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阅读答案-凌叔华

发布时间: 2020-05-19
吃茶
凌叔华
①当太阳拥着早霞出来后,小鸟吱喳的闹了两个钟头,花影渐渐的被描在一间闺房的窗上。那鸟雀的啼歌跟着不相识的春风,直冲进芳影小姐闺帷,把她吵醒了。
②“几点钟了?”芳影搓搓眼睛低声的问。
③“很早呢,才打九点。小姐还歇会儿罢。 “一个女仆陪笑回答,提着水壶走了出去。
④芳影仍旧闭目养神,但耳际一阵一阵的鸟声和街外小贩的叫号,使她不能再睡了,她沉思道:“其实昨晚看完电影已经十一点半了,睡时已经一点,怎样再也不困了……呀,昨晚见的淑贞的哥哥,相貌真是不俗,举止很是文雅……他很用神和我谈话……他跟我倒茶,拿戏单,捡掉在地上的手帕,临出戏院时,又帮我穿大氅……唔,真殷勤……出戏院时,他搀扶我上车后,还摘下帽子,紧紧地望了我一会儿呢……”
⑤“哦,淑贞说他们今天要去公园听音乐,很好的音乐,邀我务必同去。她又说今天下午接我……那末我应当早些起来收拾收拾。”
⑥芳影起来慢慢的踱到妆台前坐在椅上。此时女仆进来倒洗脸水,擦镜子,摆香粉和梳头的用具,忙成一片。她默默地对着镜子出神。
⑦她洗漱完便梳头,一会想到自己正当芳菲时候,空在“幽闺自怜”;年华像水一般流去了,眼便蓄着一眶泪,一会儿想起昨晚看电影时;喁喁细语的光景,脸上便立刻有些发热,心里跳起来。
⑧不多时把头发梳好,又重施一回粉,后来才把发抿齐。打扮完,对着镜子又出了回神。
⑨午饭后,她在闺房,窗上花影因日光忽明忽暗,花枝因微风摇曳,婀娜生姿,她定定地看着,只觉得心里满满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正在怅惘,忽见仆人进来回:
⑩“王先生和王小姐来了。”
⑪“请到客厅吧,”她说完又走到镜台前,重扑粉,掠抿一回发,然后走入客厅。她心内怯怯的,因为她向来不大与青年男子来往,平常偶然碰到表兄弟,还要脸红红的回避呢。近年她见社会潮流变了,男女都可以做朋友,觉得这风气也得学学。
⑫她来到客厅,淑贞和她哥哥立刻站起来招呼。
⑬仆人递上茶来,她让了回茶,仍和淑贞说了些闲话。
⑭“你已经和伯母说了我们去听音乐吧。我们去好吗?”淑贞说。
⑮“说了。请用了点心再去,令兄第一次来,一点吃的东西也没有,太寒伧了。”芳影说完,见淑贞的哥哥坐在一旁用茶,很是恭谨,很想和他说几句话,但想不起说什么好,只得不安又热切地沉默着。
⑯他们三人坐汽车去了。她觉到淑贞的哥哥处处都对她用心,上车又扶她上去,下车又搀她下来,走山石或过桥的时候,他都要上前搀扶她,唯恐她遇了不测的危险:且提了她的手袋及大衣紧紧相随,丫头使仆都没有他那样谨慎小心。
⑰快下太阳时候,他们送她回到家来。临行时,他说今天下午一同游玩得很乐,他又
很诚恳的叮嘱她三十号务必请去北京饭馆吃茶。
⑱从那回同游公园以后,芳影整天都觉得心口满满的,行也不安,坐又不宁,最厌同人说话,不知不觉的与许多素日亲近的人疏远,只有那妆台上一方镜子,她不但不想疏远,还时时刻刻想去看看它。她对着镜子,每每抿嘴微笑,翻过身去不迭的照后身及左右。这样的过了一个星期。一天早晨她妆罢后倚在窗栏看着暖和的太阳照着廊下一盆粉色玫瑰花,那些花浸在日光里特别鲜艳,她正在赞叹,忽见仆人递给她一信,上写“西四王绒”,她腮上立刻热起来,心里亦跳,急走到内房,才把信拆开,一看乃是一个请帖:
⑲“张梅先女士与王斌先生订于本月三十日下午二时在北京饭店行结婚礼,恭请光临”
⑳这请帖好似一大缸冷水,直从她头上倾泼下来。起先昏惘冰冷的,后来又有些发暖,不多会儿仍旧发凉,她一阵一阵的说不出的难受。
㉑她正在很懊丧的垂泪,淑贞在窗外一边走进来嚷道:
㉒“芳影姐姐在家吗?我哥哥三十号便行结婚礼,我来找你搀新娘子。姐姐,你的身材和新娘子的配起来很好,你答应了罢。我求你!”
㉓芳影神色已经够灰淡,只好有声无气的答道:
㉔“我从来没做过搀亲的,恐怕做不来。近来又很不舒服,也许要生病,你还是另找人罢……”
㉕淑贞并未发觉她的低沉与落寞,反而在一旁絮絮聊起许多有趣的的新闻,芳影虽不完全听见,倒也减去不少懊恼寂寞。末了一段话最使芳影不能不听的就是她谈到一个拐脚的小姐,她说:
㉖“好笑的很,中国人吃饱了饭便想到婚嫁的事。自从我哥哥回国后就有许多人请茶请饭,有一天黄家——就是,石坊桥的黄家——请哥哥到来今雨轩吃饭,我也去了。他们的二小姐,跛了一只脚的,你大约亦看见过,坐着倒看不出来,走起来,才觉出。她在园里走动时上山下山,过桥或是开门,我哥哥就搀扶她,她手里拿的东西,哥哥也替她拿着。这不打紧,黄家忽然托人示意,叫哥哥去求婚。我哥哥很是好笑,不用说他已经在外国和张小姐订了婚,就是没有,我家那里肯说一个跛小姐呢?但是过后黄家的人都说既然他不属意他家的小姐,为什么搀扶她,服侍她,那样卖小心呢?我哥哥知道了又是生气,又是好笑,他说男子服侍女子,是外国最平常的规矩。芳影姐姐,你说好笑不好笑?”
㉗芳影此时觉得有说不出的一种情绪,她嘴边微微显露一弧冷冷的笑容,窗上的花影,依旧是因风摇曳,日光却一阵阵的浅淡。她眼望着,迟迟的说:“外国……规矩……”
(选自1925年4月25日《现代评论》1卷20期,有删改)
9.第⑨段写到了“窗上的花影”,有什么艺术效果?结合画线句进行分析。
10.第㉖段,淑贞讲述了“黄家跛脚小姐”的事情,似乎与全文内容并不相关,试析此段在文中的作用。
11.小说的标题为“吃茶”,但纵观全文作者并未具体展开“吃茶”的情节。探究本文以“吃茶”为题的用意。
12.沈从文在评价凌叔华小说时说,“她(凌叔华)能保持一个作家的平静,淡淡的讽刺里,却常常有一个悲悯的微笑影子存在”。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


