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
雨香云澹觉微和,谁送春声入棹歌。
萱近北堂穿土早,柳偏东面受风多。
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
同受新年不同赏,无由缩地①欲如何。
[注]①缩地:传说中化远为近的神仙之术,后因谓两地相距遥远不能迅速会晤为缩地无术。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从雨、云的气息中感受到稍微的暖和,不知谁唱出了赞美春天声音的船歌。
B.诗中的“穿上”“受风”给我们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凸显了物候特点和灵性。
C.诗的第五句写雪消水添,意可放船直下,暗含了诗人想要与白乐天早日相见的愿望。
D.诗人惋惜早春之景不能与白乐天同赏,用典故来表达对友人的真挚思念和无奈之情。
15. 有人评价这首诗“写早春,渐渐由微而著”,请结合诗歌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6分)
答
14. A [解析] A选项“赞美春天声音”不当,“谁送春声人棹歌”意为谁把春天的声音融进了船歌。
15.①诗人写早春,首先从天气感受写起,然后写人听到船歌,进而写到萱草、柳树这些具体的春天景物,依照次序/顺序而来,由细微到明显。②诗人写早春,颔联中的萱草、柳树与颈联中的湖水、江潮,由小到大;承转/过渡自然,使得整首诗层层推进,衔接紧密。
评分准则:第①条4分,关键词为“天气”“船歌”/“人听到”“景物”“次序/顺序”一点1分;第②条2分,关键词为“由小到大”“层层推进”答出一点1分。如果把“从萱草.柳树写到湖水、江潮,由小到大”归人到第①条中,亦给分。
[解析]本题从诗论的角度考查诗歌的内容和结构,因此应首先从内容上扣住“写早春,渐渐由微而著”具体分析首联和颔联的内容,然后再从结构的角度分析颔联和颈联的承转特点。需要考生熟悉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得乐天书》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前言】 《得乐天书》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七 【查看全文】
2 三叹·孤剑锋刃涩翻译赏析_三叹·孤剑锋刃涩原文_作者元稹《三叹孤剑锋刃涩》作者为唐朝诗人元稹。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剑锋刃涩,犹能神彩生。有时雷雨过,暗吼阗阗声。 主人閟灵宝,畏作升天行。淬砺当阳铁,刻为干镆名。 远求鸊鹈莹 【查看全文】
3 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白居易《梦微之·夜来携手梦同游》阅读答案酬乐天频梦微之 元稹①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梦微之 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查看全文】
4 兔丝·人生莫依倚翻译赏析_兔丝·人生莫依倚原文_作者元稹《兔丝人生莫依倚》作者为唐朝诗人元稹。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 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 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斫将 【查看全文】
5 骠国乐·骠之乐器头象驼翻译赏析_骠国乐·骠之乐器头象驼原文_作者元稹《骠国乐骠之乐器头象驼》作者为唐朝诗人元稹。其古诗全文如下: 骠之乐器头象驼,音声不合十二和。 促舞跳趫筋节硬,繁辞变乱名字讹。 千弹万唱皆咽咽,左旋右转空傞傞。 俯地 【查看全文】
6 元稹的诗元稹的诗 1、《 秋夕远怀 》 旦夕天气爽,风飘叶渐轻。 星繁河汉白,露逼衾枕清。 丹鸟月中灭,莎鸡床下鸣。 悠悠此怀抱,况复多远情。 2、《 离思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