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赞曰: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财三年,宗族诛夷,哀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霍光废立》)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禹山云惊曰/如是/何不早告/禹等县官离散斥逐诸婿/用是故也/此大事/诛罚不小/奈何/
B .禹山云惊曰/如是/何不早告禹等/县官离散斥逐诸婿/用是故也/此大事/诛罚不小/奈何/
C .禹山云惊曰/如是/何不早告/禹等县官离散斥逐/诸婿用是故也/此大事/诛罚不小/奈何/
D .禹山云惊曰/如是/何不早告禹等/县官离散斥逐/诸婿用是故也/此大事/诛罚不小/奈何/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宗庙,古代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也可做朝廷和国家政权的代称。
B .封事,密封的紧急奏章。古时臣下紧急奏事,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缄,故称。
C .县官,古时朝廷或皇帝的称谓,如“县官急索租。”也指一县的行政长官。
D .弃市,死刑的一种,在人众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为大众所弃。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宣帝对安定宗庙的功臣论功行赏,霍光受赏食邑一万七千户。自昭帝以来,霍氏家族亲戚多有受封,连为一体,在朝廷盘根错节。
B .霍光死后,汉宣帝不仅亲自到霍光灵堂进行祭悼,还下诏免除其后世子孙的赋税徭役,承袭霍光的爵位和食邑,世世代代,永不改变。
C .魏相向汉宣帝建议,鉴于霍氏家族骄奢放纵的表现,宜设法削弱他们的权力,破坏他们的阴谋,以巩固万世基业,保全功臣的后世子孙。
D .霍氏阴谋造反,想要范明友、邓广汉杀掉宣帝改立霍禹为帝。不巧事情败漏,霍云等自杀,霍禹被处腰斩,受霍氏牵连被杀的有数十家。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文中画线句:显及禹、山、云自见日侵削,数相对啼泣自怨。
(2 )课内翻译: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14 .文末班固感叹说“死财三年,宗族诛夷,哀哉”,他认为加快霍光家族覆灭的原因是什么?霍光家族覆灭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答
10 .B
11 .B
12 .D
13 .(1)霍显和霍禹、霍山、霍云等人眼见自家的势力权位日益被削夺,常聚在一起相对哭泣哀怨。
(2 )晋文公和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亲附于楚。
14 .第一问:霍光不学无术,不明大理,隐瞒妻子的邪恶阴谋,立他的女儿为皇后,沉溺在无穷无尽的欲望之中,加快了颠覆灭亡的灾祸。第二问:告诫我们即使有功,也万万不可被欲望左右。
【解析】
10 .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霍禹、霍山、霍云听了震惊地说:“原来真是这样,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们呢!皇上将霍家的女婿全都调离放逐,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这是大事,如果被揭发了,必受严重的惩罚,这该怎么办呢?”
“禹等”是“早告”的宾语,“县官”是下句的主语,应在“县官”前断开,排除A、C;
“诸婿”是“离散斥逐”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B 。
11 .
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B.“ 密封的紧急奏章”错。封事,密封的奏章,无“紧急”意。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缄,称为封事。
故选B 。
12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 杀掉宣帝”错,“使范明友、邓广汉承太后制引斩之”的“之”应指“丞相”和“平恩侯”,而非“汉宣帝”。
故选D 。
13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 )“见”,眼看;“侵削”,侵损、削夺,语境表被动;“数”,多次,常常。
(2 )“以”,因为;“无礼于晋”状语后置;“贰”,数词活用动词,事二主或两属。
14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第一问:结合“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可概括出:霍光不学无术,不明大理,隐瞒妻子的邪恶阴谋,立他的女儿为皇后,沉溺在无穷无尽的欲望之中,加快了颠覆灭亡的灾祸。
