,记录账册公允无私,因廉洁受称赞;担任颍川太守,极力推行教化,不得已才使用刑罚。
C.黄霸治理有方,深受赏识。黄霸再次执政颖川期间,郡中安宁有序,百姓谦让互助、重视教化,他的治理能力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评价。
D.黄霸通达明理,知过能改。黄霸欲推荐史高为太尉,皇帝认为此举不利于“偃武兴文”,因而未同意;黄霸认识到错误,不再进奏此事。
13.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为太守丞,处议当于法。
(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屈原列传》)
14.从黄霸陈述的留用许县县丞的理由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为政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
10.B
11.D
12.D
13.(1)(黄霸)温和善良,又能谦让,足智多谋,善于治理百姓;做太守丞时,处事议政合乎法度。
(2)又趁机送厚礼给楚国当权的臣子靳尚,计他在怀王的宠姬郑袖面前说假话。
14.①崇尚任用廉吏;②能为百姓着想;③执政崇尚平和。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都为指示代词,“这”“这些”;
A.介词,因为/动词,连坐;
C.动词,举荐/副词,全,整个;
D.动词,认错,道歉/动词,告诉,告知。
故选B。
11.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因调遣民工修治驰道没有事先上报朝廷,又调遣骑士到北军造成马少士多的局面,黄霸影响了军队出动而被弹劾,于是他接连被贬官降职。后来有诏书令他重新担任颍川太守一职,以八百石的俸禄居官,他仍然像以前一样治理。
“坐”意思是“因……而犯罪”,从文中来看,“坐”的原因是“发民治驰道不先闻”,应在“闻”后断开,排除AC;
“归颍川太守官”是“有诏”的具体内容,应在“官”后断开,排除B。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 “黄霸认识到错误,不再进奏此事”错。原文是“霸荐高可太尉。天子使尚书召问霸:‘太尉官罢久矣……君何越职而举之?’”霸免冠谢罪,自是后不敢复有所请”,可见他是因为受到皇帝斥责而不敢再进奏,而非“认识到错误”。
故选D。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题得分点有:让,谦让;知,同“智”;御,治理。
(2)题得分点有:因,趁机;厚币,厚礼;用事者,当权者;诡辩,说假话。
1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题目要求分析从黄霸陈述的留用许县县丞的理由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为政特点。
结合原文黄霸的话“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止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矣”,由“廉吏”“毋失贤者”,可以看出他崇尚任用廉吏;
还有“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奸吏缘绝薄书盗财物,公私费耗甚多,皆当出于民,所易新吏又未必贤,或不如其故,徒相益为乱”,可见他是从百姓的角度考虑,怕给百姓增加负担,可以看出他能为百姓着想;
最后是“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可见其执政崇尚平和。
参考译文:
黄霸字次公,淮阳郡阳夏县人。武帝末年以待诏身份捐钱而获赏为官,补侍郎谒者,因亲兄弟犯罪而被弹劾罢免。后补左冯翊官俸二百石的卒史,负责掌管郡中的钱、谷出入工作。黄霸记账公正不欺瞒,以廉洁被称赞,被举荐补任河东郡均输长。黄霸为人善于观察,且思维敏捷,又熟习法律条文。他待人接物温和善良,又能谦让,足智多谋,善于治理百姓;做太守丞时,处事议政合乎法度。宣帝即位,召黄霸做了廷尉正,黄霸数次裁决疑难案件,人们都一致认为判得公平。后来黄霸被授予颍川太守。他尽力施行教化,不得已的时候才使用刑罚,注意成全维护下属官吏。许县县丞年纪老了,耳朵也聋了,督邮报告黄霸想要辞退他,黄霸说:“许县县丞是廉洁的官吏,虽然上了年纪,但还能应付官场拜起送迎之类的例行公事,只是稍微有点聋,又有何妨呢?还是好好地帮助他,不要让贤德的人失望。”有人请教他其中的缘故,黄霸道:“一再更换长吏,送旧迎新的费用,以及奸猾官吏因为销毁账册文书而盗窃财物,公家和私人的损失很大,所有的费用都得百姓供给,换上的新官又未必贤德,或者还不如他的前任,白白地反复加剧混乱。大凡治民的道理,主要是做得不要太过头罢了。”皇上征召他代理京兆尹,俸禄二千石。因调遣民工修治驰道没有事先上报朝廷,又调遣骑士到北军造成马少士多的局面,黄霸影响了军队出动而被弹劾,于是他接连被贬官降职。后来有诏书令他重新担任颍川太守一职,以八百石的俸禄居官,他仍然像以前一样治理。前后八年,郡中越加安定。这时,皇帝便下诏书赞扬他说:“颍川郡太守黄霸,积极向民众宣布皇上旨意,百姓都接受朝廷教化,守孝之子、尊长之弟、贞洁之妇以及乖顺之孙都日渐众多,在田地耕作的人互相谦让田界,在大道上行走的人不捡拾别人的遗失物品,供养探望鳏寡老人,赡养帮助贫苦穷人,监狱甚至八年没有重罪囚犯,官吏民众向往教化,兴起提升自我道德品行的风气,真可以说是贤人君子的风貌。”乐陵侯史高以外戚身份任侍中一职,名望很高,黄霸推荐史高可任太尉。天子令尚书召黄霸质问说:“太尉一官废除已久,其责由丞相兼管,这是为了息武而兴文。宣讲申明朝廷教化制度,让百姓幽怨隐情得以申诉,使牢狱中无受冤刑的人,地方上再无盗贼,是你的职责。将相这些官员,是由我来任命的。你怎么能越职举荐他呢?”黄霸连忙摘下帽子谢罪,从此以后,黄霸再也不敢向皇帝奏请了。然而自从汉朝兴起,讲到治理地方官吏民众的,还是以黄霸为第一。黄霸任丞相五年,甘露三年寿终,谥号定侯。
相关阅读
1 【甲】送东阳马生序【乙】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答案与翻译-2021年中考题
【甲】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 【查看全文】
2 《过秦论》中,贾谊认为秦始皇为了防止百姓反抗,实行愚民政策,相关句子(1)《老子四章》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风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 【查看全文】
3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乙】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阅读答案与翻译【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 【查看全文】
4 病说原文_文言文病说翻译赏析文言文《病说》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客有患郁湮之疾者,龙子过而问焉,见其兀然而坐,偃然而息,日饭三鬴,食之尽器。龙子曰:子病乎?曰:病矣。 【查看全文】
5 松风阁记阅读答案与翻译-刘基松风阁记 (明)刘基 雨、风、露、雷,皆出乎天。雨、露有形,物待以滋。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訇磕于虚无之中也。惟其附于物 【查看全文】
6 此术之接物之道原文_文言文此术之接物之道翻译文言文《此术之接物之道》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人主仁而境内和矣,故其士民莫弗亲也;人主义而境内理矣,故其士民莫弗顺也;人主有礼而境内肃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