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徐光启
①唐、虞之世,羲、和治历非度数①不为功。六艺、数与居一焉;而五艺者,不以度数从事,亦不得工也。襄、旷之于音,般、墨之于械,岂有他谬巧哉?精于用法而已。故尝谓三代而上,为此业者,师传、曹习之学,而毕丧于祖龙之焰。汉以来多任意揣摩,至于今而此道尽废□。
②《几何原本》者,度数之宗,所以穷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也,利先生②从少年时留意艺学,精其说,而与不佞游久,时时及之。因请其象数诸书,更以华文。独谓此书未译,则他书不可得论,遂共翻其要,约六卷。
③盖不用为用,众用所基,真可谓万象之形囿,百家之学海。【甲】私心自谓:“不意古学废绝二千年后,顿获补缀唐、虞、三代之阙典遗义,其裨益当世,定复不小。”因偕二三同志,刻而传之。【乙】
④利先生曰:“是书也,以当百家之用,庶几有羲、和、般、墨其人乎,犹其小者;有大用于此,将以习③人之灵才,令细而确也。”【丙】余以为小用、大用,实在其人,如邓林伐材,栋梁榱桷④,恣所取之耳。乃亟传先生之小者,使人绎其文,想见其意理,而知先生之学可信不疑。【丁】
(有删改)
【注】①度数:数学。②利先生:即利玛窦。③习:训练。④榱桷:房屋的椽子。
23. 第①段方框中应填入的词是
A. 哉 B. 矣 C. 也 D. 已
24. 下列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里的六艺指礼乐射御术数。
B. 度数在六艺之中排在第一位。
C. 不知度数其他五艺也难工巧。
D. 这句话说明了度数地位之高。
25.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几何原本》是度数之宗,穷尽方圆平直。
B. 作者因利先生精通《几何原本》才译此书。
C. 作者认为象数诸书中应先译《几何原本》。
D. 《几何原本》对“度数”可补缀阙典遗义。
26. 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话,把它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大概如是,则是书之为用更大矣。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7. 作者关于度数“小用”和“大用”的看法有何意义?请作评析。
【答案】
23. B
24. C
25. B
26. D
27. 作者认为度数在治历、治械等技术方面的功用是小用,在训练人的精细、准确方面是大用;大用、小用在于人们的需要。这对当下的数学学习,或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生活,都是有启示作用的,不应该重技巧(技术)轻思维,而是根据具体的需要来选择。(或,我认为作者说的是有道理,用处之大小原本就是因人的需要而定的。)
【解析】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高考中对虚词的考查单独命题较少,多与翻译、断句等考点结合考查。备考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认真积累考纲规定的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还要注意到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常用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有:词性分析法、位置分析法、温故求新法、语境判定法、语法切入法、标志识别法等。此题句末应该用语气助词“矣”,故答案选B。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中文句的理解的能力。这类试题一般要先抓住对原句的理解,在理解的时候要注意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这样才能准确理解文意。原句:六艺、数与居一焉;而五艺者,不以度数从事,亦不得工也。理解:不知度数其他五艺也难工巧。根据对原句的理解,考生要注意选项所给的理解的审查和识别,根据把握选项,故答案选C。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综合近些年来的高考设题情况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选项B,“作者因利先生精通《几何原本》才译此书”理解有误。根据对原文的理解,所以穷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也。故答案选B。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大概如是,则是书之为用更大矣。”应该是对文本的总结,综合对文本的理解,应该放在文中结束语。故答案选D。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解读能力。考生要注意先要结合题干的理解,然后结合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进行分析作答。本题题干要求是:作者关于度数“小用”和“大用”的看法有何意义?请作评析。大用、小用在于人们的需要。这对当下的数学学习,或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生活,都是有启示作用的,不应该重技巧(技术)轻思维,而是根据具体的需要来选择。
相关阅读
1 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两句表现出客吹洞箫的音乐效果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客吹洞 【查看全文】
2 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阅读答案与翻译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虽时作宫体,亦岂可以宫体概之?人有言乐府本不难作,从东坡放笔后便难作,此殆以工 【查看全文】
3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阅读答案与翻译-《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 【查看全文】
4 孔子见齐景公原文_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翻译赏析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 【查看全文】
5 陆游书房阅读答案与翻译陆游书房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 【查看全文】
6 宋·苏轼《魏武帝论》唐·朱敬则《魏武帝论》阅读答案与翻译文本一: 世之所谓智者,知天下之利害,而审乎计之得失,如斯而已矣。此其为智犹有所穷。唯见天下之利而为之,唯其害而不为,则是有时而穷焉,亦不能尽天下之利。古之所谓大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