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讳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万里人阅读答案-韩愈《赠太傅董公行状》

发布时间: 2022-12-20
①公讳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万里人。少以明经上第。宣皇帝居原州,公在原州,宰相以公善为文,任翰林之选闻,召见,拜秘书省校书郎,入翰林为学士。三年出入左右,天子以为谨愿。
②先皇帝时,兵部侍郎李涵如回纥,诏公兼侍御史,为涵判官。回纥之人来曰:“唐之复土疆,取回纥力焉。约我为市,马既入,而归我贿不足,我于使人乎取之。”涵惧不敢对,视公。公与之言曰:“我之复土疆,尔信有力焉。吾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赐不既多乎?尔之马岁至,吾数皮而归资。边吏请致诘也,天子念尔有劳,故下诏禁侵犯。诸戎畏我大国之尔与也,莫敢校焉。尔之父子宁而畜马蕃者,非我谁使之?”于是其众皆环公拜,既又相率南面序拜,皆两举手曰:“不敢复有意大国。”自回纥归,拜司勋郎中,未尝言回纥之事。
③今上即位,拜华州刺史。朱讹之乱,加御史大夫,诏至于上所。李怀光反,上如梁州。怀光所率皆朔方兵公知其谋与朱泚合也患之造怀光言曰:“公之功,天下无与敌;公之过,未有闻于人。某至上所,言公之情,上宽明,将无不赦宥焉。乃能为朱泚臣乎!彼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既为太尉矣,彼虽宠公,何以加此?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公能事彼,而有不能事君乎?彼知天下之怒,朝夕戮死者也,故求其同罪而与之比,公何所利焉?公之敌彼有余力,不如明告之绝,而起兵袭取之,清宫而迎天子,庶人服而请罪有司,虽有大过,犹将掩焉,如公则谁敢议!”语已,怀光拜曰:“天赐公活怀光之命。”故怀光卒不与朱泚。
([唐]韩愈《赠太傅董公行状》,有删节)
14.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任翰林之选闻() (2)兵部侍郎李涵如回纥()
15.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释义。(2分)
(1)天子以为谨愿()
A.愿意B.慎重 C.诚实 D.宽容
(2)边吏请致诘也()
A.责罚B.查问 C.整治 D.禁止
16.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 分)
诸戎畏我大国之尔与也,莫敢校焉。尔之父子宁而畜马蕃者,非我谁使之?
17.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 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怀光所率皆朔方兵公知其谋与朱泚合也患之造怀光言曰
18.分析董晋出使回纥归朝后“未尝言回纥之事”的原因。(2分)
19.董晋成功阻止了李怀光与朱泚的联合。请结合第③段,简析其说服的艺术。(5分)



14.(2分)⑴向皇帝报告 ⑵到,前往
15.(2分)⑴C ⑵(1分)B
16.(5分)各少数民族害怕我们这样的大国帮助你们,没有人敢与你们较量。你们回纥的父子们安居乐业,畜养的马匹兴旺,不是我们又是谁造就的呢?(每分句1分)
17.(3分)怀光所率皆朔方兵 / 公知其谋与朱泚合也 / 患之 / 造怀光言曰
18.(2分)一方面,不让兵部侍郎李涵感到难堪;另一方面,体现谦退低调,成事却不居功。(两个方面,各1分)
19.(5分)董晋先赞李怀光的功劳,缓解李怀光的抵触情绪;又用其过尚未有人知,且皇帝的宽宏大量,消除他的顾虑。再指出朱泚是背信弃义之人,强调与朱联合有害无益,让李怀光认识到事情的后果,放弃反叛的念头。最后提出将功补过的可能,为他下一步的行动提供具体建议。(三个层次,各2分,给满5分为止)



相关阅读
1 张嶷传原文_文言文张嶷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张嶷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 【查看全文】

2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 【查看全文】

3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过秦论》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查看全文】

4 刘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刘晏传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查看全文】

5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 【查看全文】

6 牛首马肉原文_文言文牛首马肉翻译赏析

文言文《牛首马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其衣断带相望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