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访酒》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19-04-20
杏花村访酒
梁衡
一般的可游之处,大约有两类。一是风景特殊的好,悦目赏心,怡人情怀;二是古迹名胜,可惊可叹,长人见识。当我去过我国著名的汾酒产地山西杏花村后,真不知道,该怎样来将它归类。
说是村,并名以“杏花”,其实现在这里是一个大型的国家名酒厂。历史上这里确曾杏林千亩,繁花如云的,直到现在也保持着历史古韵及风格,但凡来晋之人,无不尽力设法去游一次。这魅力实在是因为它那骄傲的产品——汾酒。游人之意并不在山水之间,而在酒。
来参观的入,最少安排两个节目,一是喝酒,二是看洒。
餐厅墙脚有一个酒柜,内有两个坛子,分别装着“汾酒”和“竹叶青”。服务员按照一般酒馆的做法,打开坛盖,将酒灌入瓶,再由瓶斟人杯。当液面停止了波动,你看杯中的汾酒,纯净透明,就像刚才并没有注入什么。竹叶青呢?则呈一点淡淡的黄色,令人想起春天里新柳的鹅黄,不觉间,一阵清香,已渐渐地,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漫过桌面,扑入你的胸怀,钻进你的衣袖。人们这时并不要靠眼鼻,而是全身无处不感觉到它的美了。主人举杯,我试酌一口,唇初沾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味柔和隽远。客人都笑了,脸上泛出甜甜的酒窝。但人们并没有大声赞美,只是微笑着颔首,仿佛怕喧声破坏厂这酒的恬静。
原来我国的名酒有五个香型:浓,酱,清,米,复合。这汾酒是清香型的代表。它不求那浓那烈;只要这纯、这真。其他酒如艳丽少妇,浓妆重抹,这汾酒呢,则如窈窕淑女,淡梳轻妆。大约正是因为这纯,才使它成为名酒之祖。
参观酒的制作,是很有趣的,先将高梁等原料粉碎,蒸熟拌上曲,压入一个个大瓮里,这瓮又要深埋入土中。这些原料及工艺看似很粗糙,甚至还有点不卫生之嫌。发酵之后,便放在一个大甑中蒸,一会儿便蒸馏出一股清澈的细泉,流入筒中,淙淙有声,这便曰酒。酒泉接着汇入“酒海”。那是一个三层大厦的酒库,内放着13000多只半人高的大缸。酒在这里一直要静静地待上3—4年才能出厂,这叫“熟化”。这套工艺大约在酿酒之初,就如此。每参观至此,客人们都会问,那粗瓷大瓮难道不可以换成水泥池或搪瓷罐吗?那丑陋的大甑不可以换成工业蒸馏塔吗?换是可以的,也确曾换过,但那汾酒也便不是汾酒了。这些粗则粗点儿、丑亦够丑的瓮甑,已有1500多年历史,其间有什么奥秘,人们一时还难以明晰。另外,更神秘者还有二。一是这地下的水;二是这杏花村上空的空气。这里经年制酒,空气中便生出一种特别的微生物来,于汾酒的发酵特别有利。开始人们不知此道,有的老师傅退休后,身怀绝技,受聘他乡,但使出浑身的解数,那酒终不姓“汾”。技艺可传,水与气难移。主人每向游人讲到此处,脸上总要漾出一种微笑,神秘、自豪、得意。这汾酒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奖,一解放又被列为我国的八大名酒之一。以后其他名酒虽各有交替,它却稳坐交椅。当你走完全部生产线,在包装车间里对着透明胶管中那一股股急喷出来的、晶莹的酒泉,看着它迅速注满了一个个透明的玻璃瓶时,你又一次惊异于这酒的纯了,纯得像山泉。这山泉不知来自多么深的地层,经过了多少砂石、岩层的过滤,终于溢出地面,在杂花野树与茂林修竹的覆蔽下静静地流淌。这实在是它的魅力,它的奥秘。
喝过酒,我们被让到招待所里小憩。这招待所也别致,是一所中国式的四合院,取名曰“醉仙店”。院心有古井,有假山。山下有水,有草。草地上有一条汉白玉的黄牛,牛背上牧童横笛,旁边的碑上题着杜牧那首“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名诗。环院,南北为客房,东侧为碑廊,记录着南北朝以来汾酒的历史。西侧为展览馆和历代酒器陈列馆,出出进进的游人无不感受到酒文化的博大精深,馆内也有许多关于汾酒的名人题赠。这时,虽主人已在房中泡好热茶,连声招呼客人休息,但大家却总在院中流连。不错,人们是为访酒而来,但要是这里没有这些酒外之物,那酒何处没有?人们之所以固执地要到杏花村来,实在是要来品味、依恋与凭吊一会儿这酒中所凝聚的民族文化,就像在八达岭长城上远眺,在故宫大殿前的柱础旁沉思。
杏花村,实在是一个特殊的去处。来游的人,其意并不在山水,但也不全在酒。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可游的风景有两类却不知该将杏花村如何归类,开篇设置悬念,在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自然引发下文。
B.文章运用你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将其他酒的“浓装重抹”与汾酒的“淡梳轻装”比较,指出了其他酒的不足与汾酒的特点。
C.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脉络十分清晰,叙述了杏花村访酒时品酒和参观酒的制作等过程。
D.作者细致地描写了酒的制作过程,认为粗糙丑陋的瓦缸、杏花村地下的水与上空的空气都是让汾酒独具魅力的原因。
8.文章第四段运用多种手法描写所品之酒,请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6分)
9.结合全文,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6分)

