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公与齐侯会于夹谷,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并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从之。至会所,为坛位,土阶三等,以遇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酢既毕。齐使莱人以兵鼓噪,欲劫定公。孔子历阶而进,以公退,曰:“士以兵之。吾两君为好,裔夷之俘,敢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心怍,麾而避之。有顷,齐奏宫中之乐,俳优侏儒戏于前。孔子趋进历阶而上,曰:“匹夫荧侮诸侯者,罪应诛,请右司马速刑焉。”于是斩侏儒。齐侯惧,有惭色。将盟,齐人加载书曰:“齐师出境,而不以兵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孔子使兹无还对曰:“而不返我汶阳之田,吾以供命者,亦如之。”齐侯归,责其群臣曰:“鲁以君子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道教寡人,使得罪。”于是乃归所侵鲁之四邑及汶阳之田。(节选自《孔子家语》)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西方之诸侯则焉 则:榜样
B.饰之以储价 储:抬高
C.请具左右司马 具:配备
D.孔子趋进历阶而上 趋:快走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男女行者/别其涂/道不拾遗/男尚忠信/女尚贞/顺四方客至于邑/不求有司/皆如归焉/
B.男女行者/别其涂/道不拾遗/男尚忠信/女尚贞顺/四方客至于邑/不求有司/皆如归焉/
C.男女行者/别其涂道/不拾遗/男尚忠/信女尚贞/顺四方客至于邑/不求有司/皆如归焉/
D.男女行者/别其涂道/不拾遗/男尚忠信/女尚贞顺/四方客至于邑/不求有司/皆如归焉/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治民有方。他任职中都宰时,为百姓制定礼仪规矩,得西方诸侯肯定;任大司寇时,老百姓不需法律约束,却没有奸邪之人。
B.孔子尊重自然。他任职司空时,区别五种土壤的性质,在不同的土地上种植适合的植物,使各种植物能够各得其所宜。
C.孔子勇于斗敌。夹谷之会时,齐国暗使莱人作乱,孔子勇敢护君,终退莱人;制定协议时,齐人强加不合理条款,他敢于针锋相对。
D.孔子以礼辅君。夹谷之会时,他请求允许自己依礼跟从;莱人作乱,俳优侏儒作戏,他皆以礼斥之,齐侯非常生气。
12.夹谷之会上,莱人作乱时,孔子是如何说服齐侯使其退之的?(3分)
13.把文中画横线和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齐师出境,而不以兵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3分)
(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4分)
(3)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3分)
答
9.A
10.B
11.D
12.坚持说莱人作乱必非齐侯指使,暗示齐侯必会退之:因为两君交好,作乱于情不合;于理,夷人必不会谋华夏,作乱就是背德失礼。(3分)
13.(1)齐国军队出征,如果鲁国不派出兵车三百乘跟着我军去征战,就要像盟约中所约束的那样(受处罚)。(3分)
(2)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不长久。(4分)
(3)所以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事业的圣人,怎么能不禁止对别人行恶而鼓励爱人呢?(3分)
翻译
孔子刚做官时,担任中都邑的邑宰,他制定了使老百姓生有保障、死得安葬的制度。这样的制度施行一年之后,西方各诸侯国都纷纷效法。鲁定公对孔子说:“学习您的施政方法来治理鲁国,您看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就是天下也足以治理好,岂只是治理好鲁国呢!”这样实施了两年,鲁定公任命孔子做了司空。孔子根据土地的性质,把它们分为山林、川泽、丘陵、高地、沼泽五类,各种作物都种植在适宜的环境里,都得到了很好的生长。孔子又由司空升为鲁国的大司寇。他虽然设立了法律,却派不上用场,因为没有犯法的奸民。以前,鲁国有个叫沈犹氏的羊贩,他常常在早上用水把羊灌得饱饱的,以此来增加羊的重量,诈骗市民。有个叫做公慎氏的,妻子淫乱,他也听任妻子放荡不加制止。有个叫慎溃氏的,生活十分奢侈,超过了法令的规定。鲁国里那些出卖六畜的人,往往把牲畜修整打扮起来,以等待高价出售。然而,到了孔子来执政的时候,那个沈犹氏不敢再在早上给羊灌水了,公慎氏把妻子休了,慎溃氏也逃离了国境,迁徙到别处去了。孔子管理当地百姓,过了三个月后,卖牛马的竟不等待高价了,卖猪羊的也不再弄虚作假,男女在路上,各走各的道路,路上有丢失的东西,也没有人去捡。男子以尽忠守信为高尚,女子以坚贞和顺为高贵,大家都知礼守法,自行遵守道德仁义。四面八方的客人到了鲁国的都邑后,不需要去找那里的官吏来解决他们的生活所需,个个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一样。
