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徐敬业讨武曌檄阅读答案与翻译-骆宾王

发布时间: 2020-08-27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骆宾王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①,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②。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帝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家传汉爵,或地协周亲,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③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移檄州郡,咸使知闻。
(注)①下陈:古人把来宾馈赠的礼物陈列在堂下,称为“下陈”,因此古代统治者府库、内宫的财物、妾婢,也称为“下陈”。这里指武则天曾是唐太宗的才人。②聚麀(yōu):麀,母鹿。这里是乱伦的意思。③一抔之土:这里借指皇帝的陵墓。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狎邪僻         狎:亲近。
B.贼之宗盟宗       盟:家属和党羽。
C.或膺重寄于爪牙   膺:心胸。
D.坐昧先几之兆先   先几:事先,预先。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良有以也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霍子孟之不作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叱吒则风云变色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幽之于别宫       而君幸于赵王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抓住武则天寒微的出身和她扰乱后宫的种种传闻,揭开其卑贱淫荡、狐媚工谗的小人嘴脸,从而激发人们对武则天的不屑和愤恨,也间接点出讨伐武则天的出师之名。
B.第二段,作者不惜重墨,对徐敬业大加美赞。先写他高贵的出身,然后写他雄壮的军威,最后则写他顺应民意起兵讨伐武后,以此反衬武则天的寒微出身和卑贱行径。
C.檄文是指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本文则是骆宾王投身徐敬业,为他撰写军中书檄以声讨武则天的,文章第三段是对当时在朝诸公的呼吁和劝谏。
D.作者谋篇布局紧紧围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原则,力争从情理两方面打动读者。驳则掷地有声,立则有理有据,气势磅礴,荡气回肠。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举义旗,以清妖孽。
(2)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14.C项,“或膺重寄于爪牙”,从语境来看,这句话意思是“或者是负有重任的将军”,“膺”应为动词,解释为“心胸”错误,意思应该是“承受”。
15.B(B项,两个“之”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A项,第一个“以”是名词,缘由,原因;第二个“以”是介词,凭借……(的身份)。
C项,第一个“则”是连词,表承接,于是,就;第二个“则”是连词,表转折,却。
D项,第一个“于”,是介词,在;第二个“于”是介词,被。)
16.B项,“先写他高贵的出身,然后写他雄壮的军威,最后则写他顺应民意起兵讨伐武后”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内容可知,应该是“先写他高贵的出身,然后写他顺应民意起兵讨伐武后,最后则写他雄壮的军威”
17.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
18.(1)凭借天下之人对武氏的失望,顺应天下民心,于是高举正义之旗,来清除害人的妖物。
(2)用这来对付敌人,有什么敌人不能摧毁;用这来攻击城池,有什么城池不能占领!

参考译文:
那个非法把持朝政的武氏,不是一个温和善良之辈,而且出身卑下。当初是太宗皇帝的才人,曾因更衣的机会而得以奉侍左右。到后来,不顾伦常与太子(唐高宗李治)关系暧昧。隐瞒先帝对她的宠幸,图谋宫中专宠的地位。选入宫里的妃嫔美女都遭到她的嫉妒,一个都不放过;她偏偏善于卖弄风情,像狐狸精那样迷住了皇上。终于穿着华丽的礼服,登上皇后的宝座,把君王推到乱伦的丑恶境地。加上一幅毒蛇般的心肠,凶残成性,亲近奸佞,残害忠良,杀戮兄姊,谋杀君王,毒死母亲。这种人为天神凡人所痛恨,为天地所不容。她还包藏祸心,图谋夺取帝位。皇上的爱子,被幽禁在冷宫里;而她的亲属党羽,却被委以重任。呜呼!霍光这样忠贞的重臣,再也不会出现;刘章那样强悍的宗室也已消亡了。“燕啄皇孙歌谣的出现,人们知道汉朝的皇统将要穷尽;龙吐出涎沫而诞生褒姒使之成为皇后的传说,预示着西周气数将尽的祸根在夏朝已经埋伏下了。
我李敬业是大唐的老臣下,是王公贵族的长子,奉行的是先帝留下的训示,承受着本朝的优厚恩典。宋微子为故国的覆灭而悲哀,确实有他的原因;袁君山为失去爵禄而流泪,难道是毫无道理的吗!因此我愤然而起来干一番事业,目的是为了安定大唐的江山。凭借天下之人对武氏的失望,顺应天下民心,于是高举正义之旗,来清除害人的妖物。南至偏远的百越,北到中原的三河,铁骑成群,战车相连。海陵的粟米多得发酵变红,仓库里的储存真是无穷无尽;大江之滨旌旗飘扬,光复大唐的伟大功业还会是遥远的吗!战马在北风中嘶鸣,宝剑之气直冲向天上的星斗。战士的怒吼使得山岳崩塌,云天变色。用这来对付敌人有什么敌人不能打摧毁;用这来攻击城市,有什么城市不能占领!
诸位或者是世代蒙受国家的封爵,或者是皇室的姻亲,或者是负有重任的将军,或者是接受先帝遗命的大臣。先帝的话音好像还在耳边,你们的忠诚怎能忘却?先帝的坟土尚未干透,我们的幼主却不知被贬到哪里去了!如果能转变当前的祸难成为福祉,好好地送走死去的旧主和服事当今的皇上,共同建立匡救王室的功勋,不至于废弃先皇的遗命,那么各种封爵赏赐,一定如同泰山黄河那般牢固长久。如果留恋目前的既得利益,在关键时刻犹疑不决,看不清事先的征兆,就一定会招致严厉的惩罚。
请看明白今天的世界,到底是哪家的天下。这道檄文颁布到各州郡,让大家都知晓。



相关阅读
1 萧望之传原文_文言文萧望之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萧望之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好学,治《齐诗》,京师诸儒称述焉。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 【查看全文】

2 【甲】晋太元中【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查看全文】

3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

江淹宇文通,济阳考城人也。少孤贫好学,沉靖少交游。起家南徐州从事,转奉朝请。寻举南徐州秀才,对策上第,转巴陵王国左常侍。景素为荆州,淹从之镇。少帝即位,多失德。景 【查看全文】

4 归钺,早丧母,父娶后妻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

归钺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钺,父大怒逐之。钺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钺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 【查看全文】

5 王履吉墓志铭阅读答案-文征明

王履吉墓志铭 文征明 呜呼悲哉!王君已矣,不可作矣!君文学艺能,卓然名家,而出其绪余,为明经试策,宏博奇丽,独得肯綮,御史按试,辄褒然举首,一时声称甚藉,隐为三吴之望。 【查看全文】

6 虎求百兽而食之原文_文言文虎求百兽而食之翻译赏析

文言文《虎求百兽而食之》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