7.(3分)B
8.(6分)
①如“淡淡的黄色”“一阵清香”“唇初洁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从视觉、味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受角度描写,细腻生动。②如“一阵清香,已渐渐地,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没过桌面”,运用通感,以视觉来描写嗅觉,写出了清香四溢。③如“客人都笑了,脸上泛出甜甜的酒窝”,通过人们的反应从侧面写出了汾酒的美味与纯真。④如“令人想起春天里折柳的鹅黄”,运用联想,唤起读者类似的生活体验,将竹叶清酒的清纯色泽写得可知可感。⑤如“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没过桌面,扑入胸怀,钻进衣袖,全身无处不感受他的美”,运用比拟,化无形为有形,写出清香无处不在。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
①化用欧阳修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增强了本文的文学色彩;②与前文“有人质疑并不在山水之间,而在酒”相照应,形成递进,深化主题;③强调除了“酒”以外,酒中所凝聚的民族文化更值得品味,依恋与凭吊。



相关阅读
1 《千年书香落闲花》阅读答案

千年书香落闲花 陈世旭 (1)一千年前的大宋是一个崇拜文化的王朝,而大宋文化的基业在四大书院。 (2)嵩阳书院为四大书院之首,讲经论籍的盛景远在宋明两朝。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 【查看全文】

2 《蒙自杂记》阅读答案-朱自清

蒙自杂记 朱自清 ①我在蒙自住过五个月,我的家也在那里住过两个月。我现在常常想起这个地方,特别是在人事繁忙的时候。 ②蒙自小得好,人少得好。看惯了大城的人,见了蒙自的 【查看全文】

3 《米缸山下播绿记》阅读答案

米缸山下播绿记 白莹 每年初夏的育苗工作,对于我们护林员来说,是一件大事。早上七点多钟我们已经到达离场部十多公里的二台苗圃地。山谷里晨风清凉宜人,天空蓝得像是刚刚被擦 【查看全文】

4 马二先生游西湖(节选)阅读答案

马二先生游西湖(节选) 马二先生上船一直来到断河头,问文瀚楼的书坊,乃是文海楼一家,到那里去住。住了几日,没有甚么文章选,腰里带了几个钱,要到西湖上走走。 这西湖乃是天 【查看全文】

5 杨花与柳絮飘飞的日子阅读答案与解析-张抗抗

杨花与柳絮飘飞的日子 张抗抗 ①1977年初夏,我离开生活了八年的北大荒鹤立河农场,去哈尔滨市的黑龙江省艺术学校报到。记得猛烈的春风摇撼着路边高大的白杨树,眼前一片杨花飞 【查看全文】

6 五花山下收土豆的人阅读答案-迟子建

五花山下收土豆的人 迟子建 ①这世上最出色的染匠,一定就是秋霜了,只要它来了,青山就改变了颜色。初霜来的时候,树叶只是微微转黄,这时节的山峦看上去更像是洋溢着丰收气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