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子龙
河口区建委主任简业修刚下班回家,听妻子说住在同福庄的妈妈感冒发烧了,反身就一溜小跑地下了楼,打开锁骑上自行车就朝同福庄方向猛蹬。
低矮的小屋子里满满当当,门后还生着蜂窝煤炉子,姐姐、姐夫挤站在屋子中间,市长卢定安和简业修的父亲简玉朴坐在床边上。简业修着实没有想到,叫了一声:“市长!”卢定安也就老实不客气地充老大:“你这家伙跑哪儿去了,老人病了到这个时候才露面儿。”简业修脸上挂火,自我解嘲地凑到床上去摸母亲的额头。大姐简业青说:“刚睡着,烧有点退,不像白天那么高了。”简业修问爸爸有没有事?老人摇头说自己没事。简业修稳住了神,这时候出于礼貌也得跟市长搭咯几句了:“怎么把您也给惊动来了?”
卢定安说:“没有人惊动我,是我自己赶巧了,来同福庄转转,顺便进来看看两位老人,有个难题老拿不定主意,你父亲是我的师傅,我想听听师傅的意见。”
简业修大为不解:“您的难题?”
卢定安苦笑一下,没有作答。简玉朴瞅个空插进来说:“定安想拆咱这儿的老房子。业修,天太晚了,你陪着定安吧。”简业修着看炉子:“媒拿进来了吗?我把炉子给封好,夜里可凉啊。”
简玉朴:“你快走吧,我还不会封炉子吗?”
“要指着你来封炉子,俩老人早就冻坏了。”卢定安说着站起身和简玉朴握手,“您多保重。”
他们默默地走了一段路,卢定安突然问他:“你相信人有预感吗?”简业修摸不着头脑,只好含糊其辞:“有时候信。”卢定安眼望着天解释自己的想法:“我和你打小在这胡同里长大,天气一变热,我心里就打鼓。”
简业修笑了:“这算什么预感?是住小平房养成的后遗症,怕热,怕夏天,怕下雨……”
“你也这样?”
“一样,这也叫危房综合症。这些破房子的确该拆了,我既留恋这个地方,又憎恨这个地方。”
卢定安转头看着简业修,“你想过怎么拆这些旧平房吗?”
简业修老老实实地承认没有认真想过,同福庄又不在他的河口区里,即使在河口区也不是一个区能办到的,区里还没有这样的条件。卢定安说:“条件什么时候有呢?住在这儿的百姓还能等吗?以前我们不在位子上,想这件事情不现实,着急也没有用。现在我们有了这个权力,我就想干成这件事……你认为怎么样?”
简业修有点吭吭哧哧,卢定安不再是儿时的大哥,而是一市之长,他正经八百地向你征求意见,你说得对不对,符不符合他的心思,都关系非轻。但他最后还是把自己的意见表达清楚了:“这可是大动作,以您的年龄也许要在市长任上干两届。总得要干点让梨城人忘不了的大事。只要您下了决心,我在下边会全力以赴地贯彻执行。您要是想听我的真实想法,最好给我一周的时间,我给您拿出个关于平房现状的详细报告来。”
“好,我等你的报告。”
……
梨城副市长金克任习惯一起床随手就打开电视机,在洗漱和忙活清晨该忙活的事情时,间或扫一两眼电视屏幕。今天的早间新闻第一条是:“今天凌晨,我市平房区发生多起煤气中毒……”
(节选自长篇小说《人气》,有删改,标题为选者所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一个小小的工作片段,展现市长卢定安亲民近人、体恤民生、踏实肯干、勇于担当的优良作风和良好品质。
B.平房区出身的共同经历,使得卢定安和简业修两人对拆迁有着共同的认识,这也是两人之间能彼此理解配合默契的重要原因之一。
C.小说中的人物对话简洁、利落,三言两语,人物的心理跃然纸上。“定安想拆咱这儿的老房子”,一句话就流露出了人物对拆迁的复杂心理。
D.小说刻画卢定安这一人物形象,综合运用了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等描写手法,既从外部描绘,又触及人物内心世界。
(2)简要分析小说中的简业修的形象。
(3)探究小说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
答
(1)D.“综合运用了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等描写手法”错误。文中综合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细节等描写手法,但没有心理描写。
(2)①孝顺友爱:听到母亲生病急着回家;②忠厚正直:见到市长后的态度言行可见他的小心谨慎但又诚恳不做作、隐瞒;③有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吃过危房的苦,支持卢定安危房改造,并决定全力支持。
(3)在重大事故中结束文章,具有启人深思的艺术效果,增强警醒力;巧妙运用第三人称的视角,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结构上照应题目和上文,行文严谨;具有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
相关阅读
1 单筒望远镜阅读答案-冯骥才
单筒望远镜 冯骥才 这房子不稀奇,四合套,三进院落。但稀奇的是从第二进的院子里冒出一棵老槐树,树冠好比一把撑开的巨伞,把这三进院子统统罩在下边。 欧阳老爷相中这房子, 【查看全文】
2 龙头笔挂阅读答案-李艳龙头笔挂 李 艳 傍晚,老周在办公室收拾东西,新上任的年轻局长郑嵘走了进来。周局,我来帮你收拾吧!郑嵘说着就蹲下身子帮起了忙。 不要叫周局,明天我就正式退休了,以后就是个 【查看全文】
3 《炖马靴》阅读答案-迟子建,父亲说借着雪地的反光,依稀看见敌手开始隐蔽炖马靴(节选) 迟子建 父亲说借着雪地的反光,依稀看见敌手开始隐蔽。为了让敌手主动出击,他不顾严寒,将里层的秋衣脱下,用树杈将秋衣挑起来,还故意大声咳嗽几声,敌手果然 【查看全文】
4 九三年(节选)阅读答案-肖江虹九三年(节选) 肖江虹 一九九三年,四川内江来的建筑队开进了我们无双中学。 那个寒风凛冽的黄昏,父亲站在学校大门口等。一直等到天黑,客车才带着怒气将一群外乡人吐在学校大门 【查看全文】
5 文本一:谁能在战争中取胜 王树增 文本二:60年非虚构战争文学的新标杆 陆文虎文本一: 谁能在战争中取胜 王树增 1950年11月26日,北朝鲜北部的盖马高原上一片冰雪。白天的气温是零下20-25℃。从中国东北地区吹来的西伯利亚寒风横扫着高原荒凉而险峻的沟壑。 【查看全文】
6 《陈州二绝》阅读答案陈州二绝 孙方友 陈州县志上,写有城西五里傅家豆腐,言称为陈州一绝。这傅家住在傅地楼,专制薄豆腐。那豆腐薄如张纸,白而发亮,吃起来香味儿溢口,筋道而又缠绵。早年间,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