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发布时间: 2023-01-30
仁宗嘉祐五年五月,召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寻通判舒州。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复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又辞。恳求外补,知常州,移提点江西刑狱。与周敦颐相遇,语连数日夜,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寝食。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是,为度支判官,闻者莫不喜悦。安石果于自用,于是上“万言书”,大要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微,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末,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在位之人才既不足用,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万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上览而置之。吕祖谦曰:安石变法之蕴,亦略见于此书。特其学不用于嘉祐,而尽用于熙宁,世道升降之机,盖有在也。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
B.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
C.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
D.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均称为进士。
B.禄养,以官俸养亲。古人认为官俸本为养亲之资。与“祠禄”不同,祠禄是宋代大臣退职后仍然享受待遇。
C.馆阁,北宋有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和秘阁、龙图阁等,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通称“馆阁”。
D.熙宁,与“嘉祐”均为北宋时期宋仁宗的年号。王安石在嘉祐年间未得重用,而在熙宁时期主持变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安石酷爱读书,也擅长写文章,欧阳修读过他的文章后便到处为他传播声名,结果他考中了进士第一名。
B.王安石放弃报考馆职的机会,而到鄞县担任知县,兴修水利,贷谷与民,做了一些实事,积累了执政的经验。
C.王安石有多次到京城任职的机会,但他都推辞了,却一再恳求做地方官员,以致朝廷不敢轻易给他授予京官。
D.王安石性格刚果自用,曾向宋仁宗呈递“万言书”,要求对国家进行全面改革,以扭转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与周敦颐相遇,语连数日夜,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寝食。
(2)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10.B 句意:当时文彦博向朝廷推荐王安石,说他淡泊名利,请求越级提拔,以此来遏制为名利而奔走竞争的(不良)风气。不久(王安石)通过朝廷考试而被选任为馆职,没有去上任。欧阳修推荐他为谏官,他以祖母年事已高为由推辞。
“文彦博荐安石恬退”,“恬退”是文彦博推荐王安石的原因,这既是省略句,也是状语后置据,“恬退”前省略介词“以”,应为“文彦博(以)恬退荐安石”,“恬退”是“荐”的后置状语,不能断开,排除AC。“进用”是固定结构,选拔引用或进用贤能,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故选B
1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均为……宋仁宗的年号”错误,“嘉祐”是宋仁宗的年号,但“熙宁”是宋神宗的年号。王安石变法得到宋神宗的大力支持,史称“熙宁变法”。故选D
12.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欧阳修读过他的文章后便到处为他传播声名,结果他考中了进士第一名”强加关系。王安石因为学识过人而考中进士第一名,这与欧阳修没有因果关系。故选A
13.(1)王安石遇见周敦颐,(两人)接连交谈几个日夜,王安石回去后深入地思考,以至于废寝忘食。(1)句首加主语“王安石”;“语”,交谈;“精思”,深入思考;“至”,以至于。
(2)国家的托付,疆域的保护,陛下难道能够长久地依靠上天赐予的幸运,而不考虑万一出现祸患该怎么办吗?(2)“社稷”,国家;“其”,难道;“以”,凭借,依靠。

参考译文:
仁宗嘉祐五年五月,召王安石担任三司度支判官之职。王安石,抚州临川人。王安石喜欢读书,擅长写文章。曾巩曾经带他(王安石)写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王安石传播声名;(王安石)考中了进士第一名,被授予淮南判官之职。按照宋初旧制,地方官员任职期满后,允许向朝廷呈现文章申请考取阁职,唯独王安石放弃了这个机会,被调任鄞县知县。到任后,他修筑堤堰,疏浚陂塘,使水陆交通得到方便。把官谷借贷给百姓,秋后百姓加些利息偿还,使官仓中的陈谷能够换新粮,鄞县的百姓也感到方便。不久,他调任为舒州通判。当时文彦博向朝廷推荐王安石,说他淡泊名利,请求越级提拔,以此来遏制为名利而奔走竞争的(不良)风气。不久(王安石)通过朝廷考试而被选任为馆职,没有去上任。欧阳修推荐他为谏官,他以祖母年事已高为由推辞。欧阳修又把王安石需要俸禄养家的情况向朝廷说明了,于是朝廷任命他为群牧判官,他又推辞不上任。他向朝廷恳求外调为地方官员,担任常州知州,调任提点江西刑狱。王安石遇见周敦颐,(两人)接连交谈几个日夜,王安石回去后深入地思考,以至于废寝忘食。先前,馆阁的命令多次下发,王安石总是推辞不接受,士大夫们认为他无意于仕途,遗憾无缘结识王安石;朝廷每次想要任命他一个好点的官职,总是担心他不愿接受。等到他就任度支判官,听到(这个消息)的人没有不高兴的。王安石敢于坚持按自己的意见办事,于是向宋仁宗上“万言书”,大意是:“当今天下的财力一天比一天困乏,风俗一天比一天败坏,毛病在于不知法度,不效法先王的政令。效法先王的政令,在于效法先王政令的精神。只要效法先王政令精神,那么我们推行的改革,就不至于惊扰天下的人的视听,也不至于使天下舆论哗然,并且本来就符合先王的政令了。依靠天下的人力物力来创造天下的财富,征收天下的财富来供天下人消费,自古以来的太平盛世,不曾因为财富不足而造成国家的祸患,祸患是由于治理天下财政不得其法。居官任职的人的才能已经不足,而平民百姓之中又缺少可用的人才,国家的托付,疆域的保护,陛下难道能够长久地依靠上天赐予的幸运,而不考虑万一出现祸患该怎么办吗?希望陛下能够明察朝政中苟且因循的弊端,明文诏令大臣,逐渐采取措施,革除这些弊端以适应当前的世事变化。我的这些议论,是那些沉溺在颓靡习俗中的人不会说的,而且那些议论的人还会认为这是迂腐而不切实际的老生常谈。”宋仁宗读过之后放置在一旁。吕祖谦评价说:安石变法的事理深奥之处,在这封言事书中大致有所体现。只不过他的这些见解没有在宋仁宗时候被采纳,而到宋神宗的时候才被完全采纳。人世间的兴衰变迁沉浮的关键,大概还是存在的。



相关阅读
1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 【查看全文】

2 张嶷传原文_文言文张嶷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张嶷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 【查看全文】

3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过秦论》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查看全文】

4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 【查看全文】

5 刘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刘晏传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查看全文】

6 牛首马肉原文_文言文牛首马肉翻译赏析

文言文《牛首马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其衣断带相望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