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中国书法最大的特征是以墨为主,墨即玄,古代以玄色为正色。在传统审美中,墨给人的一般印象是高雅深奥、超凡脱俗,墨色光华,其妙无穷。我们在欣赏书法时,目光往往只随着黑色的墨迹运动,在大片纸上,书法作品的条条墨迹永远是知觉的主体。几千年来,书法家们挥毫泼墨,运用黑白分明的单色和独具匠心的笔墨变化,构成一幅幅美妙绝伦的书法艺术精品,各具特色。无论是汉魏“尚象”、晋人“尚韵”,还是唐人“尚法”、宋人“尚意”,都是对各个时代书法艺术审美风尚的总结。
③中国书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艺术,关键在于墨和纸所产生的黑白美。南朝齐著名的书法理论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一幅书法作品,字字各有其位置,墨为字,白也是字,有字之字固然重要,无字之字更为重要。笔画和空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能安排好有笔画的地方,就可控制好没有笔画的空白之处。这样有与无互相衬托,“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显得奇妙无穷。人们在品评书法作品时,一般只重视有笔墨处的笔画,至多是“计白当黑”的二者并重。其实笔墨处仅存迹象,那空白的无笔墨处才是高妙的神韵所在。
④书法家留在纸上的超逸神韵,乃是形成黑白世界的精神意趣的具体体现。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精美作品,唤起人们判断、欣赏的愉悦之感。书法笔墨派生出来的千姿百态,富有节奏韵律的意境,全在于对黑白点、线的处理和表现,失去黑白,这种内涵丰富的空间形式美也就会失去。书法作品中的黑“肆力在实处”,白“索趣乃在虚处”。有与无、实与虚的对比形成的想象空间,在不同的时间和特定环境中,其代表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或云,或雾,或水,气象万千,海阔天空,其具有包罗万象、纵横八极之妙,不着一字尽得天地万物。只有懂得诗的言外意、乐的弦外音,体察到象外之象、味外之味,才能更进一步理解“大象希声、大象无形”的深刻内涵。
⑤古人论书云:“书在有笔墨处,书之妙在无笔墨处,有处仅存迹象,无处乃传神韵。”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把书法称为“无声之音、无形之相”,这是对书法艺术的高度概括。书法家将自己特有的情怀和意境,寄托于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的黑白色彩,以求得一种具有单纯、完整、简约、精微、博大之美的艺术境界,使书法在人们心中发挥巨大的精神作用。
(摘编自王贺谦《试论书法艺术黑白美》)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书法通过点、线墨迹与白纸之间构成的黑白对比来表达意象、抒发作者情感。
B. 书法作品以墨为主,书法艺术精品美妙绝伦,富有黑白美,离不开书法家独具匠心的笔墨变化。
C. 书法作品无笔墨处的高妙神韵,是书法艺术世界精神意趣的具体体现。
D. 书法笔墨只有通过对黑白点、线的处理和表现,才能派生出富有节奏韵律的意境。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论证了中国书法是一门通过作品中鲜明的黑白对比来营造意象、表情达意的视觉艺术。
B. 文章引用南朝齐著名的书法理论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的话,论证了书法作品的神韵最为重要。
C. 第四段最后一句采用了类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手法,论证书法作品中的“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D. 文章对书法艺术的黑白美进行了深入充分的论述,同时指出了人们在品评书法时的一些偏颇之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懂得了诗的言外意、乐的弦外音,就能更进一步理解“大象希声、大象无形”的深刻内涵。
B. “尚象”、“尚韵”、“尚法”、“尚意”,是书法家们的艺术审美风尚和共同追求。
C. 中国书法能够成为一门艺术,只与墨和纸所产生的黑白美有关,与使用毛笔这种工具来书写汉字无关。
D. 为达到单纯、完整、简约、精微、博大之美的艺术境界,出色的书法家会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特有的情怀和意境。
答
1. C C项,“……是书法艺术世界精神意趣的具体体现”说法错误,原文第四段“书法家留在纸上的超逸神韵,乃是形成黑白世界的精神意趣的具体体现”,答案缺了“形成”“黑白”两个信息。
故选C。
2. B B项,“……论证了书法作品的神韵最为重要”分析错误,原文第三段“中国书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艺术,关键在于墨和纸所产生的黑白美”,可知论证的是黑白美。故选B。
3. D A项,原文“只有懂得诗的言外意、乐的弦外音,体察到象外之象、味外之味,才能更进一步理解‘大象希声、大象无形’的深刻内涵”是“必要条件”,而本项表述为“……就能……”为充分条件;
B项,“……是书法家们的艺术审美风尚和共同追求”说法错误,原文第二段,无论是汉魏“尚象”、晋人“尚韵”,还是唐人“尚法”、宋人“尚意”,都是对各个时代书法艺术审美风尚的总结;
C项,“只与墨和纸所产生的黑白美有关,与使用毛笔这种工具来书写汉字无关”说法过于绝对化,根据原文,毛笔是书法的工具,毛笔不同,书写出来的效果也不同。故选D。
相关阅读
1 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
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在 、沉潜往复中使之沉淀为思考和智慧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朱熹有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文字 【查看全文】
2 《孩子的力量》阅读答案孩子的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俄) 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 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 【查看全文】
3 材料一: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材料一: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当天,国家航天局公布了面向深空的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名称和揽星九 【查看全文】
4 三哥营地阅读答案-陈毓三哥营地 陈 毓 早起开门,三哥打眼望见坪场上那棵板栗树下,环绕树冠炸开一地油亮亮的板栗。三哥看着板罘出神,一只松鼠突然跳到树下,被随之坠落的包惊吓,长尾巴一甩,呼一 【查看全文】
5 《故乡》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题①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②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 【查看全文】
6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中国人的精气神和永恒不灭的民族魂就是这股劲。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