圬者王承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韩愈

发布时间: 2019-01-28
圬者王承福传
韩 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其亦宜也。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能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7.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听其言,约而尽 约:约束
B. 又诚有功,取其直 诚:确实
C. 抑丰悴有时 悴:衰弱不振
D. 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 亡道:无道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承福是一个自食其力、乐于助人的人。务工吃住在雇主家,他必以劳动所得偿还,还常常资助路上弱者。
B. 王承福懂得社会分工的必要性,一方面认为人的生活需求很多;另一方面认为大家应各尽所能,互通有无地生活。
C. 王承福一直都是在富贵人家干活,见证了许多富贵人家由盛而衰的变化,借此劝告人们不可“食焉怠其事”。
D. 本文先叙事后议论,简于叙事,重在议论。表面上是传记体,实际上是一篇借传记展开议论的杂文。
9.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2)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
(4)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归有光《项脊轩志》)
(5)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某于禁卒。(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 作者对王承福的哪些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请简要概括。
【答案】7. A 8. C
9. (1)考察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来归还给主人。
(2)不过我还要批评他,认为他替自己打算计较得太多,为别人打算计较得太少,难道是学“杨朱之道”吗?
(3)我想手捧诏书马上赶路,只因刘氏的疾病日重一日(一天天沉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得不到准许(不被允许)。
(4)我因久卧病榻,心情无聊,于是叫人再次整修这间南阁子,式样(规制、格局)与以前稍有不同。
(5)听说左公遭受了炮烙之刑,不久(早晚)将死去,(史可法)拿着五十两白银,哭着与狱卒商量。
10. ①量力而行;②忠于职守;③自食其力;④知足常乐。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项,约:简要。故本题选A项。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C项,“王承福一直都是在富贵人家干活”与原文不符。所以选C项。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视”:“考察”;“上下”:“增减”;“佣”:“佣金,工钱”;“偿”:“归还”。第二句关键点:“讥”:“批评”;“自为”:“替自己”;“其……邪”:“难道……吗”。第三句关键点:“奔驰”:“赶路”;“日笃”:“一天天病重”;“苟顺”:“姑且迁就”;“告诉不许”:“报告申诉又得不到准许(不被允许)”。第四句关键点:“复葺”:“再次整修”;“制”:“式样、规制、格局”;“异于前”:“跟以前不同”。第五句关键点:“被”:“遭受”;“金”:“白银”;“涕泣”:“哭着”;“某于禁卒”:“与狱卒商量”。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作者对王承福的哪些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请简要概括。”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句意意思。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根据题要求,回归文章,找准答题区域,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解答本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依据文意,“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其亦宜也。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即可得出答案:①各人尽自己的能力以便共同生存;虽然劳累却无愧于心,内心安逸;③劳心的事难度太大且有危险。一、二两点可以照抄原文,第三点只要点到难度大或有危险即可。

参考译文:
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卑贱而且辛苦的。有个以它作为职业样子却好像自在满意的人。听他讲的话,言词简要而全面;询问他,他说王是他的姓,承福是他的名,祖祖辈辈是长安附近的农民。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朝廷征发百姓当兵;他(也被征入伍,)手持弓箭战斗了十三年,有官职和勋级,但他却放弃官勋回到家乡来,他失去了田地,就以泥水匠工作谋生。接下来三十年,他住宿在街上的屋主家里,并付给房租和伙食费相当的钱。考察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来归还给主人。有多余的钱,就拿去给流落在道路上的残废、贫病、饥饿的人。
他又说:粮食,是人们种植才长出来的;至于布匹丝绸,一定要靠养蚕、纺织才能制成;其他用来维持生活的物品,都是人们劳动然后才完备的:我都离不开它们。但是人们不可能样样都亲手去制造,最合适的做法是各尽所能,相互合作,求得生存。所以,国君是统治管理万民生产的人;百官是宣示、推行皇帝教化政令的人。责任有大有小,只有各尽所能,就好像器皿一样。只吃饭不做事,一定会有天降的灾祸,所以我一天也不敢丢下我的泥镘而去游戏玩乐。粉刷墙壁容易完成,出力就行了,又确实有功效,还能取得应有的报酬,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因此我心里十分坦然。劳力的事勉力去做容易有功效,劳心的事不易勉力而体现出智慧:干体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人,也是应该的。我只是选择那种容易做而又问心无愧的活来取得报酬哩!唉!我拿着泥镘到富贵人家干活有许多年了,有的人家我只去过一次,再从那里经过,当年的房屋已经成为废墟了;有的我曾去过两次、三次,后来经过那里,也成为废墟了。问他们的邻居,有的说:“唉!他们家主人犯罪遭刑杀了。”有的说:“原主人已经死了,他们的子孙不能守住遗产。”也有的说:“人死了,财产被官府没收了。”我从这些情况来看,不正是光吃饭不做事遭到了天降的灾祸吗?不正是勉强自己去干才智达不到的事,不选择与他的才能相称的事却要轻举妄动的结果吗?不正是多做了亏心事,明知不行,却勉强去做的结果吗?或许是富贵难以保住,功劳浅薄而享受优厚的结果吧!或许是兴衰随时,变幻无常,一来一去,不能经常保有吧?我的心怜悯这些人,所以选择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喜爱富贵,悲伤贫贱,我难道与一般人不同吗?”
他还说:功劳大的人,他用来自己享用的东西就多。妻子儿女都由我养活,我能力薄弱,功劳微小,没有妻子儿女是可以的。再则我是个干体力活的人,如果成立家庭而能力不足以养活妻子儿女,那么心又要操劳了。一个人既要劳力,又要劳心,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做到啊!
我起初听到这些话,感到迷惑不解,又接着想了一下,这大概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独善其身”的人啊!不过我还要批评他,认为他替自己打算计较得太多,为别人打算计较得太少,难道是学“杨朱之道”吗?杨朱的学说是不肯拔掉自己一根毫毛去造福天下,而那王承福认为有个家是劳心,竟不肯老动他的心去养活妻子儿女,他还肯劳心来为别人打算计较吗?即使这样,他比世上那些患得患失,满足自己的生活欲求,贪婪邪恶,没有道德以至丢掉性命的人,可要好得多了!加上他的话有些是可以警醒我的,所以我给他写了这篇传记,并且作为自己的鉴戒。



相关阅读
1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阅读答案与翻译-《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 【查看全文】

2 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两句表现出客吹洞箫的音乐效果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客吹洞 【查看全文】

3 孔子见齐景公原文_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翻译赏析

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 【查看全文】

4 陆游书房阅读答案与翻译

陆游书房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 【查看全文】

5 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阅读答案与翻译

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虽时作宫体,亦岂可以宫体概之?人有言乐府本不难作,从东坡放笔后便难作,此殆以工 【查看全文】

6 宋·苏轼《魏武帝论》唐·朱敬则《魏武帝论》阅读答案与翻译

文本一: 世之所谓智者,知天下之利害,而审乎计之得失,如斯而已矣。此其为智犹有所穷。唯见天下之利而为之,唯其害而不为,则是有时而穷焉,亦不能尽天下之利。古之所谓大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