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一: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 文本二:古之养奇杰也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23-07-12
文本一:
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近臣则喑,远臣则喻,怨结于民心。谄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桀纣不以其无天下之士邪 杀其身而丧天下。故曰:“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节选自《墨子·亲士》)
文本二:
古之养奇杰也,任之以权,尊之以爵,厚之以禄,重之以思,责之以措置天下之务,而易其平居自纵之心,故不待放恣而后为乐。今则不然奇杰无尺寸之柄位一命之爵食斗升之禄者过半彼又安得不越法逾礼而自快耶我又安可急之以法,使不得泰然自纵耶 今我绳之以法,亦已急矣。急之而不已,而随之以刑,则彼有北走胡、南走越耳。噫!无事之时既不能养,及其不幸一旦有边境之患,繁乱难治之事而后优诏以召之,丰爵重禄以结之,则彼已憾矣。夫彼固非纯忠者也,又安肯默然于穷困无用之地而已耶
况当今天下未甚至治,而奇杰之士,复有困于簿书、米盐间者,则反可不议其能而恕之乎 所宜哀其才而贯其过,无使为刀笔吏所困,则庶乎尽其才矣。
或曰:“奇杰之士有过得以免,则天下之人孰不自谓奇杰而欲免其过者 是终亦溃法乱教耳。”曰:“是,则然矣。然而奇杰之所为,必挺然出于众人之上,苟指其已成之功以晓天下,俾得以赎其过。而其未有功者,则委之以难治之事,而责其成绩,则天下之人不敢自谓奇杰,而真奇杰者出矣。”
(节选自苏洵《养才》)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桀纣不以其无天下之士邪 以吾一日长乎尔
B.不若献贤而进士 若属皆且为所虏
C.任之以权 权,然后知轻重
D.急之而不已 无能为也已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则不然/奇杰无尺寸之柄位/一命之爵/食斗升之禄者过半/彼又安得不越法逾礼/而自快耶/
B.今则不然/奇杰无尺寸之柄位/一命之爵/食斗升之禄者过半/彼又安得不越法逾礼而自快耶/
C.今则不然/奇杰无尺寸之柄/位一命之爵/食斗升之禄者过半/彼又安得不越法逾礼而自快耶/
D.今则不然/奇杰无尺寸之柄/位一命之爵/食斗升之禄者过半/彼又安得不越法逾礼/而自快耶/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爵位,又称世爵,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鸿门宴》中“项伯”即是称其爵位。
B.越,我国古代南方部族名,当时江、浙、闽、粤之地为越族所居,称为“百越”。
C.穷,本指困厄、处于困境,后引申为不得志,没有出路。本文意思是不得志。
D.刀笔吏,一般是指主办文书的官吏,又特指主管诉讼的官吏。本文指的是前者。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认为如果臣子只重爵位不论国事,近臣远臣不言,百姓生怨,佞人在侧,善议受阻,那么国家就会危险。
B.古代供养奇杰之才,给他们高官厚禄,委以重任,改变平时的自纵之心,所以他们平日没有闲暇放纵享乐。
C.国家安定时不供养人才,等到边境有难、事情繁杂混乱难以对付时,才优厚对待奇杰之才,他们早已心有不满。
D.有人认为奇杰之才有过失免受处罚会让人自称奇杰而想免除过失,终会使法律礼教混乱,作者对此有不同看法。
14.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重要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苟指其已成之功以晓天下,俾得以赎其过。(4分)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齐桓晋文之事》)(4分)
(3)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谏太宗十思疏》)(4分)
15.两个文本都谈到"人才",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说明。(4分)

答案:
(1)A
(2)C
(3)A
(4)B
(5)①假如指着他们已成就的功业来告晓天下,使他们能够赎回自己的过失
②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
③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心里不服气。
(6)①文本一强调选拔贤才对国家的重要性。因为人才关乎国家命运,但奸佞之臣也会让国家陷入危亡,所以要选拔贤才。②文本二强调如何对待奇杰之士。给他们权位、厚待感化他们,让他们将功折罪,或者去处理难办之事来建功立业,才能培养奇杰之士。