第二问:“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霍光身受汉武帝辅佐幼主的重托,担负汉朝执政重任,匡扶国家,安定社稷,拥立汉昭帝,确立汉宣帝,即使是周公、伊尹也超不过他。但是他最终却“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沉溺在无穷无尽的欲望之中,加快了颠覆灭亡的灾祸。这就告诫我们:即使有功,也万万不可被欲望左右。
参考译文:
汉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春季,汉宣帝下令有关部门议定对安定宗庙的有功之臣给予奖赏。大将军霍光加封食邑一万七千户,加上原来所封的食邑共二万户。自从昭帝时起,霍光的儿子霍禹和他哥哥的孙子霍云都任中郎将,霍云的弟弟霍山为奉车都尉、侍中,霍光的两个女婿为东、西宫卫尉,他的兄弟、女婿、外孙子全都参加朝会,担任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等职,霍氏家族亲戚连为一体,盘根错节于朝廷。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三月庚午(初八日),霍光去世,汉宣帝与皇太后亲自到霍光灵堂进行祭悼,汉宣帝还下诏免除霍光后世子孙的赋税徭役,承袭霍光的爵位和食邑,世世代代,永不改变。御史大夫魏相通过昌成君许广汉上奏章,说:“如今霍光死了,他的儿子霍禹又任右将军,他的侄子霍山掌管中枢事务,兄弟、女婿在朝中掌握重权,或在军中任军事将领,霍氏家族表现得骄奢放纵,恐怕越来越难以控制。所以要设法削弱他们的权力,破坏他们的阴谋,以巩固万世基业,保全功臣的后世子孙。”汉宣帝认为他的建议很好,下令任命魏相为给事中。后来霍、魏两家的家奴为争道,霍氏家奴竟冲入御史府,想要踢魏大夫的大门;御史为此叩头道歉,霍氏家奴才肯离去。有人将此事告诉了霍家的主人,霍光的夫人霍显等人才开始感到担忧。汉宣帝地节四年,霍显和霍禹、霍山、霍云等人眼见自家的势力权位日益被削夺,常聚在一起相对哭泣哀怨。霍山说:“如今丞相魏相当权,皇上特别信任他,完全改变了大将军时定下的法令,举发扩大大将军的过失。又听民间纷纷传闻说‘霍氏毒死了许皇后’,难道这是真的吗?”霍显听后非常害怕,便把实情告诉了霍禹、霍山、霍云。他们听了震惊地说:“原来真是这样,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们呢!皇上将霍家的女婿全都调离放逐,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这是大事,如果被揭发了,必受严重的惩罚,这该怎么办呢?”于是谋划让上官太后设宴置酒招待博平君,让丞相魏相、平恩侯许广汉及其下属也来赴宴,然后命令范明友、邓广汉假称太后的名义将他们斩杀,再趁机废掉汉宣帝改立霍禹为帝。就在这时,霍氏的反叛被发觉,秋季七月,霍云、霍山与范明友自杀,霍显、霍禹、邓广汉等被捕。霍禹被处腰斩,霍显和她的女儿兄弟们都被处以死刑,因受霍氏家族牵连而被杀的有数十家。八月已酉(初一日),霍皇后被废,囚禁在昭台宫。
班固评论说:霍光身受汉武帝辅佐幼主的重托,担负汉朝执政重任,匡扶国家,安定社稷,拥立汉昭帝,确立汉宣帝,即使是周公、伊尹也超不过他。但是霍光不学无术,不明大理,隐瞒妻子的邪恶阴谋,立他的女儿为皇后,沉溺在无穷无尽的欲望之中,加快了颠覆灭亡的灾祸,霍光死了才三年,宗族被诛灭,实在是悲哀啊!
相关阅读
1 《咏雪》阅读答案与翻译-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咏雪 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 【查看全文】
2 桓公伐孤竹原文_文言文桓公伐孤竹翻译赏析文言文《桓公伐孤竹》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查看全文】
3 苏轼的《赤壁赋》中运用借代的手法,描写船儿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1)苏轼的《赤壁赋》中运用借代的手法,描写船儿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的句子是 , (2)古诗词中,小楼常常作为主人公抒怀的平台,思念、愁苦、感伤 【查看全文】
4 《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1)《屈原列传》中运用对比手法,从文辞和内涵角度对屈原创作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陆游 【查看全文】
5 于江原文_文言文于江翻译赏析文言文《于江》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乡民于江,父宿田间,为狼所食。江时年十六,得父遗履,悲恨欲死。 夜俟母寝,潜持铁槌去,眠父所,冀报父优。 【查看全文】
6 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七阅读答案与翻译-《贞观政要·卷二直谏(附)》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七,容色绝姝,当时莫及。文德皇后访求得之,请备嫔御,太宗乃聘为充华。诏书已出,策使未发。魏徵闻其已许嫁陆氏,方遽进而言曰:陛下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