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寒筲惊坠》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筲惊坠,香豆初收,银床一夜霜深。乱泻明珠,金盘来荐清斟。绿窗细剥檀皱,料水晶、微损春簪。风韵处,惹手香酥润,樱口脂侵。
重省追凉前事,正风吟莎井,月碎苔阴。颗颗相思,无情漫搅秋心。银台翦花杯散,梦阿娇、金屋沈沈。甚时见,露十香、钗燕坠金。
【赏析】
《声声慢》,此调有平仄两体,历来作者多用平韵格,而《漱玉词》所用仄韵格最为世所传诵。双调,九十七字。仄韵格,前后片各五仄韵。《梦窗词》系平韵格,前后片各四平韵。按句逗不同分为两格:一为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为上片十句,下片八句。
“寒筲”三句,扣词序中“客有持桐子侑酒者,自云其姬亲剥之”等语。言客人拿着一个银白色的筲箕,出其不意地放在宏庵家的宴桌上。我们一看,原来里面都是些刚收来的,并剥得干干净净的新鲜桐子。客人就对我们说:“这是我的爱姬化了一夜时间辛苦劳作的成果,现在我捧来献给大家作为下酒的佳肴。”“乱泻”两句,写桐子侑酒。此言主人宏庵命下人拿来个大铜盘(即金盘)将桐子倒进去。这一颗颗桐子好象明珠般的在盘中乱迸乱跳,盛好后就将桐子置放席上作为侑酒菜肴。“绿窗”五句,追想姬人剥桐子情状。“檀皱”、“水晶”,喻桐子;“春簪”以簪之细长,喻女人的手指,如“春葱”之喻指一样。此言姬人坐在绿树掩映的窗下细心地剥着桐子,如今盘中的这许多桐子,料想可能已经使姬人的纤细葱指受了损伤。这些晶莹透剔的桐子,每一颗都似留下了姬人酥润的玉手香味,以及她樱唇的胭脂了。上片重在记述姬人亲剥桐子的辛劳。
“重省”三句,忆旧。“莎”,即莎鸡,俗名纺织娘,《诗经·七月》:“六月莎鸡振羽。”此言词人吃着姬人亲剥的桐子,不由想起曾在一个六月里的夜晚同姬人一起在井边乘凉的情景。当时熏风飘拂,莎鸡在井边草中振羽吟唱,月光照得井沿上的青苔斑剥闪烁。这种情景,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颗颗”两句承上。言这种对往事的美好回忆,正是被眼前你亲剥的一颗颗桐子扰动起来的。“银台”四句,宴散催客回归姬人处去。言且将银台上的烛光剪得再亮些,因为晚宴就要结束,客人也将回去。幻梦中,客人仿佛看到姬人因剥了这许多桐子,已经疲倦地沉睡在闺房中。所以主人对客人说:你什么时候回家?如果现在马上回去的话,就可以看到你的爱姬露着脚趾,散乱着头发,将玉燕金钗等饰物坠落地上的酣睡状。下片纯从词人想象中来,重心也是描述姬人。另据下片词人与姬的亲近状推测,词序中的“客”,也可以指词人自己。
相关阅读
1 惜红衣·鹭老秋丝翻译赏析_惜红衣·鹭老秋丝原文_作者吴文英
《惜红衣鹭老秋丝》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鹭老秋丝,苹愁暮雪,鬓那不白。倒柳移栽,如今暗溪碧。乌衣细语,伤绊惹、茸红曾约。南陌。前度刘郎,寻流花踪迹 【查看全文】
2 杏花天·蛮姜豆蔻相思味翻译赏析_杏花天·蛮姜豆蔻相思味原文_作者吴文英《杏花天蛮姜豆蔻相思味》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蛮姜豆蔻相思味。算却在、春风舌底。江清爱与消残醉。悴憔文园病起。 嘶骑、歌眉送意。记晓色、东城梦里。 【查看全文】
3 扫花游·赋瑶圃万象皆春堂翻译赏析_扫花游·赋瑶圃万象皆春堂原文_作者吴文英《扫花游赋瑶圃万象皆春堂》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暖波印日,倒秀影秦山,晓鬟梳洗。步帷艳绮。正梁园未雪,海棠犹睡。藉绿盛红,怕委天香到地。画船系。舞 【查看全文】
4 高阳台·过种山翻译赏析_高阳台·过种山原文_作者吴文英《高阳台过种山》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帆落回潮,人归故国,山椒感慨重游。弓折霜寒,机心已堕沙鸥。灯前宝剑清风断,正五湖、雨笠扁舟。最无情,岸上闲花 【查看全文】
5 玉烛新·花穿帘隙透翻译赏析_玉烛新·花穿帘隙透原文_作者吴文英《玉烛新花穿帘隙透》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穿帘隙透。向梦里消春,酒中延昼。嫩篁细掐,相思字、堕粉轻粘綀袖。章台别后。展绣络、红荐香旧。应数归舟, 【查看全文】
6 风入松·一番疏雨洗芙蓉翻译赏析_风入松·一番疏雨洗芙蓉原文_作者吴文英《风入松一番疏雨洗芙蓉》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番疏雨洗芙蓉。玉冷佩丁东。辘轳听带秋声转,早凉生、傍井梧桐。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 临池飞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