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十年,柳宗元为柳州刺史阅读答案与翻译-《旧唐书·柳宗元传》

发布时间: 2020-02-21
元和十年,柳宗元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道“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城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分异方,便为永别,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共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播州:今贵州遵义,当时为偏运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D 。
A.吾与禹锡执友 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B.何总见其若是 亦若是则已矣(《北冥有鱼》)
C.即草奏章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
D.请以柳州授禹锡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A.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
B.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都蛮方西南/绝城/往复方里
C.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城/往复万里
D.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城往复万里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4)从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任选两个方面说说柳宗元的特点。

答案:
(1)D;
(2)C;
(3)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
(4)①为友:为朋友着想,无私帮助朋友;②为官:为老百姓着想,替老百姓办实事; ③为师:水平高,指导有方。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句意:我和禹锡是好朋友。与:和。句意:好象在与游人一起娱乐。与:和。
B.句意: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若:像。句意:也不过像这样如此而已。若:像。
C.句意:于是立刻起草奏章。即:立即。句意: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即:立即。
D.句意: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以:把。句意: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来驱使它。以:按照。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句意为: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故句子断为: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城/往复万里。故选:C;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其,那些。之,代词,他们。句意: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
(4)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解答。①从“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可以看出柳宗元为朋友着想,无私帮助朋友;②从“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可以知道他为官为老百姓着想,替老百姓办实事; ③从“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可以看出他为师水平高,指导有方。

【参考译文】
       元和十年,(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



相关阅读
1 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齐纪六》

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黄门侍郎郭祚曰:山水者,仁智之所乐,宜复修之。帝曰:魏明帝以奢失之于前,朕岂可袭之于后乎!帝好读书,手不释卷,在舆、据鞍,不忘讲道。善 【查看全文】

2 《答段缝书》阅读答案与翻译

答段缝书 [宋]王安石 段君足下:某在京师时,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未尝及其为人也。还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惠书以所闻诋巩行无纤完,其居家,亲友惴畏焉, 【查看全文】

3 秦攻魏,取宁邑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战国策·赵策四》

秦攻魏,取宁邑,诸侯皆贺。赵王使往贺,三反不得通。赵王忧之,谓左右曰:以秦之强,得宁邑,以制齐、赵。诸侯皆贺,吾往贺而独不得通,此必加兵我,为之奈何?左右曰:使者 【查看全文】

4 传是楼记阅读答案与翻译-[清]汪琬

传是楼记 [清]汪琬 ①昆山徐健菴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斫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 【查看全文】

5 戴胄犯颜执法阅读答案与翻译

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 【查看全文】

6 沈君理传原文_文言文沈君理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沈君理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书。父巡,素与高祖相善,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元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