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阅读答案-王力

发布时间: 2019-08-05
骑马
王力
    (1)西洋的汉学家以为中国人本来是不会骑马的,骑马的艺术系从蒙古族学得。这话的重要证据自然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真的,咱们在《诗经》里所看见的“四牡有骄”、“两骖如舞”一类的字句都只描写的是拉车的马,而不是人骑的马。
    (2)但是,咱们不必讳言骑马是从胡人学来的,正像现在不必讳言飞机大炮是从西洋学来的一般,只要咱们有跟人学样的本领就好。像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武士那样神勇,学骑马是绰有余裕的。依《左传》里说,当时中国的武士会跳上战车,甚至可以在马跑的时候跳上敌人的车辆去刺杀敌人,拿这种本领去学骑马,不是易如反掌吗?
(3)大家都知道,古代的英雄是怎样爱他们所骑的马。楚霸王的乌骓和虞姬并重,或者可说比虞姬更为重要,因为等到“骓不逝”的时候,虞姬只能陪着他徒唤“奈何”。名将有了良马,然后相得益彰。故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直到现代,我还觉得一位军长骑上一匹马就格外显得威风凛凛。那种“逸势凌蛟虬”的神气决不是任何机械所能代替。假使将来战术发展到总司令须坐某种“堡垒”上阵,我在赞赏战术高明之余,仍旧要惋惜武士不复能感受乌骓赤兔的烟士披里纯①。
    (4)说起骑马,会联想到西洋古代的“骑士”。只有那种任侠仗义扶弱锄强的人,才不辱没了名马。依照传说,中古时代只有“骑士”能有骑马的权利,而“骑士”又都是忠勇的人。不管它是不是事实,只这忠勇和马的搭配就够有趣的。咱们可以说,马就是忠勇的象征。
    (5)文人的骑马,一般说起来.却是最可鄙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何等浅的器量!“宣劝不辞金碗侧,醉归争看玉鞭长”,这是多么令人作呕的神情!我们读到这一类的诗句的时候,眼睛里活现出戏台上状元游街的景象:一个弱不禁风的瘦书生拿着鞭子像挥扇般地摇了又摇。这和骏马的神态形成一种极端的矛盾。马者,怒也,武也(据《说文》)。多数书生非但不能武,连怒也不过五分钟,如果他们要骑马的话,最好择一些“驾骀”②给他们骑。
(6)不过,这也不可一概而论。像陆放翁的骑马也就不凡。“桃花骏马青丝”,“射雉西郊常命中”,这种畋猎的英姿,并不亚于冲锋陷阵。也许因为他是帅府的参议,所以能有“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的豪情。必须是他这种人,才够得上说:“中原北望气如山。”才够得上说:“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才够得上说:“剖心莫写孤臣愤,挟眼终看此虏平!”
    (7)女子骑马自然别有风韵:然而骅骝毕竟是配英雄的,不是配美人的。除非是美人而兼英雄!昭君出塞虽也骑马,但是我想只是按辔徐行。冼夫人、平阳公主、梁红玉、秦良玉和沈云英,她们是否善于骑马,有没有良马,可惜咱们不知道。香妃的戎装画像确能动人,而且我们相信她会骑马,因为她是回部的女子。我又在北平看见摩登小姐们骑马游春,看她们那种战战兢兢的样儿,实在令人不好受。但是,抗战以后,女同胞当中却产生了不少的阿马孙③英雄,她们非但有马革裹尸的志气,而且有跃马檀溪的胆量。他们和白云观外的嬉春女士相差得实在太远了。
(8)我喜欢骑马,却不喜欢骑驴。驴子那种冒冒然的意态,只能增加人们的萎靡不振。《封神榜》里的神仙有骑狮子的,有骑虎的,有骑鹿的,有骑仙鹤的,依我猜想,都不如骑马的英雄气概。当我骑马的时候,非但不喜欢按辔徐行,而且不爱它那种赛跑式的步伐。我喜欢它飞:我爱它如天马行空;我爱它如风驰电掣。我们的土话把马的小跑叫做“小滚”,马的大跑叫做“大滚”。“小滚”只觉得颠簸不堪;在这种情形之下,骑马和骑驴并没有什么大分别。至于“大滚”的时候,就大大不同了。马似流星人似箭,你只觉得身轻如叶,飘飘欲仙,并不像一匹马载着你在走路,只像一只神鹰载着你在凌空!只有这样,你才尝得到骑马的乐趣。“小滚”的结果,会使你头昏脑涨;“大滚”的结果,会使你忘却疲劳——纵然疲劳了,也包管你夜里睡得安稳。会骑马的人不喜欢“小滚”而喜欢“大滚”,正像喝酒的人不喜欢淡酒而喜欢白兰地。不看见那些能喝一瓶白兰地的人只喝四两“时酒”就叫头疼吗?
    (9)昆明骡马之多,可以比得上北平。乡下女子也会横坐在载货的鞍子上,让马蹄得得的声音伴着他们的歌声,这一点却是北平女子所不能及的。只可惜昆明的马不够魁梧,又给过量的货物压坏了身体。至于那些专赁给人家骑坐的马,自然比较地体面些,但是我骑过了一次之后,觉得大大失望。因为它非但不会“大滚”,而且连“小滚”也不会。一个赶马的小孩跟着它款款而行,比人走得还慢呢。
    (10)我十四岁就学骑马。虽然栽了不少的筋头,但是那种飞行的乐趣,至今犹萦梦寐。这二十年来,总没有痛痛快快地骑它一次,不免有髀肉复生之感。我自信盛年虽逝,豪气未销。等到黄龙④既捣,白堕⑤能赊的时节,定当甘冒燕市之尘⑥,一试春郊之马!
    1942年冬《中央周刊》(有删改)
    【注】①烟士披里纯:是英语“inspiration”的音译词,意为灵感。②驾骀,劣马。③阿马孙,古希腊传说中的一支女战士族:亚马逊族(Amazons)。只有女性,英勇善战。④黄龙,指金人腹地。⑤白堕,人名。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后因用作美酒别称。⑥燕市之尘,《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既至燕,……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7.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西洋的汉学家以为中国人本来不会骑马的看法写起,以“马”为中心展开天马行空的联想想象,纵贯古今,横跨东西,内容丰富,构思巧妙。
  B.本文以谈骑马为内容,旁征博引,浮想联篇。作者凭借其渊博的知识,为读者献上一道精神大餐,让读者在美感愉悦中增长了知识并获得思想启迪。
  C.本文的语言生动活泼,如在谈到骑马的乐趣时,说“马似流星人似箭”、“只像一只神鹰载着你在凌空”,比喻形象而贴切,又富有诗意和激情。
  D.作者把自己骑马与骑驴、骑骡马的不同感受进行了比较,突出了只有骑在马上才能获得那种恣意自由的快感,从而表达了对骑马的喜爱。
8.本篇中古诗文的引用俯拾即是,请结合(5)(6)段内容,简要分析引文在文中的作用。(6分)
9.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字一句“总关情”。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情感。(6分)


