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承魏氏刻薄奢侈之后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晋纪一》

发布时间: 2023-07-09
帝承魏氏刻薄奢侈之后,欲矫以仁俭。文帝之丧,臣民皆从权制,三日除服。既葬,帝亦除之,然犹素冠疏食,哀毁如居丧者。秋,八月,帝将谒崇阳陵,群臣奏言,秋暑未平,恐帝悲感摧伤。帝曰:“朕得奉瞻山陵,体气自佳耳。”又诏曰:“汉文不使天下尽哀,亦帝王至谦之志。当见山陵,何心无服!以衰绖①行,群臣自依旧制。”尚书令裴秀奏曰:“陛下既除而复服,义无所依;若君服而臣不服,亦未之敢安也。”诏曰:“患情不能跂及耳,衣服何在!诸君勤勤之至,岂苟相违!”遂止。
中军将军羊祜谓傅玄曰:“三年之丧,虽贵遂服,礼也,而汉文除之,毁礼伤义。今主上至孝,虽夺其服,实行丧礼。若因此复先王之法,不亦善乎!”玄曰:“以日易月,已数百年,一旦复古,难行也。”祜曰:“不能使天下如礼,且使主上遂服,不犹愈乎!”玄曰:“主上不除而天下除之,此为但有父子,无复君臣也。”乃止。
戊辰,群臣奏请易服复膳,诏曰:“每感念幽冥而不得终苴绖 之礼以为沉痛况当食稻衣锦乎适足激切其心非所以相解也 朕本诸生家,传礼来久,何至一旦便易此情于所天!相从已多,可试省孔子答宰我之言,无事纷纭也!”遂以疏素终三年。
臣光曰: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此先王礼经,百世不易者也。汉文师心不学,变古坏礼,绝父子之恩,亏君臣之义;后世帝王不能笃于哀戚之情,而群臣谄谀,莫肯厘正。至于晋武独以天性矫而行之,可谓不世之贤君;而裴、傅之徒,固陋庸臣,习常玩故,不能将顺其美,惜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一》)
[注]①②皆为丧服的一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感念幽冥而不得/终直绖之礼/以为沉痛/况当食稻衣锦乎/适足激切/其心非所以相解也
B.每感念幽冥/而不得终苴绖之礼/以为沉痛/况当食稻衣锦乎/适足激切其心/非所以相解也
C.每感念幽冥/而不得终苴绖之礼/以为沉痛/况当食稻衣锦乎/适足激切/其心非所以相解也
D.每感念幽冥而不得/终苴绖之礼/以为沉痛/况当食稻衣锦乎/适足激切其心/非所以相解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民皆从权制”与“其制稍异于前”(《项脊轩志》)两句中“制”的含义不同。
B.“岂苟相违”与“仰头相向鸣”(《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相”的含义不同。
C.我国古代有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传统。文中“戊辰”即用干支纪日。
D.“不能笃于哀戚之情”与“而刘病日笃”(《陈情表》)两句中“笃”的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八月,晋武帝想拜谒崇阳陵,群臣以秋暑未息、恐怕武帝悲哀伤感会损害健康为由劝阻,晋武帝并未听从。
B.晋武帝认为他应当穿丧服拜谒先人陵墓,群臣可依照旧制行事。而裴秀认为君穿丧服臣不穿,臣会心有不安。
C.群臣上书请求晋武帝更换服饰、恢复正常膳食,武帝表示群臣无需多言,自己会用孔子回答宰我的话来反省。
D.司马光认为服丧三年是先王礼经所规定,汉文帝废除此礼是对礼法的败坏,裴秀、傅玄等是见识鄙陋的庸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既葬,帝亦除之,然犹素冠疏食,哀毁如居丧者。
(2)至于晋武独以天性矫而行之,可谓不世之贤君。
14.对恢复“三年之丧”穿丧服的旧制,羊祜和傅玄的看法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10)B
(11)D
(12)C
(13)①葬礼以后,晋武帝也除去丧服,但仍然戴白冠,吃素食,像在丧期一样悲伤异常而毁损其身。
②到了晋武帝,唯独以自己的天性加以纠正并实行,可称是非凡的贤君。
(14)羊祜的看法:①服丧三年是礼制,应当借机恢复;②如果不能让天下人遵从,皇帝穿孝服期满也是好的。
傅玄的看法:①服丧改制已久,恢复古制很难;②皇帝穿孝服但天下人不穿不符合君臣之礼。

