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之逆,太守弓钦走滠口,伺与同辈郴宝、布兴合众讨之,不克,乃与钦奔武昌。后更率部党攻灭之。转骑部曲督,加绥夷都尉。伺部曲等以诸县附昌,惟本部唱义讨逆,逆顺有嫌,求别立县。因此遂割安陆东界为滠阳县而贯焉。
其后陈敏作乱,陶侃时镇江夏,以伺能水战,晓作舟舰,乃遣作大舰,署为左甄,据江口,摧破敏前锋。敏弟恢称荆州刺史,在武昌,侃率伺及诸军进讨,破之。敏、恢既平,伺以功封亭侯,领骑督。时西阳夷贼抄掠江夏太守杨珉每请督将议距贼之计伺独不言珉曰朱将军何以不言伺答曰诸人以舌击贼伺惟以力耳珉又问:“将军前后击贼,何以每得胜邪?”伺曰:“两敌共对,惟当忍之。彼不能忍,我能忍,是以胜耳。”珉大笑。
永嘉中,石勒破江夏,伺与杨珉走夏口。及陶侃来戍夏口,伺依之,加明威将军。随侃讨杜弢,有殊功,语在侃传。夏口之战,伺用铁面自卫,以弩的射贼大帅数人,皆杀之。贼挽船上岸,于水边作阵。伺逐水上下以邀之,箭中其胫,气色不变。诸军寻至,贼溃,追击之,皆弃船投水,死者太半。贼夜还长沙,伺追蒲圻,不及而反。加威远将军,赤幢曲盖。
建兴中,陈声率诸无赖二千余家断江抄掠,侃遣伺为督护讨声。声众虽少,伺容之不击,求遣弟诣侃降,伺外许之。及声去,伺乃遣劲勇要声弟斩之,潜军袭声。声正旦并出祭祀饮食,伺军入其门方觉。声将阎晋、郑进皆死战,伺军人多伤,乃还营。声东走,保董城。伺又率诸军围守之,遂重柴绕城,作高橹,以劲弩下射之,又断其水道。城中无水,杀牛饮血。阎晋,声妇弟也,乃斩声首出降。又以平蜀贼袭高之功,加伺广威将军,领竟陵内史。
《晋书・列传五十一》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西阳夷贼抄掠/江夏太守杨珉每请督将议/距贼之计伺独不言/珉曰/朱将军何以不言/伺答曰/诸人以舌击贼/伺惟以力耳
B. 时西阳夷贼抄掠/江夏太守杨珉每请督将议距贼之计/伺独不言/珉曰/朱将军何以不言/伺答曰/诸人以舌击贼/伺惟以力耳
C. 时西阳夷贼抄掠江夏/太守杨珉每请督将议距贼之计/伺独不言/珉曰/朱将军何以不言/伺答曰/诸人以舌击贼/伺惟以力耳
D. 时西阳夷贼抄掠江夏/太守杨珉每请督将议/距贼之计伺独不言/珉曰/朱将军何以不言/伺答曰/诸人以舌击贼/伺惟以力耳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士大夫,古时指当官有职位的人,也指没有做官但有声望的读书人。
B. 太守,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
C. 夷,本指东方之人,我囯古代对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所以有东夷的说法。
D. 正旦,在戏剧行当里指戏曲角色青衣,文中指正在早晨的时间。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伺威武勇猛,不善言谈。朱伺不知诗书,担任郡中将督,见乡里士大夫名宦,只是作揖报个姓名而已。
B. 朱伺善于水战,能造战船。陈敏作乱时,朱伺接受当时镇守江夏的陶侃的命令制造大战船,据守江口,击败了陈敏的先锋部队。
C. 朱伺果敢杀敌,战功赫赫。朱伺率部下消灭了张昌,平定了陈敏、陈恢两兄弟的叛乱,因此被封为亭侯,兼任骑督。
D. 朱伺忍耐力强,沉着冷静。太守杨珉问朱伺常常取胜的原因,朱伺总结为要比敌人更能忍耐沉住气。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伺部曲等以诸县附昌,惟本部唱义讨逆,逆顺有嫌。
(2)伺逐水上下以邀之,箭中其胫,气色不变。
14. 朱伺擅长用兵,请以消灭陈声为例说明其用兵巧在何处。
答
10. C
11. D “文中指正在早晨的时间”错。“正旦”在文中是“农历正月初一”的意思。
12. C C.“朱伺率部下消灭了张昌……因此被封为亭侯,兼任骑督”错。
13. (1)朱伺部下的人认为武昌各县曾依附过张昌,只有自己的部众倡议讨贼,归附和抗击两者间有了矛盾。(“部曲”,部下;“唱义”,倡议;“嫌”,矛盾)
(2)朱伺沿江上下阻截贼军,箭射中他的小腿,脸色/神情没有改变。(“邀”,阻截,半路拦击;“胫”,小腿;“气色”,神情、脸色。)
14.①对方人马少,但朱伺不急于攻打;②朱伺表面上答应了陈声的请求却半路上截杀了其弟;③趁其正月初一祭祀放松警惕暗中派兵袭击;④包围董城不强攻,用强弓凭高射杀守城兵士,并阻断城中水道。
参考译文:
