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阅读答案-辛弃疾

发布时间: 2020-06-06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开头两句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壮阔,气势雄浑。词人触景生情,这一清秋景象触发了其内心的愁情。
B.“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抒发了作者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这三句,是整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了最高湖。
D.下片抒怀,写其壮志难酬之悲。作者通过正用张翰和恒温的典故、反用许汜的典故,表达了自己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内涵。
15.作者是怎样来表现自己的“登临意”的?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14.D正用张翰和恒温的典故”错误,“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反用晋人张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菱和鲈鱼脸的美味,遂弃官回乡的典故,表现自己不学张翰秋风思归,耻于归隐,反衬自己胸怀复国之雄心壮志!所以张翰典故是反用的。
15.①借楚天、流水、远山、落日、征鸿等意象,营造空寂凄清的意境,来烘托自己的“登临意”;②借看吴钩、拍栏杆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登临意”;③借张翰、许汜以及桓温的典故来阐发自己的“登临意”。


相关阅读
1 《满江红·山居即事》阅读答案-辛弃疾

满江红山居即事 宋辛弃疾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更何处、一双鸂鶒,故来争浴。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 【查看全文】

2 酒泉子·无题翻译赏析_酒泉子·无题原文_作者辛弃疾

《酒泉子无题》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流水无情,潮到空城头尽白。离歌一曲怨残阳,断人肠。 东风官柳舞雕墙。三十六宫花溅泪,春声何处说兴亡,燕双双。 【查看全文】

3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阅读答案-辛弃疾,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 【查看全文】

4 浣溪沙·黄沙岭翻译赏析_浣溪沙·黄沙岭原文_作者辛弃疾

《浣溪沙黄沙岭》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寸步人间百尺楼。孤城春水一沙鸥。天风吹树几时休。 突兀趁人山石狠,朦胧避路野花羞,人家平水庙东头。 【前言】 【查看全文】

5 瑞鹤仙·赋梅阅读答案-辛弃疾

瑞鹤仙赋梅 辛弃疾 雁霜【1】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着。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 【查看全文】

6 定风波·暮春漫兴阅读答案-辛弃疾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①,唯有,茶瓯②香篆③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