【解答】
(10)“幽冥”为“感念”的宾语,应在“幽冥”后停顿,排除A、D;“其心”为“激切”的宾语,应在“其心”后停顿,排除C。故选:B。句子翻译为:每当感念先人在天之灵,而我不能完成穿丧服之礼,就为此沉痛,更何况吃稻米、穿锦绣呢?这样做只会使联的心更加激动痛切,不是用来缓解我的痛苦的好做法。
(11)D.“含义相同”错误。后世的帝王不能真诚专一于哀悼先人的感情。笃:忠诚专一/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笃:病重。
故选:D。
(12)C.“自己会用孔子回答宰我的话来反省”错误。根据原文“相从已多,可试省孔子答宰我之言,无事纷纭也”可知,应该是晋武帝让群臣做自我反省,而非他自己反省。
故选:C。
(13)①既:已经、以后;素冠疏食:名词做动词,戴白冠吃素食。句子翻译为:葬礼以后,晋武帝也除去丧服,但仍然戴白冠,吃素食,像在丧期一样悲伤异常而毁损其身。
②至于:到了;矫:纠正,矫正。句子翻译为:到了晋武帝,唯独以自己的天性加以纠正并实行,可称是非凡的贤君。
(14)分析羊祜的看法:
根据原文“三年之丧,虽贵遂服,礼也,而汉文除之,毁礼伤义。今主上至孝,虽夺其服,实行丧礼。若因此复先王之法,不亦善乎”可以概括出:服丧三年是礼制,应当借机恢复。
根据原文“不能使天下如礼,且使主上遂服,不犹愈乎”可以概括出:如果不能让天下人遵从,皇帝穿孝服期满也是好的。
分析傅玄的看法:
根据原文“以日易月,已数百年,一旦复古,难行也”可以概括出:服丧改制已久,恢复古制很难。
根据原文“主上不除而天下除之,此为但有父子,无复君臣也”可以概括出:皇帝穿孝服但天下人不穿,不符合君臣之礼。

参考译文:
晋武帝是继苛酷奢侈的曹魏之后登基的,他想以仁厚节俭的作风纠正曹魏的弊端。晋文帝的丧事,臣民都遵守临时制定的法令制度,三日后就除去丧服。葬礼之后,晋武帝也除去丧服,但仍然戴白冠,吃素食,像在丧期一样悲伤异常而毁损其身。秋季,八月,晋武帝将要拜谒崇阳陵,群臣上奏称,秋暑还没有平息,恐怕皇帝悲哀伤感会损害健康。晋武帝说:“我能够瞻仰先人陵墓,身体、精神自然就会好。”又下诏说:“汉文帝不让天下的臣民都为他而悲哀,这也达到帝王谦逊的最高点了。要拜见先人陵墓,怎么忍心不穿丧服!我穿丧服去,群臣可依照旧制行事。”尚书令裴秀上奏说:“陛下已经除去了丧服而现在又穿上,这样做于礼仪没有依据。如果君王穿丧服而臣下却不穿,做臣子的心里也不安。”晋武帝下诏说:“我担忧的是哀慕之情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不在乎丧服。诸位一片殷勤的好意,我怎能随意违背你们的心意呢!”于是同意不穿丧服。
中军将军羊祜对傅玄说:“三年之丧,即使尊贵为天子也要穿孝服期满,这是礼制,但是汉文帝却把它废除了,毁坏、损伤了礼仪。如今皇帝至孝,虽然除去了丧服,仍实行丧礼。如果能借此机会恢复先王的法规,难道不是很好吗?”傅玄说:“把穿丧服的时间从以月计改为以日计,已经有几百年了,一旦要恢复古制,是很难行得通的。”羊祜说:“不能使天下人都遵从礼法,暂且使皇帝穿孝服期满,不是也胜过现在的丧制吗?”傅玄说:“皇帝不除丧服而天下除丧服,这就是只有父子,不再有君臣的行为。”羊祜于是不再提让天下恢复古制的话。
戊辰日(二十二日),群臣上奏请求晋武帝换成正常服饰,恢复正常膳食,晋武帝下诏说:“每当感念先人在天之灵,而我不能完成穿丧服之礼,就为此沉痛,更何况吃稻米、穿锦绣呢?这样做只会使我的心更加激动痛切,不是用来缓解我的痛苦的好做法。我本生于儒者之家,礼法传习已久,何至于一时之间便对自己的父亲改了这种感情。听从你们的已经够多了,你们可以试着省察孔子回答宰我的话,不要再多说了。”于是以素食素服度过三年。
臣司马光说: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都要服丧三年,这是先王礼经所规定,百世不可改变。汉文帝以己意为师,不守成规,改变古制,败坏礼法,断绝父子之间的恩德,毁坏君臣之间的情义。后世的帝王不能真诚专一于哀悼先人的感情,而群臣谄媚、阿谀,没有人肯加以改正。到了晋武帝,唯独以自己的天性加以纠正并实行,可称是非凡的贤君。而裴秀、傅玄这些人,是见识鄙陋的平庸之臣,习惯于常规,拘守行之已久的习俗,不能够承顺晋武帝的美意,可惜啊!



相关阅读
1 魏学洢《核舟记》宋起风《核工记》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 《核舟记》节选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 【查看全文】

2 孔子世家赞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

孔子世家赞 《史记》 有之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 【查看全文】

3 叶公好龙阅读答案与翻译

叶公好龙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趼,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 【查看全文】

4 淮南衡山列传原文_文言文淮南衡山列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淮南衡山列传》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之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 【查看全文】

5 白云先生传原文_文言文白云先生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白云先生传》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徵,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事 【查看全文】

6 十三年春二月,上既诏宗室群臣袭封刺史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十三年春二月,上既诏宗室群臣袭封刺史。左庶子于志宁以为古今事殊,恐非久安之道,上疏争之。侍御史马周亦上疏,以为:尧、舜之父犹有朱、均之子【1】。倘有孩童嗣职,万一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