7.A(应该以“骑马”为中心展开联想想象。)
8.①文章第(5)段引用古诗文表现一般文人骑马的器量浅、做作,与骏马的神态极不相符,是可鄙的。②第(6)段借用古诗文突出陆游骑马的非凡英姿和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③上下两段形成对比,有利于作者抒发情感,增强感染力。④古诗文的引用,简洁凝练,丰富文章的内容,增添文章的文采。(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对骑马的喜爱。通过骑马与骑驴等的对比,表达对在马上驰骋时如飞一般自由恣意的喜爱。②对充满豪情的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呼唤。写英雄人物与马相得益彰,抗战后女英雄的马革裹尸的志气和跃马檀溪的胆量,及荆轲燕市的典故,表达对充满豪情的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呼唤。③对抗战必胜的信心。“黄龙既捣,白堕能赊的时节”运用岳飞直捣黄龙的典故,说明终将会有赶走日本侵略者,把酒欢庆的一天。④关心国事,希望能保家卫国的豪气和自信。结尾说“我自信盛年虽逝,豪气未销”,流露出壮志豪情。(每点 2 分。概括与分析各 1分,答出三点即可。)



相关阅读
1 有此一间,不求广厦阅读答案

有此一间,不求广厦 ①室雅无须大,花香不在多这句话常被写成楹联挂于书房。对中国文人来说,书房不仅是一个可以让人暂别柴米油盐的地方,更是与圣贤高朋为侣的精神家园。 ②中 【查看全文】

2 家园如梦阅读答案-山珍

家园如梦 山珍 夜很深,也很静。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扇用皮纸蒙住的三字窗。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显单薄的树枝,嗓音很低,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 【查看全文】

3 水墨周庄阅读答案-王剑冰

水墨周庄 王剑冰 水,贯穿了整个周庄。 水的流动的缓慢,使我看不出它是从何处流来,又向何处流去。仔细辨认的时候,也只是看到一些鱼儿群体性地流动,但这种流动是盲目的、自 【查看全文】

4 世事纷繁,倘若一个人始终能保持“自如”的状态 阅读答案

①世事纷繁,倘若一个人始终能保持自如的状态,实属难能可贵。 ②任尔东西南北风乱云飞渡仍从容一蓑烟雨任平生都是对自如之境的生动写照。清代王障的《今世说》记载了两则故事 【查看全文】

5 发现大地的星星阅读答案-迟子建

发现大地的星星 ①我出生在正月,是和着风雪的节拍来到人世的,这个季节对极北地区来说天黑得早,人们做晚饭时,得点油灯或蜡烛。但这样的光明是耗钱的,所以为着节省,一般的 【查看全文】

6 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阅读答案-朱光潜

文本一: 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注] 朱光潜 在当代画家中,我认识丰子恺先生最早,也最清楚。说起来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他和我都在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教书。他在湖边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