鲁定公和齐侯在齐国的夹谷举行盟会,孔子代理司仪,孔子对鲁定公说:“我听说,举行盟会一定要有武力作为后盾,而进行军事活动也一定要有和平外交的准备。古代的诸侯离开自己的疆域,必须配备应有的文武官员随从,请您带上正副司马。”定公听从了孔子的建议。
到举行盟会的地方,筑起盟会的高台,土台设立三个台阶。双方以简略的会遇之礼相见,相互行礼谦让着登上高台。互赠礼品互相敬酒后,齐国一方派莱人军队擂鼓呼叫,威逼鲁定公。孔子快步登上台阶,保护鲁定公退避,说:“鲁国士兵,你们去攻击莱人。我们两国国君在这里举行友好会盟,远方夷狄的俘虏竟敢拿着武器行暴,这绝不是齐君和天下诸侯友好邦交之道。远方异国不得谋我华夏,夷狄不得扰乱中国,俘虏不可扰乱会盟,从道德上讲是不义,从为人上讲是失礼。齐侯必然不会这么做吧?”齐侯听了孔子的话,内心感到愧疚,挥手让莱人军队撤了下去。过了一会儿,齐国方面演奏宫廷乐舞,歌舞艺人和矮人小丑在国君面前表演歌舞杂技、调笑嬉戏。孔子快步登上台阶,说:“卑贱的人敢戏弄诸侯国君,罪当斩。请右司马迅速对他们用刑。”于是斩杀了儒小丑。齐侯心中恐慌,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
正当齐、鲁两国就要歃血为盟时,齐国在盟书上加了一段话说:“将来齐国发兵远征时,鲁国假如不派三百辆兵车从征,就要按照本盟约规定加以制裁。”孔子让鲁大夫兹无还针锋相对地回应道:“你齐国不归还我汶河以北的属地,而要让鲁国派兵跟从的话,齐国也要按本盟约的条文接受处罚。” 齐侯准备设宴款待鲁定公。孔子对齐大夫梁丘据说:“齐、鲁两国的传统礼节,阁下难道没听说过吗?会盟既然已经完成,贵国国君却要设宴款待我国国君,这岂不是徒然烦扰贵国群臣?何况牛形和象形的酒器,按规矩不能拿出宫门,而雅乐也不能在荒野演奏。假如宴席上配备了这些酒器,就是背弃礼仪;假如宴席间一切都很简陋,就如同舍弃五谷而用秕稗。简陋的宴席有伤贵国国君的脸面,背弃礼法贵国就会恶名昭彰,希望您慎重考虑。宴客是为了发扬君主的威德,假如宴会不能发扬威德,倒不如干脆作罢更好。”于是齐国就取消了这次宴会。 齐国国君回到都城,责备群臣说:“鲁国的臣子用君子之道辅佐他们的国君,而你们却偏偏用偏僻蛮荒的少数部族的行为方式误导我,招来这些羞辱。”于是,齐国归还了以前侵占鲁国的四座城邑和汶河以北的土地。
相关阅读
1 王履吉墓志铭阅读答案-文征明
王履吉墓志铭 文征明 呜呼悲哉!王君已矣,不可作矣!君文学艺能,卓然名家,而出其绪余,为明经试策,宏博奇丽,独得肯綮,御史按试,辄褒然举首,一时声称甚藉,隐为三吴之望。 【查看全文】
2 【甲】晋太元中【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查看全文】
3 虎求百兽而食之原文_文言文虎求百兽而食之翻译赏析文言文《虎求百兽而食之》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 【查看全文】
4 归钺,早丧母,父娶后妻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归钺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钺,父大怒逐之。钺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钺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 【查看全文】
5 萧望之传原文_文言文萧望之传翻译赏析文言文《萧望之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好学,治《齐诗》,京师诸儒称述焉。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 【查看全文】
6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江淹宇文通,济阳考城人也。少孤贫好学,沉靖少交游。起家南徐州从事,转奉朝请。寻举南徐州秀才,对策上第,转巴陵王国左常侍。景素为荆州,淹从之镇。少帝即位,多失德。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