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笛阅读答案-刘向阳

发布时间: 2020-04-11
青笛
刘向阳
他勾头埋在一堆电路板里,保安说外面有人找他。出来后,意外地看到樟树下面停着一辆车,乌黑锃亮。妈妈打扮得差点认不出来了。妈妈简单地问了他的情况,塞几张红红的钞票,哽咽着钻进了车里。
你跟爸爸吗?晚上,她发来一个抖动的表情。
是的。我爸喝酒打牌买彩票,醉了输了都是我的错。
我们要坚强。她加了一个竖着大拇指的符号。
她喜欢音乐,她的头像炫着一杆青青的竹笛。她空间那首《最幸福的人》,也是他的最爱。她长什么样子呢。他觉得自己真奇怪,素未谋面,关心她干什么?即便同城同区,相距并不遥远。
她在一家衣架厂上班。麻雀大的厂,待遇虽差,却自由,能够提早下班,去做自己喜欢的事。问她喜欢做什么,她说去表演。
表演?他的脑海中立刻闪过一个画面:高雅的舞台中央,一位少女横吹玉笛,舒缓地倾诉她的忧伤与欢乐。台下观众掌声雷动,他满脸泪水地迎着她娇美的脸庞……
你们一般在哪演出?
呵呵。
我能见你吗?
不见面好。你妈还来看你吗?
他默然下线了。有一次去南郊公园,他无意中看见了那辆乌黑锃亮的车。妈妈下了车,疼爱有加地牵着不相识的小男孩过马路。那一瞬间,他特嫉妒那个抢走了他母爱的孩子,牙根咬得脆响。
四岁那年,我患了小儿麻痹症,妈妈不辞而别,是爸爸给了我希望。我家门前有棵樟树,树上的广播喇叭每天都会传出曼妙的音乐,有时像潺潺的小溪,有时像婉转的鸟鸣。我问爸爸,樟树怎么会唱歌?爸爸手把手教我吹笛,说,樟树快乐啊,花草虫鸟,猪牛羊鸡,都被它感染得笑呵呵的……
他摸摸脸,湿湿的。
岁末的一天,冷风扑面,华灯初上,他筒着袖子加入了喝同事喜酒的人群。
觥筹交错中,进来一中年男人,问,各位老板,点歌助助兴吧。有人接过歌单,剔着牙,点了《春天里》。男人后边跟一女孩,发往后梳,翘一朵洁白的小花,胸前斜挂一杆青笛。男人嗓音粗犷,女孩吹笛伴奏。但还没唱完,就遭邻桌呵斥,人家千百年的好事,埋在春天里怎么行?这一首没钱。男人拉着女孩,走向下一桌讨要献歌。女孩泪光点点。
他冲男人招招手。男人牵着女孩趔趄而至。女孩发上小花翩翩,白得耀眼。众人这才注意到,女孩走路是一瘸一拐的!一双湛蓝的眸子,蓄满了太多的梦幻与向往。他点了一首《最幸福的人》,女孩眉儿微蹙,轻启薄唇,婉转深邃的旋律,如泣如诉的歌声,一下把大家带进了音乐的殿堂。
他噙泪盯着深情演唱的女孩——她少女的身躯都集中在左腿上,右腿仅是一个象征;她沐浴在柔和而橘黄的光辉里,额角沁出了一层晶莹的汗珠。
难道是她?他按捺住差点要跳出来的心,看着男人拖着自制的音响设备,搀扶女儿走上街头。
月影,人影。冠盖如伞的樟树下面传来了阵阵悠扬的笛声。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第一段中“妈妈简单地问了他的情况,塞几张红红的钞票”,说明他们母子关系冷漠,从而突出了“他”处境的悲苦可怜。
B.这篇小说语言洗练,词语使用精准生动,如“勾头埋在”“焊死在”“翘一朵小花” 等,用凝练的动词生动地展现出人物的精神状态。
C.小说最后“他”猜出卖唱女孩儿就是自己的网友“青笛女孩儿”,为此作者在前文设置了“头像”“小儿麻痹”“表演”等多处伏笔。
D.小说虽然没有明确交代,但是从前文内容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推测:结尾处青笛女孩儿在樟树下吹奏的很可能是那首《最幸福的人》。
8.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末段画横线句子在小说中的作用。(6 分)
9.有读者认为:“他”花钱点歌这一行为不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这一情节设计不够合理。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并阐述理由。(6分)


