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无党南归序阅读答案与翻译-【宋】欧阳修

发布时间: 2021-05-27
送徐无党南归序
【宋】欧阳修
①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②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焉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③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21. 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 夫     B. 因     C. 且     D. 然
22. 分析第①段以颜回为例说理的作用。(3分)
23. 对作者写作意图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作为师长,临别赠言,寄寓对弟子的勉励期待。
B. 作为师长,规劝徐生改善文风,不要华而不实。
C. 作为学者,表达自己对圣贤何以不朽的看法。
D. 作为学者,以此文警醒自己,避免舍本逐末。
24. 第②段的论述在第①段的基础上推进了一层,请加以分析。(4分)


21.A
22.将颜回与孔门众多能言善政的弟子比较,突出颜回深居陋巷、终日如愚,不施于事、不见于言,却还是以其人格垂范,被众人推尊,并流芳后世,有力地证明圣贤之不朽重在修身, 例证具有典型性和权威性,增强了说服力。
23.B
24.第1段论述“修身,施事,见言”三者和不朽的关系,指出“施事,见言,受到客观条件,得不得,能不能”的限制,只有立德修身完全取决于主观的努力,最能令人不朽,以此表明修身的重要性;第2段在此基础上聚焦“见言”和“不朽”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即使“能”立言,若只关注文字,大多也会与草木鸟兽众人并朽,表明言不可恃/以立言求不朽的愿望难以达成,生发出对今世学者“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而不能如圣贤般不的悲慨,深化了“修身为本”的观点。

【翻译】
  各种草木鸟兽被归类为“物”,而世间众人被归类为“人”,他们生存在世时虽有分别,然而到了死亡时却很相同,全部也都变成腐朽、消亡殆尽的地步。而圣贤身处世人之中,他们也需要面对这种生死变化,然而却和各种事物及世人有分别——他们能在精神、功业上永垂千古,时间再久也能够留存。圣贤能够长存不朽的缘故,就在于他们建立德行、功业或著作了。一个人能努力修炼个人操守的话,一定能有所成就;若要建立个人功业,却是受社会情况限制;若要行文传世的话,则被个人天赋所约束。有些人能建立功业,却未必有著作留下。看《诗》、《书》、《史记》等著作所记,当中有多少人是善于著作的呢?至于有高尚德行的人,更未必能建立功业,又有著作传世的了。孔子的弟子中,有能建立功业的,有能著书立说的。就以颜渊为例,他独居穷宅时挨饥受冷;在与人相处时又整天沉默寡言,旁人也许以为他愚笨无能。然而当时孔门中众多弟子都极其尊重颜渊,无人敢与他相比。就是后世千百年来,也没有人能在德行上能胜过颜渊。由颜渊能够永存不朽的原因来看,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
  我曾读《汉书·艺文志》、唐《四库书目》等著作,见当中列举上古至今有著作流传的文人,其作品有多至百余篇,也有少的约三四十篇。然而文人虽多不胜数,大部分的作品却已随时间而散失消亡,至今只存留百分之一二而已。我悲叹这些作者,他们的文章虽然华丽,但好像花木被风飘散,鸟兽鸣叫掠过耳边一样,只得短暂停留人间。他们创作时竭尽心力,这又和世人为生活 忙忙碌碌有何分别呢?而且最后也或早或迟地面对死亡,他们的情况和草木、鸟兽、世人一样;全部归于泯灭消失,可知道“立言”实在是不能够依靠的。现今追求学问的人,他们全部羡慕古代圣贤能够名声不朽,可是只懂用一辈子功夫在著述文字方面,那真是可悲的了!
  你(徐无党)从小便跟随我学习,写的文章,已经颇得别人称赞。学成后,又在礼部应考科举;名列前茅,从而名声显著人前。你的文章日渐进步,有一种如泉水涌出山间的气势。不过,我希望借本篇文章挫一挫你的锐气,和勉励你求学之道,因此在你南归之时赠送这篇文章给你。同时,我自己相当喜爱为文写作,因此也用本文来警示自己一番。 



相关阅读
1 【甲】送东阳马生序【乙】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答案与翻译-2021年中考题

【甲】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 【查看全文】

2 病说原文_文言文病说翻译赏析

文言文《病说》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客有患郁湮之疾者,龙子过而问焉,见其兀然而坐,偃然而息,日饭三鬴,食之尽器。龙子曰:子病乎?曰:病矣。 【查看全文】

3 此术之接物之道原文_文言文此术之接物之道翻译

文言文《此术之接物之道》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人主仁而境内和矣,故其士民莫弗亲也;人主义而境内理矣,故其士民莫弗顺也;人主有礼而境内肃矣, 【查看全文】

4 《过秦论》中,贾谊认为秦始皇为了防止百姓反抗,实行愚民政策,相关句子

(1)《老子四章》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风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 【查看全文】

5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乙】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 【查看全文】

6 松风阁记阅读答案与翻译-刘基

松风阁记 (明)刘基 雨、风、露、雷,皆出乎天。雨、露有形,物待以滋。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訇磕于虚无之中也。惟其附于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