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忠
先从一个“有”字说起。怎样才算“拥有”呢?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造字时,条件反射想到一种东西——肉。是的,“有”是个会意字,上面是人的一只手,下面是一块肉,手里有肉,就算是“拥有”,乃至“富有”。上古时,物资匮乏,初民们吃不饱,穿不暖,谁要是有富余的肉食,当然就牛气冲天,就是“发财人家”了。
在《读库1001》之《寅年记忆》中了解到1962年春节首都市场的供应情况:“除夕前不久,北京市民发现,政府恢复了鸡蛋的供应,同时开始发放暂停半年之久的肉票。”这还是首善之区,市民居然半年不知肉味,其他地方,想必等而下之。
笔者不幸出生在首都以外的地区,更不幸的是,恰好出生于那个年代——我出生时,村子里尚未通电。与肉无缘,是明摆着的。
基本只有在过年做客时,才可能吃到肉。当然,每次出发前,家长都要小心叮嘱不懂事的孩子:至多夹一块。
爷爷年轻时,是个长工,我八虚岁他就去世,我对他印象不深,但至今清楚地记得一个情景:爷爷赤膊坐在屋檐下的一只矮凳上,让我给他后背搔痒;爷爷舒服至极,说,比吃肉还和顺。可见,“吃肉”是一种高妙的境界。
如今,有时妻子要我给她搔痒,我一边挠,一边问:是不是比吃肉还和顺?妻子颇不以为然:吃肉有啥和顺!
妻子是城里人,小时候家里钞票相对活络,岳父又是手艺人,喜欢吃点喝点,妻子与我虽然同为六〇后,她还真从来没觉得吃肉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我跟她有着两个不同的话语系统。
记得有一次,已是小学生的我,放学后,独自赶好几里地,去一远房亲戚家奔丧——其实无非是想吃点肉。平时哪尝得到荤腥啊!天上正飘雪,等我到达,已过了用餐时间,便一个人趴在桌边。幸好还有肉,切得很小,手指头粗,已经冻上,但确实是肉,肋条肉。后来回到家,关于这次单刀赴会,我和堂伯曾经有所交流,我把全部对话记录于此。
堂伯:“吃着几块肉?”我:“四块。”
值了!
现在时代进步,物资丰富,吃肉早已是寻常事。想哪顿吃,就哪顿吃。我曾对一个戏称自己为“食肉动物”的年轻朋友说,幸亏你不是生在我儿时那个年代。
如今许多人不喜欢肥肉,咽不下。当年可没有这样的情况。年轻朋友没有经历过,难以置信。很肥那种,看着都反胃,也吃得下去吗?我的回答是:何止吃得下,你一听到“肥肉”俩字,就狂咽口水。不要忘了:你已经整整一年完全没沾过荤,肚子里空空如也,没有半点油。
物资极度匮乏、吃不到肉的年代渐行渐远,但它留下的印记还在。前几天碰到一个儿时的伙伴,对我说:“过两个月要叫你吃肉嘞。”这句话,估计年轻人有语言障碍,听不明白。我当然了然于心:他的女儿两个月后要出嫁,他打算到时请我喝喜酒。是的,村民至今习惯用“吃肉”借代“喝喜酒”,当年,基本只有婚宴之类,才有肉吃嘛。
直到今天,浙北农村的酒席上,最重要的一个菜,仍然是蹄髈,流行的说法是“没有蹄子不算酒”。比如喜酒,只要没有蹄髈,哪怕堆满山珍海味,哪怕大龙虾同时上俩,也算不得正式婚宴。厉害吧。蹄髈是什么?是肉的代表。
不过,时代确实有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
又想起那个“有”字。就像现在不会再把温馨的“家”字造成猪棚的模样——“豕”即猪,“家”字更像是猪圈,要是今天造个字来表示“拥有”“富有”的意思,应该也不会想到肉了吧。一点肉,能值几个钱,最起码也要造成“钎”,数千美金。
但是,毫无疑问,猪及其肉,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曾经占据无与伦比的地位,直到不久以前。
(选自《道旁》,山东画报出版社)
10.文章开头部分和临近结尾均写到汉字造字法,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11.第二段写到了《寅年记忆》中的相关记载,联系全文说说其用意。
12.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
13.作者在文末说“但是,毫无疑问,猪及其肉,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曾经占据无与伦比的地位,直到不久以前”,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10.①从“有”字的造字情况说起,逐渐进入正题,从容自然。②前后呼应,首尾圆合,显得有章法。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知识性和趣味性。
11.①引出“我”儿时乏肉可吃的情况。②说明当时此现象很普遍。首善之区尚且如此,国内其他地区多半更加不堪。③与后文物资丰富形成对比,改革开放后民众生活有很大改善。
12.①特殊情景的记叙和氛围的渲染,给人看似甜蜜其实苦涩的感觉。②“天上正飘雪”的景物描写,“手指头粗,已经冻上”的细节描写,表现“我”对肉的渴望。③对话简洁直白、照相般真实记录,“四块”二字于客观中隐含“我”的自得。
13.①全文叙写了与“肉”相关的人和事,文末点明“肉”作为一种食物,曾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着重要的地位)。②“猪及其肉”是一个特殊符号,是过往的生活留下的(物质匮乏时代的)历史印记,成为了文化(或风俗或生活)的一部分。③通过现在和过去生活的对比,反映了社会生活以及人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④结构上卒章显志,表达出作者复杂的情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一方面传达出作者对社会发展的肯定和对现实生活的珍惜,另一方面表现出作者看到现代人对所拥有的生活不满足/知足(过分追求富足生活的否定),隐含着遗憾和忧虑之情。
相关阅读
1 鲁迅先生的温柔阅读答案-叶浅韵
鲁迅先生的温柔 叶浅韵 近距离与鲁迅先生对视,已经10天了,这是先生留于人世的能量场,我有幸被吸纳。一出房间门,我就看见先生的像,悬于空中的先生有些虚幻。在这个以先生名 【查看全文】
2 河上漂下一群羊阅读答案-简默河上漂下一群羊 简默 河是黄皮肤,叫黄河。 站在岸边,黄皮肤的河照黄皮肤的我,河比我黄。 我渡河到下游去看石林,它藏匿于一条深深峡谷中,时光之手漫不经心地,甩出一记记耳 【查看全文】
3 一碗入梦阅读答案-林清玄一碗入梦 林清玄 ①妻子从网上买了一箱大闸蟹,送到家里,每一只都是活蹦乱跳的。从阳澄湖到台北,路远时长,竟能保持螃蟹的生命,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②吃大闸蟹时,儿 【查看全文】
4 荷叶绽放阅读答案-陈乔荷叶绽放 陈乔 ①记忆中似乎更多的是赞美荷花的文字,实在是委屈了荷叶。 ②新居的楼前,有一个大约占地三四亩的水塘,装修住房那段时间,由于季节正悄悄的从冬到春,加上每天 【查看全文】
5 来来往往阅读答案-朱以撒来来往往 朱以撒 ①回想个人的写信史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此前觉得写信是大人的事,实在需要了才写信,寄信是需要付费的,一枚邮票可打上半斤酱油,谁没事以写信为乐呢。 ② 【查看全文】
6 时光的气味阅读答案-苏沧桑时光的气味 苏沧桑 时光有时是一种气味,循着它,一路闻过去,会闻到某一年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某一秒。 于我,2015年惊心动魄的那一秒,带着桂花的气味。当时,我们在老家的桂花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