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理想是什么呢?就是从于中庸之道的含蓄、内敛、不走极端。例如,在中国绘画传统中,死亡、战乱、杀人等都是不入画的。人类社会或大自然的极端的、非正常的表现,都不符合中国文化重视现世生存的情结以及“和为贵”的中庸之道。这与以执着的宗教信仰为基础的西方文化有很大不同。西方艺术以激情之极度发挥、揭示之穷尽形相、表现之繁复淋漓为最高境界,比如主张愤怒出诗人,绘画题材也是无所顾忌,战争、死亡、流血、砍头等揭示人类“原罪”及其救赎的事物,全都可以入画。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理想。如果形象地加以璧喻,那么中国文化就是“包子”文化,习惯于把事物和情感包在里头;而西方文化则是“比萨”文化,习惯于把事物和情感亮在外头。事实上,一个民族的审美理想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制高点,只有站在制高点上,才能真正与西方文化分庭抗礼。
100多年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影响,传统的审美理想受到强烈冲击。当然,这其中有历史的必然和变革的必要,无论是今日还是将来,我们始终有必要同西方文明进行对话,互相借鉴也不应停止。但是,我们不应樊篱尽搬,甚至举手投降。过去,各种西方现代派及后现代的文化,包括各种稀奇古怪的建筑、绘画、雕塑乃至以丑为美的文学创作、艺术表演颇受追捧。这一现象不能说是正常的状态。完其原因,是由于近百年来我们对自身的文化丧失了信心,甚至盲目自我否定,对西方文化一味顶礼膜拜。
就所谓“抽象艺术”来说,中国才是鼻祖。世界上只有中国把文字发展成了一门高妙的艺术,书法作品就是高度抽象的线条。八大山人笔下的花鸟鱼虫,都经过抽象处理,形成了艺术上的高度真实,连老百姓都能看得懂。相反,对西方艺术作品而言,艺术家和观众很难建立起共同的欣赏语境。其实,那些发展了不过100多年的西方“抽象艺术”还很幼稚,很不成熟。现代艺术思潮曾经覆盖整个文艺领域,但在文学、戏剧、音乐、电影等领域,很多作品突破了艺术的底线,结果失去了观众和读者。因此,其中不少思潮早已退潮了。回过头来看,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当真落伍了、过时了吗?当然不是。《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到今天仍旧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与时代的优秀作品,这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中国传统审美理想的独特魅力。我们必须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树立文化自信,必须大力研究和弘扬中华民族伟大传统的审美理想。只有如此,文化自信的恢复和重建才能得到更有力的保证,中国才会在世界范围内提开自身的文化软实力。
(摘编自刘斯奋《大力弘扬审美自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同国家的文化彼此间既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其个性是由不同的生存环境决定的。
B.中华传统审美理想根植于中庸之道,具有重视现世生存的情结,是中华文化的制高点。
C.中国绘画传统排斥社会与自然中的非正常现象,西方绘画则以此为创作的重点题材。
D.追捧不乏糟柏的西方现代派及后现代文艺作品,正是我们丧失了自身文化自信的表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即确定文化的内涵,并作了进一步的论述,这为谈论坚持文化自信和审美自信奠定了基础。
B.文章第二段运用例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分别论述了中西方审美理想的差异和中西文化的不同。
C.文章将中西方的抽象艺术进行比较分析,有力论证了中国才是抽象艺术的鼻祖,凸显了写作意图。
D.对于中华传统审美理想,文章先阐述内涵,再论述应如何对待,然后指出它对创作的重要性,逻辑上逐层递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要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使其与西方文化分庭抗礼,弘扬中华传统审美理想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举措。
B.孔子认为《关雕)一诗“乐面不,哀面不伤”,这句评论体现了中华传统审美理想的特征。
C.西方的“抽象艺术”发展历程不过一百多年,作品很不成熟,很难获得艺术家和观众的欣赏。
D.要想创作出具有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审美理想的魅力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答
1.【理解筛选】(3分)D(A选项,原文是“又因不同的生存环境和历程发展出各自的个性”,选项漏掉了“历程”。B选项,原文“中国文化重视现世生存的情结以及‘和为贵’的中庸之道”,“以及”是表并列的关联词,表明“重视现世生存的情结”与“‘和为贵’的中庸之道”为并列关系,加上第二段前两句表明“中华传统审美理想”是“基于中庸之道的含蓄,内敛,不走极端”,可知“重视现世生存的情结”不是中华传统审美理想的特点。此外,文中明确所说“重视现世生存的情结”的是中国文化,中华传统审美理想虽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但不能由此得出中国文化所具备的特点中华传统审美理想也一定具备,所以“中华传统审美理想”具有“重视现世生存的情节”的说法并不明确,故B项错误。C选项,“以此为创作的重点题材”不当,原文是说西方绘画不回避表现这些内容)
2.【论证分析】(3分)C(文章第四段将中西方的抽象艺术进行比较分析,是为了表明中国的抽象艺术优于西方,并不是论证“中国才是抽象艺术的鼻祖”)
3.【内容分析】(3分)C(“很难获得艺术家和观众的欣赏”不当,应为酉方艺术家创作出来的抽象作品,观众看不懂,难以与艺术家产生共鸣)
相关阅读
1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中国人的精气神和永恒不灭的民族魂就是这股劲。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 【查看全文】
2 《故乡》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题①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②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 【查看全文】
3 材料一: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材料一: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当天,国家航天局公布了面向深空的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名称和揽星九 【查看全文】
4 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在 、沉潜往复中使之沉淀为思考和智慧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朱熹有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文字 【查看全文】
5 《孩子的力量》阅读答案孩子的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俄) 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 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 【查看全文】
6 三哥营地阅读答案-陈毓三哥营地 陈 毓 早起开门,三哥打眼望见坪场上那棵板栗树下,环绕树冠炸开一地油亮亮的板栗。三哥看着板罘出神,一只松鼠突然跳到树下,被随之坠落的包惊吓,长尾巴一甩,呼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