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字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而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7.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振:举起
B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委:交付
C.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揭:揭发
D.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赢:担负
8.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B.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9.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 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③却匈奴七百余里 ④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⑤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下之民 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⑧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A. ①⑥⑦\②④⑤\③⑧ B. ①③④\②⑥⑦⑤⑧
C. ①⑦\②④⑥\③⑤⑧ D. ①\②⑥⑦\③④⑤⑧
10. 下列加点的词,对其古今意义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古义:在这种情况下。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也表示紧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产生某种结果。
B. 山东豪俊遂并起
古义:太行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山东省
C. 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古义:表示不好的结果,相当于“以致”。今义:程度副词或表另提一事
D.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今义:动词,投身到(事业中去)
11. 下列对句子特殊句式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判断句)
B.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判断句)
C.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判断句)
D.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状语后置)
12. 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过秦论》是总结秦灭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借鉴的文章。
B. 贾谊,西汉初年著名的争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有才名,与屈原一起并称为“屈贾”。
C. 宇内、四海、八荒、六合、九州都是指天下。
D.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政治上有盛名,世称欧阳文忠公,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②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答案】
7. C 8. B 9. D
10. B 11. B 12. D
13. ①于是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
②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C.“揭”:举起。句意: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A.“以为”:“以(之)为”,把……铸成。句意:收集天下的武器集中到咸阳,熔化刀剑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像。
B.“以为”:认为。句意:始皇心里自己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
C.“以为”:“以(之)为”,把……作为。句意: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D.“以为”:“以(之)为”,把……设置为。句意:向南攻取南边的百越之地,把它设置为桂林郡、象郡。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履”:名词动用,登上。句意: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
②“南”:名词作状语,向南。句意:向南攻取南边的百越之地,把它设置为桂林郡、象郡。
③“却”:使动用法,使……退却。句意:使北方匈奴退却七百余里。
④“愚”:使动用法,使……愚蠢。句意:于是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
⑤“弱”:使动用法,使……弱,削弱。句意:铸成十二个金属人像,来削弱天下人民的反抗力量。
⑥“景”: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句意:天下的百姓像云彩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相应(陈胜)。人们挑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从着他。
⑦“云”:名词作状语,像云彩一样。句意:天下的百姓像云彩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相应(陈胜)。人们挑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从着他。
⑧“亡”:使动用法,使……灭亡。句意: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就群起把秦朝的统治推翻了。
①,名词动用\②⑥⑦,名词作状语\③④⑤⑧,使动用法。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B.“山东”:崤山以东。句意: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就群起。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B.宾语前置句,“信臣精卒陈利兵而何谁”,句意: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文章内容的能力。
D.“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错误,唐宋八大家之首是韩愈。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先王之道”,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言”,著作;“以”,来;“愚”,使……愚蠢;“黔首”,百姓。
②“劲弩”,手执强弩;“信”,可靠的;“陈”,拿着;“利兵”,锋利的兵器;“谁何”,宾语前置,“何谁”;“何”,通“呵”,呵斥,盘问。
参考译文:
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西周、东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愿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下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凭借华山为城墙,依据黄河为城池,凭借着高耸的华山,往下看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认为这是险固的地方。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己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相关阅读
1 张嶷传原文_文言文张嶷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张嶷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 【查看全文】
2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查看全文】
3 刘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刘晏传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查看全文】
4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 【查看全文】
5 牛首马肉原文_文言文牛首马肉翻译赏析文言文《牛首马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其衣断带相望而 【查看全文】
6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