9.第二处写窗上花影因日光忽明忽暗,表现主人公情绪的起伏,也暗示主人公爱情的不确定性。
10.小说写了“黄家跛脚二小姐”因为“王斌搀扶自己,服侍自己”误会“王斌属意于自己”,从而示意“王斌”提亲的事情:这段内容看似与全文情节无关,但对全文主要情节起到了补充和延伸的效果;被视为笑话的“黄家跛脚二小姐”就是另一个“芳影”,作者借此讽刺了“芳影”们一厢情愿的可悲可笑;同时,作者从塑造一个“芳影”到塑造一群“芳影”提出深刻问题——社会潮流的变化,西方“绅士文化、男女交往”的流行对于中国传统女性来说到底是思想的解放还是感情的伤害。
11.小说虽然没有具体展开叙写“吃茶”的情节,但作者在文中多处提及“吃茶”:如第13节“芳影让茶”、第17节“王斌约茶”、第26节“黄家请茶”等等; “吃茶”正是在细节处推动情节发展,体现作者匠心所在:“吃茶”在文中既是人们日常的活动,也是文化的载体:既体现了西方外来文化的规矩,也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既和看电影、听音乐、游园活动一样,属于男主人公“王斌”展现绅士风度的特定方式,又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芳影”对于外来文化下异性之间礼仪交往的误解,引人深思。
12.小说主人公“芳影”在新的社会风气影响下,虽向往自由,但思想依然束缚在传统文化之中,把王先生源自西方文化的礼貌之举误解为爱情,从而导致情感错位,作者正是借助这样的错位进行构思,并对主人公进行委婉的讽刺:但作者在讽刺“芳影”一厢情愿的同时,更寄予了深刻的同情,同情主人公从闭锁的闺房走向外面世界所产生的种种尴尬与不适,这种讽刺与悲悯兼容的手法既体现了凌叔华艺术的独到之处,同时也表现出她对于这个时代女性深刻的人文关怀。



相关阅读
1 《炖马靴》阅读答案-迟子建,父亲说借着雪地的反光,依稀看见敌手开始隐蔽

炖马靴(节选) 迟子建 父亲说借着雪地的反光,依稀看见敌手开始隐蔽。为了让敌手主动出击,他不顾严寒,将里层的秋衣脱下,用树杈将秋衣挑起来,还故意大声咳嗽几声,敌手果然 【查看全文】

2 文本一:谁能在战争中取胜 王树增 文本二:60年非虚构战争文学的新标杆 陆文虎

文本一: 谁能在战争中取胜 王树增 1950年11月26日,北朝鲜北部的盖马高原上一片冰雪。白天的气温是零下20-25℃。从中国东北地区吹来的西伯利亚寒风横扫着高原荒凉而险峻的沟壑。 【查看全文】

3 龙头笔挂阅读答案-李艳

龙头笔挂 李 艳 傍晚,老周在办公室收拾东西,新上任的年轻局长郑嵘走了进来。周局,我来帮你收拾吧!郑嵘说着就蹲下身子帮起了忙。 不要叫周局,明天我就正式退休了,以后就是个 【查看全文】

4 《陈州二绝》阅读答案

陈州二绝 孙方友 陈州县志上,写有城西五里傅家豆腐,言称为陈州一绝。这傅家住在傅地楼,专制薄豆腐。那豆腐薄如张纸,白而发亮,吃起来香味儿溢口,筋道而又缠绵。早年间,陈 【查看全文】

5 单筒望远镜阅读答案-冯骥才

单筒望远镜 冯骥才 这房子不稀奇,四合套,三进院落。但稀奇的是从第二进的院子里冒出一棵老槐树,树冠好比一把撑开的巨伞,把这三进院子统统罩在下边。 欧阳老爷相中这房子, 【查看全文】

6 九三年(节选)阅读答案-肖江虹

九三年(节选) 肖江虹 一九九三年,四川内江来的建筑队开进了我们无双中学。 那个寒风凛冽的黄昏,父亲站在学校大门口等。一直等到天黑,客车才带着怒气将一群外乡人吐在学校大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