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说苑·臣术》)
【注】①翟黄,即翟触。②迮(zé)然,局促不安的样子。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闻之/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臣者疏贱/不敢闻/命文侯曰/此国事也/愿与先生临事而勿辞/
B. 臣闻之/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臣者疏贱/不敢闻/命文侯曰/此国事/也愿与先生临事而勿辞/
C. 臣闻之/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臣者疏贱/不敢闻命/文侯曰/此国事也/愿与先生临事而勿辞/
D. 臣闻之/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臣者疏贱/不敢闻命/文侯曰/此国事/也愿与先生临事而勿辞/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则齐无管仲”与“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两句中的“然则”意义和用法相同。
B. “以是知季成子为相”与“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两句中“是”含义不同。
C. 千钟,指优厚的俸禄。古以六斛四斗为一钟,也有以八斛或十斛为一钟的。
D. 什九,“什”同“十”,文中指十分之九,指绝大多数,跟现代汉语中的“十九”含义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贡向孔子请教当今的臣子中谁是贤人,孔子只列举以前齐国的鲍叔、郑国的子皮两人,然后给贤人确定的标准是能够引进贤人。
B. 魏文侯准备选拔国相,就召来李克想听听他的看法,李克认为要考察被选者在显贵、富有、贫贱、不得志时的表现,魏文侯没有采纳这一建议。
C. 李克出宫后前去拜访国相候选人之一的翟黄,翟黄因听说国君询问过李克,便打听谁将担任国相,听李克说是季成子,翟黄表示对李克很失望。
D. 翟黄认为他也有资格担任国相,因为他向国君推荐了西河郡守、计事内史、攻打中山国的将领,还推荐了治理国家的大臣和辅导国君之子的老师。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寡人将置相,置于季成子与翟触,我孰置而可?
(2)子之言我于子之君也,岂与我比周而求大官哉?
14. 李克为什么认为翟黄比不上季成子?请简要概括。
答
10. C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听说,卑贱的人不能为尊贵的人谋划,外臣不能为君主谋划内事,关系疏远的人不能为关系亲近的人谋划,我是个被疏远而卑贱的人,不敢接受您的旨意。”魏文侯说:“这是国家大事,我希望与先生共同面对,请不要推辞。”
“命”在句中是“闻”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文侯”则是后一句“曰”的主语,故应在“文侯”前断开,排除AB;
“此国事也”中的“也”是句末语气词,表判断,故应在“也”后断开,排除D。
故选C。
11. B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一词多义,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然则”:连词,如此,那么。句意:那么齐国管仲就不算贤人吗?/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可见,两句中的“然则”意义和用法相同。
B.“含义不同”错误。“是”,都是“这”的意思,含义相同。句意:凭借这个知道季成子将要成为国相。/这天晚上才觉得有被贬谪的意味。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12. B.“魏文侯没有采纳这一建议”错误。根据原文“寡人之相定矣”可知,魏文侯是依照李克制定的标准来确定谁担任国相的,“先生出矣”,是李克已经完成了任务,可以离开了,而不是“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故选B。
13. (1)我将要设置国相,在季成子与翟触二人之间选择,我安排谁才合适呢?
(2)您曾经向您的国君进言推荐我,难道是想与我勾结而谋求大官吗?
14. ①季成子虽然享受很高的俸禄,但绝大部分时间奔波在京城之外。
②季成子举荐的人成了国君的老师,而翟黄举荐的人只是国君的臣子。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1)“置”,设置;“置于季成子与翟触”,状语后置,“于季成子与翟触置”;“孰置”,即“置孰”,宾语前置,安排谁。
(2)“言我于子之君”,状语后置,“于子之君言我”;“岂”,难道;“比周”,勾结。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从“季成子食采千钟,什九居外一居中”可知,李克对季成子品德的高度赞赏,季成子虽然享受很高的俸禄,但绝大部分时间奔波在京城之外。
从“彼其所举,人主之师也;子之所举,人臣之才也”可知,李克对季成子和翟黄的政治才能做了高下的比较,季成子举荐的人成了国君的老师,而翟黄举荐的人只是国君的臣子。
参考译文:
子贡问孔子说:“如今的臣子中谁是贤人?”孔子说:“我不知道。从前,齐国有鲍叔,郑国有子皮,他俩是贤人。”子贡说:“那么齐国管仲就不算贤人,郑国子产就不算贤人吗?”孔子说:“赐啊,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听说是引进贤人的为贤呢,还是出力的为贤呢?”子贡说:“引进贤人的为贤。”孔子说:“对。我听说鲍叔引进了管仲,子皮引进了子产,没有听说管仲、子产引进过什么贤人。”魏文侯将要设置国相,召见李克向他询问这件事,说:“我将要设置国相,在季成子与翟触二人之间选择,我安排谁才合适呢?”李克说:“我听说,卑贱的人不能为尊贵的人谋划,外臣不能为君主谋划内事,关系疏远的人不能为关系亲近的人谋划,我是个被疏远而卑贱的人,不敢接受您的旨意。”魏文侯说:“这是国家大事,我希望与先生共同面对,请不要推辞。”李克说:“可知这是因为您没能详察,显贵时要看他所推举的人,富有时要看他所结交的人,贫贱时要看他不拿取什么,穷困潦倒时要看他不做什么,从这些方面观察他就可以知道了。”魏文侯说:“先生您出去吧,我的国相已经确定了。”李克出宫后,便去拜访翟黄,翟黄问他:“我听说国君向先生询问国相的事,不知道结果谁做国相?”李克说:“季成子做国相。”翟黄变了脸色不高兴地说:“我对先生您很失望。”李克说:“您怎么就对我失望呢?您曾经向您的国君进言推荐我,难道是想与我勾结而谋求大官吗?国君向我询问国相的事,我回答说:‘这是因为您没能详察,显贵时要看他所推举的人,富有时要看他所结交的人,贫贱时要看他不拿取什么,穷困潦倒时要看他不做什么,从这些方面观察他就可以知道了。’国君说:‘您出去吧,我的国相已经确定了。’我因此知道季成子将做国相。”翟黄不高兴地说:“我为何就不能做国相呢?西河郡守,是我推荐而任命的;计事内史,是我推荐而任命的;国君想要攻打中山国,我就举荐了乐羊;没有能使国家得到治理的大臣,我就引荐了先生您;没有师傅能辅导国君的儿子,我就引荐了屈侯鲋。我怎么就不如季成子呢?”李克说:“您不如季成子。季成子俸禄千钟,可他十分之九的时间在外,十分之一的时间居住在京城中,因此从东方得到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人。他所推举的这些人,是国君的老师;您所推举的人,只是做臣子的人才。”翟黄局促不安并惭愧地说:“我应对先生的方式不当,请让我修养自己的德性后向先生学习。”
相关阅读
1 张嶷传原文_文言文张嶷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张嶷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 【查看全文】
2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 【查看全文】
3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 【查看全文】
4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查看全文】
5 刘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刘晏传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查看全文】
6 牛首马肉原文_文言文牛首马肉翻译赏析文言文《牛首马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其衣断带相望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