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人类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传统音乐经过数千年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民族艺术智慧和文化传承,形成了鲜明的民族个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人文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功能,具有特殊的美育价值。
中国传统音乐有助于审美修养的提升。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乐感”文化,注重心与乐的相通相融,追求音响的虚淡空灵,讲究韵味的深邃悠长。通过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如箫、筝、笛等民族独奏乐器因其清丽婉转的音色特点,适于表现悠闲淡泊的审美情致。京剧、昆曲、越剧等戏曲剧种,其唱腔唱词、伴奏乐器、服饰舞美等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活动也都渗透着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如蒙古族音乐的悠扬高亢、维吾尔族音乐的热情奔放、侗族大歌的委婉质朴。传统音乐文化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力形成的过程,也是审美修养提升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音乐有助于理想人格的养成。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好的音乐不仅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涵养性情,对社会精神风尚也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在孔子的教育哲学中,道德与音乐是相辅相成的,通过音乐建立和维护社会统一、宜人的法定秩序,最终实现社会的“大治”。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强调音乐对人思想的净化作用,认为音乐教育承担着把人教育成美的人、完善的人的重要功能。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古琴以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与文人雅士的精神志向息息相通,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留下了如《高山流水》《广陵散》《阳关三叠》等大量优秀作品。传统音乐的学习,能让学生与优秀作品所展现出来的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人文之美产生共鸣,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激励精神,温润心灵,进而培养起对人类、自然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最终达到理想人格的养成。
中国传统音乐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某种文化在观念、心理和行为上的认可、接受和融入,它可以使人们在思维模式、行为模式等方面达成一致,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都是最重要、最有生命力的文化认同内容。我国的传统音乐如同浩瀚的海洋,单就民间音乐而言,56个民族保存了丰富的歌种、乐种、曲种、剧种等,而每个种类又有多种多样的乐器以及乐队组合、唱法和奏法等表现形式,现已收集到的民间歌曲有约30万首,器乐曲约200种,这些丰富多样的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有大量文人音乐、宫廷音乐与宗庙祭祀乐等音乐资源。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进而增强文化自信。
(摘编自许冰《传统音乐教育如何传承“乐感”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功能,是人类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
B.中国传统音乐指的是各民族的歌种、乐种、曲种、剧种等及其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C.学习传统音乐,感受其中的自然美、艺术美、人文美,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
D.清、和、淡、雅既是古琴的音乐品格,也是古代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总体上采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了中国传统音乐特殊的美育价值。
B.文章首段从国家、民族的高度指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是全文立论的基础。
C.文章主体部分从三方面具体论证传统音乐的美育价值,逻辑上是逐层深入的。
D.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正、对比论证等方法,使论证显得充分有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承并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既有助于学校美育教育,也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B.我国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活动都渗透着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和文化内涵。
C.学习或欣赏中国传统音乐必须做到心与乐相通相融,否则就无法提升审美修养、养成理想人格。
D.《乐记·乐论》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这与文中孔子的教育理念是相通的。
答
1.【 参考答案】 C
【 解析】 A. 原文是“音乐是人类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功能”在原文中是就中国传统音乐而言的; B.选项表述的只是“民间音乐”,据末段,中国传统音乐还应包括文人音乐、宫廷音乐与宗庙祭祀乐等。 D.曲解文意,原文“古琴……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陈述对象是“古琴”,“必由之径”指的是“学习古琴是必定经由的途径”,意思是因为古琴具有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与文人雅士的精神志向相通,因此学习古琴被认为是古代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经之途。
2.【 参考答案】 D
【 解析】 D 项, 文章没有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
3.【 参考答案】 C
【 解析】 C 项, “无法提升审美修养、养成理想人格”说法武断,原文说“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乐感’文化,注重心与乐相通相融”,只是强调学习欣赏者要用心感受其美、引发共鸣并获得审美熏陶,但并非一定要做到心与乐相通融才能提升审美修养、养成理想人格,心与乐不能相通相融的结果只是无法发挥或难以发挥中国传统音乐的美育功用,而且审美修养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养成还有许多音乐之外的途径。
相关阅读
1 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
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在 、沉潜往复中使之沉淀为思考和智慧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朱熹有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文字 【查看全文】
2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中国人的精气神和永恒不灭的民族魂就是这股劲。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 【查看全文】
3 《故乡》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题①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②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 【查看全文】
4 材料一: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材料一: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当天,国家航天局公布了面向深空的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名称和揽星九 【查看全文】
5 《孩子的力量》阅读答案孩子的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俄) 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 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 【查看全文】
6 三哥营地阅读答案-陈毓三哥营地 陈 毓 早起开门,三哥打眼望见坪场上那棵板栗树下,环绕树冠炸开一地油亮亮的板栗。三哥看着板罘出神,一只松鼠突然跳到树下,被随之坠落的包惊吓,长尾巴一甩,呼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