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抚福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黄公墓志铭阅读答案与翻译-(清)方苞

发布时间: 2023-03-16
巡抚福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黄公墓志铭①
(清)方苞
①余闻公名在丁亥、戊子间。时江、浙大饥,天子并命发粟以赈。而吾乡有司失方略,骼骴布路,奸人朋聚,正昼剽掠。于时则闻浙之祲尤大,而民不阻饥,惟黄公之功。其后讯之浙士大夫,多曰:“公功岂独在饥者?备荒政,遏乱萌者,则黄公。是吾民所尸祝也。”
②杭、湖二州连饥,民心摇摇。公至,则悬禁不得昂米价,为书告籴邻省,散库金于典肆,约逾岁归其本,劝富民分灾而禁贫民之群聚要索者。会温、台二郡大穰,浙人皆曰:“吾父母妻子得保聚矣。”公始至湖,时常平仓粟皆虚,巡抚将具劾群吏。公曰:“吏尽黜,何与饥者?”卒赖以济。
③浙民既苏,公移镇八闽。时海贼郑尽心聚党出没,上命会剿,制府、提督各以事诿。公刻日独进,而悬赏格得其魁者千金。抵厦门,厉气巡军。忽辕门鼓三骇,郑尽心已为其党所密首捕得之矣。方公之未至闽也,郑尽心既啸聚海隅,而山贼陈五显亦相应和。尽心既获,五显亦就抚。而公官罢闻命即送符篆俾他人上之而不有其功。
④先是,杭、湖二郡米价犹踊。督粮道请折价分授有疵运弁②,沿途采籴赈济。而运弁干没,粮额缺,遂挂吏议。公既罢归,上惜其才,复命督理子牙河,给原阶,而公竟卒。
⑤公始入台③,有所陈,会上以他事震怒,而公直前,必申所请。居台中五年,所条奏皆关大体。公自内擢,所居皆清要,卒秉节钺两镇大藩,可谓遇且显矣。其卒也,年六十有五。而浙、闽之民及海内士大夫知公者,莫不相聚太息,恨公之无年,而惜其才有未尽试焉。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方苞集》,有删改)
[注]①黄公:名秉中,字惟一。②运弁:低职的押运武官。③台,指内阁。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何与饥者( ) (2)浙民既苏(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是吾民所尸祝也( )
A.祭祀人 B.主持人 C.保护 D.崇拜
(2)会温、台二郡大穰( )
A.丰收 B.歉收 C.种植 D.饥荒
17.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而 公 官 罢 闻 命 即 送 符 篆 俾 他 人 上 之 而 不 有 其 功。
18.把第⑤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公自内擢,所居皆清要,卒秉节钺两镇大藩,可谓遇且显矣。
19.第④段“上惜其才”让黄秉中官复原职,请围绕他在杭、湖的赈灾方略,分析皇帝“惜才”的原因。(3分)
20.本文围绕黄公“民不能忘,帝眷有终”来选材和叙事的,对此加以分析。(5分)


15(2分)(1)帮助 (2)恢复
16(1)(1分) D ;(2)(1分)A
17.(3分)示例:而公官罢/闻命即送符篆/俾他人上之/而不有其功。
18.(5分)示例:黄公从朝廷内被提拔,所担任的岗位都是高贵显要的,他最终掌握权力两次掌管重要行省,可以称得上得志(被赏识)而且显贵了。
评分说明:“内擢”“清要”“卒”“节钺”“遇”“显”
19.(3分)示例:第②段,黄秉中抑制米价、发放库金、劝富分灾、禁民聚索,制定恰当的救灾政策,稳定民心(2分);在紧急情况下任用污点官员,完成救灾任务。(2分)
20.(5分)示例:文本紧紧围绕“民不能忘”和“帝眷有终”选材。(1分)前者写他浙江赈灾时,士大夫赞赏他能 “备荒政,遏乱萌”;百姓感谢他让其 “父母妻子得以保聚”。(1分)后者写他福建平乱时,“刻日独进”,抓获郑尽心,又不居招抚“陈五显”之功;写他当初在内阁时,“条奏皆关大体”。(1分)突破了以人物生平为序的窠臼,突出重点。(1分)叙事上寄寓褒贬倾向,(1分)以“卒赖以济”“不有其功”“相聚太息”等表明对黄公治政的赞赏。(1分)
评分说明:本题结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习任务 二、2“巧于构思,精于裁剪”而命题。意在考查学生学生分析作者的选材及叙事特点的能力。

