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①须贾:战国时魏国中大夫。②穰侯:魏冉,亦作魏厓、魏熠,因食邑在穰,号曰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③暴子:战国时韩国名将暴鸢。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轻信楚/赵之兵/陵十仞之城/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之也
B.夫轻信楚/赵之兵/陵十仞之城/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之也
C.夫轻信楚/赵之兵/陵十仞之城/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之也
D.夫轻信楚/赵之兵/陵十仞之城/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之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梁”与《信陵君窃符救赵》“为大梁夷门监者”的“大梁”含义相同。
B.伐,讨伐,进攻,与《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秦伐赵”的“伐”含义相同。
C.以为,认为,与《石钟山记》“自以为得其实”的“以为”两词含义相同。
D.挟,携同,携带,与《赤壁赋》“挟飞仙以遨游”的“挟”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国在华阳大败魏国主将芒卯,魏国都城被围困。须贾游说穰侯,貌似为秦国着想,实则是为了保障魏国的利益。
B.针对魏国现实,须贾主张魏应避开楚、赵两国单独与秦国讲和,从而使楚、赵两国争相贿赂秦国,进而削弱两国实力。
C.须贾认为,上天的宠幸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多次降临到秦国身上,因而秦国应改变靠武力攻打魏国的策略。
D.须贾游说穰侯时,从魏、楚、赵、宋、中山等角度出发来分析攻魏的弊端,从而让秦国从魏国大梁撤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又走芒卵,入北地,此非但攻梁也,且劫王以多割也,王必勿听也。
(2)今魏方疑,可以少割收也。愿之及楚、赵之兵未任于大梁也,亟以少割收。
14.文中为何说“燕,赵可法,而宋、中山可无为”?(3分)
答
10.A
11.D(含义相同)
12.B(“须贾主张魏应避开楚、赵两国单独与秦国讲和”错,原文的意思是“不能避开”。由“是臣之所闻于魏也”可知,此为须贾转述魏国“大臣父兄”的看法)
13.(1)现在秦军又打败了芒卯,攻进了北地,这不仅仅是要进攻大梁,而且要胁迫大王来多割让土地,大王一定不要听从。(落实“走”“但”“劫”等词语的翻译,保持语意通畅。 4分)
(2)现在魏国正有所疑惑,可以让魏国少割地拉拢魏国。希望您等到(趁着)楚国、赵国的军队还没有赶到大梁,赶快用少割地的办法拉拢魏国。(落实“方”“收”“及”“任”等词语的翻译,4分)
14.①秦国是“贪戾无亲”之国②燕赵不割地给秦国而保全了国家③宋、中山多次割地而导致灭亡(每点1分,共3分)
【文言参考译文】
秦国在华阳大败魏国,打跑了芒卯且围困了大梁。须贾替魏国游说穰侯说:“臣下听说魏国大臣、父老兄弟都对魏王说:当初惠王攻打赵国,在三梁打了胜仗,十万大军攻克邯郸,赵国没有割让土地,而邯郸重新归还赵国。齐国人进攻燕国,杀死了燕国权臣子之,攻破了燕国的旧都,燕国没有割让土地,而重新恢复了国家。燕国、赵国之所以保全了国家、拥有强劲的军队并且土地没有被其它诸侯国吞并,是因为它们能够忍受艰难而不轻易割让土地。宋国、中山国多次被攻伐多次割让土地给秦国,它们也就随之灭亡了。臣下认为燕国、赵国的做法可以效仿,宋国、中山国那样的举措不能去做。秦国是贪婪凶暴的国家,它没有亲近的国家,它逐步侵占魏国,完全占有魏国从晋国分得的土地,又战胜了韩将暴鸢,割得了八县土地,土地还没有完全被接收而秦国军队又出兵了。秦国有什么满足的!现在秦军又打败了芒卯,攻进了北地,这不仅仅是要进攻大梁,而且要胁迫大王来多割让土地,大王一定不要听从。现在大王避开楚国、赵国与秦国讲和,楚国、赵国恼怒而同大王您争着去侍奉秦国,秦国一定接纳它们。秦国携同楚国、赵国再来进攻,那么魏国想要不灭亡,也不能做到了。希望大王一定不要与秦讲和。大王如果要讲和,一定少割让土地并且得到秦国的人质,不这样一定会被欺骗。”这是臣下在魏国听到的。希望您以此来考虑国事。”“《周书》说:“天命没有常规',这句话是说上天的宠幸不可能多次降临。秦国战胜韩国暴鸢割得了八县的土地,这不是秦国军队兵力精锐,也不是计谋精巧,是上天的宠幸太多了。现在秦国又打败了芒卯,进入北地来围玫大梁,因此人们认为这上天的宠幸是正常的。明智的人却不这么认为。臣下听说魏国召集百个县的所有精兵来戍守大梁,臣下认为不下三十万人。用三十万的军队戍守十仞高的城墙,臣下认为即使是商汤、周武王复生,也不容易攻下。大王如果轻信楚国、赵国的军队,越过十仞高的城墙,攻打三十万的军队,而且志在必得,臣下认为从天下初分直到现在,不曾有过。攻打却不能攻克城池,秦国军队一定疲惫,那么就前功尽弃了。现在魏国正有疑惑,可以让魏国少割地拉拢魏国。希望您趁着楚国、赵国的军队还没有赶到大梁,赶快用少割地的办法拉拢魏国。魏国刚刚产生疑虑,而能够用少割地来讲和,它一定很想这样做,那么您就得到了您想要的。楚国、赵国恼怒魏国先于自己与秦讲和,一定争相侍奉秦国。合纵因此离散了,而您在这之后就可以从楚、赵、魏之中从容地选择盟国了。况且您曾经割取过晋国土地,何必用兵呢?”穰侯说:“好。”就解去了对大梁的围困。
相关阅读
1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 【查看全文】
2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查看全文】
3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 【查看全文】
4 牛首马肉原文_文言文牛首马肉翻译赏析文言文《牛首马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其衣断带相望而 【查看全文】
5 刘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刘晏传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查看全文】
6 张嶷传原文_文言文张嶷传翻译赏析文言文《张嶷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