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襄
妾董氏,原名白,字小宛,复字青莲。籍秦淮,徙吴门。在风尘虽有艳名,非其本色。倾盖矢从余,入吾门智慧才识种种始露凡九年上下内外大小无忤无间。其佐余著书肥遁,佐余妇精女红,亲操井臼,以及蒙难遘疾,莫不履险如夷,茹苦若饴,合为一人。今忽死,余不知姬死而余死也!
姬初入吾家,见董文敏为余书《月赋》,仿钟繇笔意者,酷爱临摹,嗣遍觅钟太傅诸帖学之。阅《戎辂表》称关帝君为贼将,遂废钟,学《曹娥碑》,日写数千字,不讹不落。余凡有选摘,立抄成帙,或史或诗,或遗事妙句,皆以姬为绀珠。又尝代余书小楷扇,存戚友处,而荆人米盐琐细,以及内外出入,无不各登手记,毫发无遗。其细心专力,即吾辈好学人鲜及也。
甲申三月十九日之变,余邑清和望后,始闻的耗。邑之司命者甚懦,豺虎狰狞踞城内,声言焚劫。同里绅衿大户,一时鸟兽骇散,咸去江南。余家集贤里,世恂让,家君以不出门自固。阅数日,上下三十余家,仅我灶有炊烟耳。群横日劫,杀人如草,而邻右人影落落如晨星,势难独立。只得觅小舟,奉两亲,挈家累。夜半,家君向余曰:“途行需碎金,无从办。”余向姬索之,姬出一布囊,自分许至钱许,每十两可数百小块,皆小书轻重于其上,以便仓卒随手取用。家君见之,讶且叹,谓姬何暇精细及此!
甫行数里,潮落舟胶,不得上。遥望江口,大盗数百人据六舟为犄角,守隘以俟。姬谓余:当大难时,首急老母,次急荆人、儿子、幼弟为是。即颠连不及,死深箐中无憾也。因叹姬明大义、达权变如此,读破万卷者有是哉?
(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入吾门智慧/才识种种/始露凡/九年上下/内外大小/无忤无间
B.入吾门/智慧才识种种/始露凡/九年上下内外/大小无忤无间
C.入吾门/智慧才识/种种始露/凡九年/上下内外大小/无忤无间
D.入吾门智慧/才识种种/始露凡九年/上下内外大小/无忤无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倾盖,途中相遇停车交谈,车盖靠在一起,常用以形容初交相得,一见如故。
B.女红,即女工、女功,旧时指妇女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之事及相关成品。
C.荆人,古人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亦称山荆;拙荆,则是对他人妻子的泛称。
D.望,古人根据月亮盈亏变化记日,如晦、朔、望等,“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宛平时辅助作者著书、处理家务;遭乱时对家事处理得当,井井有条。
B.因地方官员的懦弱无能,盘踞城里的强盗有恃无恐,致使许多民众流亡。
C.在动乱的时代,作者一家被迫出逃,在离家数里的地方遭到强盗的抢劫。
D.文章将叙事、抒情和描写融为一体,在回忆亡妾往事中可见时代的动荡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群横日劫,杀人如草,而邻右人影落落如晨星,势难独立。
②甫行数里,潮落舟胶,不得上。
③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
答
(1)C本题中,这句话的大意是:进入我的家门后,智慧才华见识,各种都开始显露,过了九年,与家里的每个人都没有忤逆、离间。
(2)C.“拙荆,则是对他人妻子的泛称”说法错误。拙荆,是旧时丈夫对自己妻子的谦称。
(3)C.“作者一家被迫出逃,在离家数里的地方遭到强盗的抢劫”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遥望江口,大盗数百人据六舟为犄角,守隘以俟。姬谓余:当大难时,首急老母,次急荆人、儿子、幼弟为是。即颠连不及,死深箐中无憾也”,可见作者一家出逃后,遥望江口,见到大盗几百人守着关隘等待行人,并没有说“遭到强盗的抢劫”。
(4)①“横”:盗贼;“劫”:抢劫;“落落”:寥落”;“势”:形势。译文为:一群盗贼每日抢劫,杀人如草,而左邻右舍留下的人已寥若晨星,看形势难以独自支撑下去。
②“甫”:才;“胶”:搁浅;“上”:前行。译文为:在江上才走了数里,江水落潮,船便搁浅难以前行。
③“若”:你的;“竟日”:整天;“大”:很;“类”:像。译文为:很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为何整天默默在此,太像个女孩子了?
