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无名氏
夕阳西下水东流,一事无成两鬓秋。伤心人比黄花瘦,怯重阳九月九,
强登临情思悠悠。望故国三千里,倚秋风十二楼,没来由惹起闲愁。
(1) 第三句借用了哪位文学家的哪句名诗? 有何用意?
(2) 第四、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特别传神,请找出并赏析。
(3) 末句说“没来由惹起闲愁”,诗人的“闲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借用了李清照《醉花阴》中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之句。这一句运用了夸张手法,突出诗人因伤感悲愁而形销骨立的形象。
(2)“怯”和“强”。“怯”是“害怕”的意思,因重阳节到而难免更加思亲,“怯”字刻画出诗人既思念心切又担心无法承受的微妙心理。“强”是“勉强”的意思,诗人因一事无成又远离故乡而身心俱疲,“强”字写出了作者强撑弱体、登高远望故乡的精神状态。
(3)①时光易逝、一事无成的感慨;②身体虚弱、人生迟暮的伤感;③远离故乡、思念亲人的哀痛。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第三句借用了哪位文学家的哪句名诗? 有何用意”,本题包含两个问题,先回答借用哪位文学家哪句名诗,再回答借用该诗句的用意。“伤心人比黄花瘦”,由“人比黄花瘦”可以联系李清照《醉花阴》中的句子“帘卷西风,人比(似)黄花瘦”。 “人比黄花瘦”这一不可能出现的现象使用了夸张的修辞,因夸张而让诗人因为伤感悲愁而形销骨立的形象就恍在眼前。
(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第四、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特别传神,请找出并赏析”,这是考查炼字的技巧。本题应先找出四、五句中的词语,一般找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然后再进行赏析。“怯重阳九月九”“强登临情思悠悠”,第四句比较好找,“重阳九月九”交代时间,排除,只剩下“怯”字,由“怯”的位置来确定第五句中的目标,应是“强”。“怯”者,怕也,诗人怕九月重阳会引起思乡的情绪;“强”即勉强,从这个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已疲惫不堪,渴望歇歇脚,得到亲人的抚慰,于是强撑病体,登高望远,,从而生出“情思悠悠”。作者矛盾复杂的心理就由“怯”字、“强”字婉转传出。
(3)试题分析:题干问“末句说‘没来由惹起闲愁’,诗人的‘闲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概括”,这是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概括诗歌情感的能力。“夕阳西下水东流,一事无成两鬓秋”,“水东流”表明时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回,写出时光的流逝,这也暗示自己所追求的功名事业像流水一样落空了,这就自然而然引发出下句“一事无成两鬓秋”,“一事无成”写自己功名无成,“两鬓秋”写自己年华老去。“伤心人比黄花瘦,怯重阳九月九,强登临情思悠悠”,因老大蹉跎,故而“伤心”,“伤心”则“人瘦”,体现人生迟暮之感。“望故国三千里”,家乡是那么遥远,只有徒然凝望而已,表达远离故乡、思念亲人的哀痛。
相关阅读
1 〔中吕〕喜春来过普天乐阅读答案-赵岩
〔中吕〕喜春来过普天乐 赵岩 琉璃殿暖香浮细,翡翠帘深卷燕迟,夕阳芳草小亭西。间纳履,见十二个粉蝶儿飞。一个恋花心,一个搀春意。一个翩翻粉翅,一个乱点罗衣。 一个掠草 【查看全文】
2 【双调】双燕引雏·奉寄小山先辈阅读答案-大食惟寅【双调】燕引雏奉寄小山[注]先辈 大食惟寅 气横秋,心驰八表快神游。词林谁出先生右?独占鳌头。 诗成神鬼愁,笔落龙蛇走,才展山川秀。声传南国,名播中州。 [注]小山,元代著名 【查看全文】
3 [中吕]喜春来·四节阅读答案-无名氏[中吕]喜春来四节 无名氏 海棠过雨红初淡,杨柳无风睡正酣。杏烧红桃剪锦草揉蓝。三月三,和气盛东南。 垂门艾挂狰狰虎,竞水舟飞两两凫。浴兰汤斟绿醑泛香蒲。五月五,谁吊楚三 【查看全文】
4 【双调】沉醉东风(节选)阅读答案-胡祗通,月底花间酒壶,水边林下茅庐【双调】沉醉东风(节选) 胡祗通[注] 月底花间酒壶,水边林下茅庐。避虎狼,盟鸥鹭,是个识字的渔夫。蓑笠纶竿钓今古,一任他斜风细雨。 【注】胡祗通,一个文章气节,振荡一时 【查看全文】
5 《越调 寨儿令》冬 阅读答案-张养浩,天欲明,觉寒生(越调)寨儿令 冬 张养浩 天欲明,觉寒生,打书窗只闻风有声。步出柴荆,遥望郊坰,滚滚势如倾。 四围山岩壑都平,道途间无个人行。爱园林春浩荡,喜天地气澄清。巧丹青,怎画 【查看全文】
6 《天净沙·秋》阅读答案与解析-白朴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影下写出飞鸿 (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落日残霞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 B.一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