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姚鼐
君讳守田,字谷园,杭州仁和严氏。君少游济南。寄籍运学为诸生,遂中乾隆辛卯科山东乡试举人。
初任阳江县,未至境,有迎吏来,与君语少习,见君囊橐贫甚,诱君以利。君问何以取利,吏曰:“邑有卖浆者殴人死而多引富室系数十人矣君至咸胁以罪千金立致也。”君曰:“诺。”至县日,即坐堂上,出所冤系囚,尽纵之去。独留一囚讯之,囚即服罪,卖浆者也。迎吏捧牍在侧,捽下痛杖,黜之。
调仁化,与巡抚孙公士毅争狱,君辞厉,孙公变色,既而卒从君议,更以重君,遂调之番禺,凡狱事多委君。以母忧去官,服阙,再赴广东,补顺德知县。治海盗有绩,屡辨难狱。又调南海。番禺、南海,皆大府治所,君两莅之,人见其意思如暇,然而政无不尽。是时孙公擢为总督,率兵出关,讨安南之乱,公故奇君才,檄之从军。及市球江之捷,叙功入奏,赐孔雀翎五品顶带,君才盖见端绪矣。既而与孙公偕返。孙公内召。嘉勇公福康安代其任。福公亦重君才,君议论其前必尽,福公常听其说,于事多便,为保题君。
其署淮安知府时,值旗丁以各县助之费少为词,数百人大噪淮上漕使之门,君往召众前,使诉其意。君徐曰:“助费在州县,今为尔白漕使,饬下道,道下州县,取费至,则汝候久矣,不亦病乎?”众曰:“然。”君曰:“是诚非吾职,然吾当为公济汝以私财,汝等张帆疾行可矣!”于是命之次第发,而稍资给之,竟无事。江淮人咸称颂君有定乱才。
君文章无不能,而奏牍尤善。通晓兵事,便骑射。为举人时,偕人游塞上,与侍卫武人共宴饮角射,君最后发,三矢中的如一,武人大愕沮屈,君从容就坐,题诗便面而去。其在孙公军中,诚欲尽其谋,以共立功于域外。不幸值阮氏之变,军溃功不就。世孰由知其才之异也。
(选自《惜抱轩文集》,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邑有卖浆者/殴人死/而多引富室/系数十人矣/君至/咸胁以罪/千金立致也
B.邑有卖浆者殴/人死而多/引富室/系数十人矣/君至咸/胁以罪千/金立致也
C.邑有卖浆者/殴人死而多/引富室/系数十人矣/君至咸/胁以罪千/金立致也
D.邑有卖浆者殴/人死/而多引/富室系数十人矣/君至/咸胁以罪/千金立致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明、清两代规定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含京城)举行一次乡试,考中者称举人。
B.服阕:古代丧礼规定,父母死后,为官者一般要辞官回家守孝三年,期满后除去丧服。
C.檄:是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下行文种名称之一,用于晓喻或声讨,不可用于征召。
D.漕:古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水上河道及运输方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守田刚到阳江县,就有人建议他借审案敲诈富户敛财。他表面听从,审案时却将无辜的富户当堂释放,并严惩了献计者。
B.严守田几度在广东为官,治海盗,审疑案,参与平叛,献计献策,言无不尽,深受前后两任总督的信任与赏识。
C.严守田在任淮安知府时,用不多的私财巧妙地平息了漕运旗丁的骚乱,维护了漕运的安全,为此受到江淮人的赞颂。
D.严守田文武双全,曾在军中初露头角,本可在后来的军事行动中大显其能,却因意外未能建功。作者对此深为惋叹。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
答
(1)A.译文:县里有一个做茶水醋酒买卖类生意小商人,把人打死了,就牵扯上不少富家,关押了几十个人,先生到任后,全用治罪来胁迫他们,千金马上就可以获取了。
(2)C.“不可用于征召”错误,檄文是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特指声讨的文告。
(3)A.“严守田刚到阳江县,就有人建议他借审案敲诈富户敛财”有误,原文是“初任阳江县,未至境,有迎吏来,与君语少习,见君囊橐贫甚,诱君以利”,所以是还没有到阳江县时就有人这样建议。
(4)①屈原使(自己的)道德端正、使(自己的)品行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小人离间他们,(他)可以说处于困境啊。
②现在我是卑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过分受到提拨,恩惠优厚,怎么敢犹豫徘徊,有非分的希望。
江淹宇文通,济阳考城人也。少孤贫好学,沉靖少交游。起家南徐州从事,转奉朝请。寻举南徐州秀才,对策上第,转巴陵王国左常侍。景素为荆州,淹从之镇。少帝即位,多失德。景 【查看全文】
2 【甲】晋太元中【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查看全文】
3 归钺,早丧母,父娶后妻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归钺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钺,父大怒逐之。钺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钺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 【查看全文】
4 虎求百兽而食之原文_文言文虎求百兽而食之翻译赏析文言文《虎求百兽而食之》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 【查看全文】
5 萧望之传原文_文言文萧望之传翻译赏析文言文《萧望之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好学,治《齐诗》,京师诸儒称述焉。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 【查看全文】
6 王履吉墓志铭阅读答案-文征明王履吉墓志铭 文征明 呜呼悲哉!王君已矣,不可作矣!君文学艺能,卓然名家,而出其绪余,为明经试策,宏博奇丽,独得肯綮,御史按试,辄褒然举首,一时声称甚藉,隐为三吴之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