参考译文:
妾董氏,原名白,字小宛,又字青莲。籍贯为秦淮,迁徙到吴门。在风尘中虽然有艳丽的名声,然而并非她的本色。她不久就矢志跟从我,嫁入我的门庭,(她的)智慧才识,种种开始显露出来。这九年中,和上下内外大小人等相处,没有忤逆、离间的事情发生。她辅助我著书,陪伴我隐遁;她辅助我的正妻精于女红,亲手汲水舂米。到了家庭蒙受灾难遭遇疾患的时候,她也莫不是履险如夷,茹苦若饴,这就是全部的她。现在忽然死去了,我不知道是因为她死掉了,我也感觉死掉了一般。
小宛刚到我家时,看到董其昌为我写的《月赋》是仿钟繇书体,她很喜欢临摹,接着就到处找钟繇所有贴子练习。她阅《戎格表》,那里记录关羽为贼将,于是她断然不学钟繇而改学《曹娥碑》,每天写几千字,没有错误没有遗漏。我凡是读书有摘录,都抄成册子,或者是史或者是诗,或者是遗事妙句,我都让她帮我抄录。她又经常为我写扇面小楷,呈送亲友,而妻子的日常生活开支,家里的进项出项,她都用笔登记下来,没有一点差错。这份细心专注,即使是我辈这样好学的人也不及呀!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在如皋四月十五日之后才听到这个噩耗。如皋的地方官性格懦弱致使城内盗贼四起,扬言要焚烧抢劫。当时城里的乡绅大户一时都作鸟兽散,扶老携幼逃离江南。我家乃诗书礼仪之家,父亲坚持不逃走。几天之后,城里上下三十余家,只有我家还有炊烟袅袅。盗贼白日抢劫杀人如麻,左邻右舍都走得差不多了,零零散散像晨星,我势日益单薄再难以独自撑着,只得找一小船,扶老携幼欲冒险逃走到。夜半,父亲对我说:“途中需要一些零钱,我们没有准备。”我向小宛索要,她拿出一布囊,里面有许多小钱包,每十两一包有百余包,每包都写的有数目轻重,以便逃亡中随时取用。父亲看到,惊讶不已且感叹道,她怎么有功夫精细到这个地步呢。
刚刚走了几里,潮落船被胶住,不能行走。这时遥望江口,看到盗贼有数百人乘六艘船形成犄角之势,守在险要的地方只候我等过去,小宛对我说:“当大难的时候,你要先照顾母亲,再照顾好你的妻子、儿子、小弟才是。值此颠沛流离,我即使死于野草中也无有遗憾。”我佩服感叹小宛的深明大义,豁达、懂事、变通,就算是读破万卷的士子有谁能做到她这样的呢?
江淹宇文通,济阳考城人也。少孤贫好学,沉靖少交游。起家南徐州从事,转奉朝请。寻举南徐州秀才,对策上第,转巴陵王国左常侍。景素为荆州,淹从之镇。少帝即位,多失德。景 【查看全文】
2 虎求百兽而食之原文_文言文虎求百兽而食之翻译赏析文言文《虎求百兽而食之》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 【查看全文】
3 归钺,早丧母,父娶后妻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归钺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钺,父大怒逐之。钺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钺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 【查看全文】
4 萧望之传原文_文言文萧望之传翻译赏析文言文《萧望之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好学,治《齐诗》,京师诸儒称述焉。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 【查看全文】
5 【甲】晋太元中【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查看全文】
6 王履吉墓志铭阅读答案-文征明王履吉墓志铭 文征明 呜呼悲哉!王君已矣,不可作矣!君文学艺能,卓然名家,而出其绪余,为明经试策,宏博奇丽,独得肯綮,御史按试,辄褒然举首,一时声称甚藉,隐为三吴之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