【解答】
(1)A.以:都是介词,因为。译文:夏桀和商纣王不是因为失去天下的贤士吗/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
B.若:比得上;代词,你。译文:不如推荐贤士/你们都将成为他们的俘虏。
C.权:权柄、权力;称量。译文:将权力交给他们/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
D.已:停止;语气助词,啊。译文:逼迫他们而不停止/无能为力了啊。
故选:A
(2)划线句的意思是:现在却不是这样,奇特杰出的人才没有一点权力与职位,享有低微官食、斗升的俸禄的人超过一半,他们又怎么能不超越法规和礼节而求得自我畅快呢?结合上下文可知,“权”是“权力”的意思,“位”是“职位”的意思,它们不是一个词语,因此需要断开,由此可以排除A、B;“彼又安得不越法逾礼而自快耶”是一个固定句式,“安……耶”,所以中间不能断开,由此可以排除A、D。
故选:C。
(3)A.“爵位,又称世爵,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鸿门宴》中‘项伯’即是称其爵位”表述错误。项伯,名缠,字伯。“伯”并不是项伯的爵位。
故选:A。
(4)B.“古代供养奇杰之才,给他们高官厚禄,委以重任,改变平时的自纵之心,所以他们平日没有闲暇放纵享乐”表述错误。结合原文相关语句“古之养奇杰也,任之以权,尊之以爵,厚之以禄,重之以恩,责之以措置天下之务,而易其平居自纵之心,故不待放恣而后为乐”可知,原文的意思是“所以不需要放纵,然后才可以享乐”。
故选:B。
(5)①“苟”,假如;“指”。指示给看;“晓”,告晓;“俾”,使得;“赎”,赎回。译文:假如指着他们已成就的功业来告晓天下,使他们能够赎回自己的过失。
②“异”,感到奇怪;“爱”,吝惜;“易”,交换;“恶”,怎么。译文: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
③“虽”,即使;“懂”,督责;“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是“虽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苟”,苟且。译文: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心里不服气。
(6)①结合原文相关语句“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可知,材料一着重强调了选拔贤才对国家安危的重要性。②结合原文相关语句“今则不然奇杰无尺寸之柄位一命之爵食斗升之禄者过半彼又安得不越法逾礼而自快耶我又安可急之以法,使不得泰然自纵耶?今我绳之以法,亦已急矣。急之而不已,而随之以刑,则彼有北走胡、南走越耳。噫!无事之时既不能养,及其不幸一旦有边境之患,繁乱难治之事而后优诏以召之,丰爵重禄以结之,则彼已憾矣。夫彼固非纯忠者也,又安肯默然于穷困无用之地而已耶”和“况当今天下未甚至治,而奇杰之士,复有困于簿书、米盐间者,则反可不议其能而恕之乎?所宜哀其才而贳其过,无使为刀笔吏所困,则庶乎尽其才矣”可知,只哟正确对待利用好奇杰之士才能让他们发挥出他们最大的价值并进一步培养好他们。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治国而不优待贤士,国家就会灭亡。见到贤士而不急于任用,他们就会怠慢君主。没有比用贤更急迫的了,若没有贤士,就没有人和自己谋划国事。怠慢遗弃贤士而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的,还不曾有过。
如果臣下只以爵禄为重,不对国事发表意见,近臣缄默不言,远臣闭口暗叹,怨恨就郁结于民心了。谄谀阿奉之人围在身边,好的建议被他们阻障难进,那国家就危险了。桀、纣不正是因为他们不重视天下之士吗?结果身被杀而失天下,所以说:赠送国宝,不如推荐贤士。
(节选自《墨子 亲士》)
材料二:
古代供养奇特、杰出的人才,将权力交给他们,用爵位尊崇他们,用俸禄厚待他们,用恩德感化他们,用处理天下事务的重任来要求他们,改变他们平日自我放纵的心态,所以,不需要放纵,然后才可以享乐。现在却不是这样,奇特杰出的人才没有一点权力与职位,享有低微官食、斗升的俸禄的人超过一半,他们又怎么能不超越法规和礼节而求得自我畅快呢?我们又怎么能可以用法规逼迫他,使他们不能安心地自我放纵呢?现在我们用法律约束制裁他们,已经算逼迫了。逼迫他们而不停止,随着又用上刑法,那他们只有往北跑向胡地、往南奔向南越了。唉!国家安定没有事的时候,既不加以供养,等到不幸遇到边境有灾难发生,碰到繁杂混乱难以对付的事情,然后才用优厚条件下诏书召集英才,用丰厚的爵位、厚重的俸禄结交他们,那时他们早已经遗憾地离去了。他们本来就不是纯粹尽忠的人,又怎么肯默默地处在穷困无用的地方而罢休呢?
更何况现在还不完全安定太平,四方异族未完全臣服,上卿、大夫、士人不是都很称职,礼法风俗又不像周朝强盛时期那样细密,而那些奇特、杰出的人才仍有被官府文书和米盐生活之类所困的情况,这时反而可以不商议选拔英才并原谅他们的过失吗?应该怜惜他们的才能,赦免他们的过失,不让他们被办理文书的小吏所困,那么或许可以使他们发挥才能。
有人说:“奇特杰出的人才有过失就免受处罚,那么,天下的人,谁不自称是奇特杰出的人而想免掉自己的过失。这样一来,最终只会使法律、教义造成混乱罢了。”我说:“这样做虽然会这样,可是奇特杰出的人才所做的,必定非常突出地出现在众人的上面,假如指着他们已成就的功业来告晓天下,使他们能够赎回自己的过失。而对那些未有功业的,就将难以处理的事交给他们去处理,并要求他们取得成绩,那么,那些人就不敢自称是奇特杰出的人,而真正的奇才豪杰也就出现了。”
(节选自苏洵《养才》)



相关阅读
1 裴邃传原文_文言文裴邃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裴邃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裴邃字深明,河东闻喜人。邃十岁能属文,善《左氏春秋》。梁天监初,除后军谘议参军。邃求边境自效,以为庐 【查看全文】

2 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阅读答案与翻译

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羿若无罪焉。曰:薄乎云尔,恶得无罪?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 【查看全文】

3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阅读答案与翻译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①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 【查看全文】

4 《猫说》阅读答案与翻译-[明]薛瑄

猫说 [明]薛瑄 余家苦鼠暴,乞诸人,得一猫。形魁然大,爪牙铦①且利。余私计鼠暴当不复虑矣。以其未驯也,絷维②以伺,候其驯焉。 群鼠闻其声,相与窥其形,类有能者;恐其噬己 【查看全文】

5 于谦传原文_文言文于谦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于谦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 【查看全文】

6 《忠义水浒传》序 阅读答案与翻译

《忠义水浒传》序 (明)李贽 太史公曰:《说难》《孤愤》,贤圣发愤之所作也。由此观之,古之贤圣,不愤则不作矣。不愤而作,譬如不寒而颤,不病而呻吟也,虽作何观乎?《水浒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