参考译文:
我听说黄公的名字在丁亥、戊子年间。当时江苏、浙江闹大饥荒。天子花大力气分发粮食来赈灾。但我们乡里的官员策略不当,以至于尸骸满地。奸人聚众,光天化日之下抢劫掠夺。当时听说浙江的邪气极大,但老百姓能够不挨饿,都是靠了黄公的功劳。之后,我向浙江的士大夫询问,他们都说:“黄公的功劳难道仅仅在救活哪些饥饿的人吗?应对饥荒、遏止叛乱的也是黄公。他们是我们百姓所崇拜的人啊。”
杭州、湖州接连遭受饥荒,民心不稳。黄公到了,就公布法令,不许抬高米价,并且写信向邻省买米,把府库里的钱发给当铺(支持借贷),约定一年后归还本金,鼓励富民分担救灾费用,禁止贫民聚众乞讨。恰逢温州、台州二郡大丰收,浙江人都说:“我们的父母妻儿能够团聚了。”黄公刚到湖州的时候,常平仓里的粮食都空了,巡抚将要惩办官吏,黄公说:“官吏都被罢免了,谁来帮助饥民呢?”最终(百姓)依靠(他们),渡过难关。
浙江的百姓已经恢复了。黄公管理福建。当时海贼郑尽心聚集党徒出没,皇帝命令聚集军队剿灭郑尽心,但制府、提督各自因事推诿,黄公当天就独自进兵,而且悬赏千金,赏赐能杀死匪首的人。到了厦门之后,黄公鼓舞斗志视察军队。忽听辕门外三通鼓后,郑尽心已经被他的同党秘密抓住。同党在自首时将其一并带来。——黄公还没有到福建的饿时候,郑尽心在海边纠集党羽兴风作浪,而山贼陈五显也呼应他。郑尽心被抓获后,陈五显也就被招安了。而黄公接到了免职令后,就上交了印信,让其他人上交陈五显,而自己不占这份功劳。
在此之前,湖州和杭州二郡的米价还在上涨。督粮官请求把米折价卖给有污点的押运官,让他们沿途买米救济百姓。但押运官侵吞公粮,粮额不足,于是黄公就被交给了司法部门评判其失职之过。黄公被罢免后回到老家,皇帝爱惜他的才华,再次让他监督治理子牙河,并且官复原职,但黄公却去世了。
黄公一开始进入内阁,就向皇帝上书治理之道,恰好皇帝有别的事大怒,但黄公径直向前,一定要说出他的要求。他在内阁做了五年官,所上奏的事情都是关乎国家大事。黄公从朝廷内被提拔,所担任的岗位都是高贵显要的,他最终掌握权力两次掌管重要行省,可以称得上得志(被赏识)而且显贵了。他逝世的时候,享年六十五岁。而浙江福建的百姓以及知道黄公的海内士大夫,没有人不相聚叹息,遗憾黄公寿命不长,而叹息他的才华没有完全展现。



相关阅读
1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过秦论》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查看全文】

2 牛首马肉原文_文言文牛首马肉翻译赏析

文言文《牛首马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其衣断带相望而 【查看全文】

3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 【查看全文】

4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 【查看全文】

5 张嶷传原文_文言文张嶷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张嶷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 【查看全文】

6 刘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刘晏传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