朱伺,字仲文,安陆县人。朱伺勇武有胆识,但不善言谈,不识字,担任郡将时,拜见乡里的士大夫名宦,只是作揖报个姓名。等到做了将军,便以谦恭著称。
张昌作乱,江夏太守弓钦逃到滠口,朱伺与同辈郴宝、布兴聚集部众讨伐张昌,没有取胜,便随同弓钦奔向武昌。后来又率部下消灭了张昌。转任特部曲督,加封绥夷都尉。朱伺部下的人认为武昌各县曾依附过张昌,只有自己的部众倡议讨贼,归附和抗击两者间有了矛盾,朱伺的部下请求另立新县,因此便分割安陆东部地区为滠阳县,作为朱伺部众世代居住之地。
后来陈敏作乱,陶侃当时镇守江夏,因朱伺善于水战,精通战舰的制造,便派朱伺监制大型船只,并命朱伺率部为左翼,占据长江口,打败陈敏的前锋。陈敏的弟弟陈恢自称荆州刺史,占据武昌,陶侃率朱伺及各部军马进军讨伐陈恢,并消灭了他。平定了陈敏、陈恢两兄弟的叛乱后,朱伺因战功显赫被封为亭侯,兼任骑督。当时西阳夷人盗匪屡屡抢劫江夏,江夏太守杨珉常请督将们商议拒敌的计策,只有朱伺不发一言。杨珉说:“朱将军为何不发言?”朱伺回答说:“诸位用口舌攻击贼寇,我只凭武力胜敌。”杨又问:“朱将军多次击贼,为什么能常常取胜?”朱伺回答道:“敌我对峙,必须忍耐,能够沉住气。敌人往往沉不住气,而我能沉住气,因此容易取胜。”杨珉大笑。
永嘉年间,石勒攻破江夏,朱伺与杨珉退到夏口。等到陶侃来戍守夏口时,朱伺投奔了他,加封为明威将军。随同陶侃讨伐杜弢,屡建奇功,具体事例见《陶侃传》。夏口之战,朱伺用铁面具防卫,用强弩射贼军主将,杀死数人。贼军将船只拖上岸,在水边列船为阵地。朱伺沿江上下阻截贼军,流矢射中其小腿,依旧面不改色。各路官军不久赶到,贼军溃逃,朱伺率兵追击,贼军纷纷弃船投水逃命,死者有一大半。贼军残部乘夜逃回长沙,朱伺率部追到蒲圻,因没有追上而撤兵返回。因为朱伺功劳显赫,加封为威远将军,赐赤幢曲盖。
建兴年间,陈声率众无赖两千余家拦截长江行船抢夺财物,陶侃派朱伺为督护讨伐陈声。陈声人马虽少,朱伺却不急于攻打。陈声请求朱伺允许他派遣其弟前往陶侃处请降,朱伺表面上答应了陈声。等陈声一离开,朱伺便派精壮的士兵半路上截杀了陈声的弟弟,然后暗中派兵袭击陈声。陈声部众正月初一会聚一起祭祀饮食时,朱伺的士卒攻入大门,陈声方才发觉。陈声部将阎晋、郑进皆拼死抵抗,朱伺士卒多有伤亡,便撤回军营。陈声率部向东逃去,固守董城。朱伺又率各路军马包围董城,在城四周立起层层篱栅,又用树木架筑高高的望楼,从楼上用强弓凭高直下射杀守城兵士,又阻断城中水道。城中无水,陈声部下被迫杀牛饮血。阎晋,是陈声的妻弟,只好割下陈声的头出城投降。朱伺又以平定蜀贼袭高之功,被封为广威将军,兼任竟陵内史。
相关阅读
1 病说原文_文言文病说翻译赏析
文言文《病说》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客有患郁湮之疾者,龙子过而问焉,见其兀然而坐,偃然而息,日饭三鬴,食之尽器。龙子曰:子病乎?曰:病矣。 【查看全文】
2 此术之接物之道原文_文言文此术之接物之道翻译文言文《此术之接物之道》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人主仁而境内和矣,故其士民莫弗亲也;人主义而境内理矣,故其士民莫弗顺也;人主有礼而境内肃矣, 【查看全文】
3 《过秦论》中,贾谊认为秦始皇为了防止百姓反抗,实行愚民政策,相关句子(1)《老子四章》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风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 【查看全文】
4 松风阁记阅读答案与翻译-刘基松风阁记 (明)刘基 雨、风、露、雷,皆出乎天。雨、露有形,物待以滋。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訇磕于虚无之中也。惟其附于物 【查看全文】
5 【甲】送东阳马生序【乙】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答案与翻译-2021年中考题【甲】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 【查看全文】
6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乙】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阅读答案与翻译【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