7. A [解析]这个细节并非展现母了关系冷漠。从后文的“小男孩儿”可知妈妈再嫁并且又生了孩子,妈妈并非不再爱“他”,而是有难言的苦衷。“哽咽着钻进了车里”可以印证这一判断。
8. (1)小说并未给出明确的结局,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2)悠扬的笛声突出了青笛女孩儿阳光开朗、笑对艰难的形象;
(3)美好的环境、优美的音乐预示者“他”心中的悲苦和仇恨逐渐融化,强化了温暖向上的主题;
(4)与上文中女孩与“我”聊天时说到的有关樟树、音乐的描写相照应。(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分,共6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9. 不同意。[解析]从人物性格和身份角度分析:
(1)小说中的“他”是一个不幸的人,渴望被关爱和理解、他看到卖唱父女的遭遇,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进而点歌,这是符合名物性格的;
(2)“他”是一个青年,这个年龄段的人因冲突而产生消费是合乎情理的。从小说中设置的伏笔角度分析;
(3)小说交代卖唱女孩儿“胸前斜挂一杆青青的竹笛”, 这与“他”网友的头像是一致的,从而激发了“他”的好感,进而点歌,这是合乎情理的;
(4)这对父女在艰难中相互扶持、父女情深,与他父亲喝酒打牌买彩票形成对比,点歌是对这位父亲的赞赏,也意味着他对父爱的渴望。
同意。 [解析]
( 1 )“挣不到什么钱”“破旧的冲锋衣”“我爸喝酒打牌买彩票”等细节说明他的经济情况不好,不大可能进行这样的消费;
(2)“男人嗓音粗犷,女孩吹笛伴奏”,说明这对父女演唱水平并不高,他没有足够动力为之买单;
(3)“我爸喝酒打牌买彩票,醉了输了都是我的错”“牙根咬得脆响”“被焊死在流水线上”等细节说明“他”一直在缺乏关爱的环境中成长,这样环境很难让人有足够的同情心做出点唱的举动。
(答出一条理由2分, 3点6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



相关阅读
1 《陈州二绝》阅读答案

陈州二绝 孙方友 陈州县志上,写有城西五里傅家豆腐,言称为陈州一绝。这傅家住在傅地楼,专制薄豆腐。那豆腐薄如张纸,白而发亮,吃起来香味儿溢口,筋道而又缠绵。早年间,陈 【查看全文】

2 龙头笔挂阅读答案-李艳

龙头笔挂 李 艳 傍晚,老周在办公室收拾东西,新上任的年轻局长郑嵘走了进来。周局,我来帮你收拾吧!郑嵘说着就蹲下身子帮起了忙。 不要叫周局,明天我就正式退休了,以后就是个 【查看全文】

3 《炖马靴》阅读答案-迟子建,父亲说借着雪地的反光,依稀看见敌手开始隐蔽

炖马靴(节选) 迟子建 父亲说借着雪地的反光,依稀看见敌手开始隐蔽。为了让敌手主动出击,他不顾严寒,将里层的秋衣脱下,用树杈将秋衣挑起来,还故意大声咳嗽几声,敌手果然 【查看全文】

4 文本一:谁能在战争中取胜 王树增 文本二:60年非虚构战争文学的新标杆 陆文虎

文本一: 谁能在战争中取胜 王树增 1950年11月26日,北朝鲜北部的盖马高原上一片冰雪。白天的气温是零下20-25℃。从中国东北地区吹来的西伯利亚寒风横扫着高原荒凉而险峻的沟壑。 【查看全文】

5 单筒望远镜阅读答案-冯骥才

单筒望远镜 冯骥才 这房子不稀奇,四合套,三进院落。但稀奇的是从第二进的院子里冒出一棵老槐树,树冠好比一把撑开的巨伞,把这三进院子统统罩在下边。 欧阳老爷相中这房子, 【查看全文】

6 九三年(节选)阅读答案-肖江虹

九三年(节选) 肖江虹 一九九三年,四川内江来的建筑队开进了我们无双中学。 那个寒风凛冽的黄昏,父亲站在学校大门口等。一直等到天黑,客车才带着怒气将一群外乡人吐在学校大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