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红楼梦》里满是玉饰品。贾府中生活用的玉器皿有琥珀杯、玛瑙碗、玉杯、缠丝白玛瑙碟子和翡翠盆等。曹雪芹《自题画石诗》道:“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结合书中的意蕴,可以看出,曹雪芹更侧重于对玉天生丽质的认同和欣赏,而反对刻意雕琢和纹饰。他所赞赏的是那种“挺自有之天资,抱未来之纯素,不假修饰,自成奇珍”的璞玉。
③《红楼梦》中大量运用以玉组成的词语来描写和比喻各种美好的事物,通过诗词、歌赋等形式,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颂扬了玉的高洁、质朴、风骨与精神,充分展示了玉的各种美德。如宝玉的“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探春的“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宝钗的“淡极始知花更艳,悉多焉得玉无痕”等。
④《红楼梦》本名《石头记》,顾名思义,是譬石头所记之事。据说,曹雪芹写《红楼梦》时,就是以家门口的一块大元宝巨石生发想象,塑造出贾宝玉这一人物。一块美玉贯穿全书,从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到第一百二十回贾雨村归结((红楼梦)),展示了经石——玉——人(玉)——石的全部发展过程。一块顽石,吸纳了天地之精、日月之华而成为一块美玉,并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簇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走了一遭,以玉为主线,演绎尽了人间荣辱兴衰、悲欢离合。最终,贾宝玉了却尘缘,出家为僧,跟一僧一道出走,而通灵宝玉在游历完人间之后,回到青埂峰变回了女娲补天遗留的那块大石头。
⑤曹雪芹借玉石来塑造了宝玉和众多冰清玉洁的女儿形象。《红楼梦》里与玉有关的人名有贾宝玉、林黛玉、妙玉、蒋玉菡、甄宝玉、林红玉、玉钏、玉柱儿、玉官等。宝玉曾经自号“绛洞花主”,宝玉是花主,其余的女子都是花。两位女主角,宝钗黛玉,各占了他名字一半。一个拥有宝玉“木石前盟”的爱情,一个占了“金玉良缘”的婚姻。两人才情不分伯仲,丽质天生。一有咏絮之才,一有停机之德,一个似娇花照水弱柳扶风,一个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而曹雪芹把“玉”字给了“以兰为心,以玉为骨,以莲为舌,以冰为神”的林妹妹,可见对黛玉的钟爱。唯有“玉”字,方能喻其至真至诚,至纯至洁,至贞至痴。唯有“玉”者,才能彰显宝玉黛玉二人的灵魂契合,思想对等,矢志不渝。
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红楼有梦玉为伴》2019年1月25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红楼梦》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其中主要人物的名字,都与中华玉文化有关。
B. 曹雪芹虽然倾心于玉,但他不是对任何品性的玉都喜爱,而只是注重那种天生丽质的璞玉。
C. 曹雪芹之所以给小说命名为《石头记》,就是因为他有感于家门口的一块巨石而生的想象。
D. 虽有“金玉良缘”,但作者却更倾向于“木石前盟”,因唯有“玉”才可喻至真至诚的爱情。
2. 一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了总分的结构形式,先总说《红楼梦》体现了玉的各种价值,然后从多角度论证。
B. 文章第二段引用《自题画石诗》是为了证明《红楼梦》中很多器物都和“玉”有关这一观点。
C. 文章第三段先总的概括了《红楼梦》中写玉的手法,然后又采用例证法进行了论述证明。
D. 文章四、五两段是并列关系,它们分别叙写了“玉”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上的主要体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不蕴含中华玉文化,那么《红楼梦》就一定不会成为经典。
B. 《红楼梦》中器物、主要人物名字都和玉有关,这也间接反映出当时人们都非常钟爱玉。
C. 《红楼梦》以“石”开始,又由“玉”收束的全部发展过程,显现了曹雪芹独特的匠心。
D. 《红楼梦》被称为百科全书,通过本文作者的分析,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得些许玉的知识。
答
1. C 2. B 3. D
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C项,“就是因为他有感于家门口的一块巨石而生的想象”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据说,曹雪芹写《红楼梦》时,就是以家门口的一块大元宝巨石生发想象”这只是据说而已。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B项,“文章第二段引用《自题画石诗》是为了证明《红楼梦》中很多器物都和‘玉’有关这一观点”错误,这一引用是为了证明曹雪芹对玉“天生丽质”的自然之美的认同与欣赏,对刻意雕琢的反对。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那么《红楼梦》就一定不会成为经典”表述过于绝对,由原文可以推知作者对“玉”文化的青睐,但不能推出“玉”是决定此书成为经典的决定性因素;B项,“这也间接反映出当时人们都非常钟爱玉”以偏概全,不能说“都非常钟爱玉”;C项,“又由‘玉’收束”表述错误,小说的结尾是由“石”收束,原文有“展示了经石——玉——人(玉)——石的全部发展过程”故选D。
相关阅读
1 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
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在 、沉潜往复中使之沉淀为思考和智慧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朱熹有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文字 【查看全文】
2 《故乡》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题①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②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 【查看全文】
3 材料一: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材料一: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当天,国家航天局公布了面向深空的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名称和揽星九 【查看全文】
4 三哥营地阅读答案-陈毓三哥营地 陈 毓 早起开门,三哥打眼望见坪场上那棵板栗树下,环绕树冠炸开一地油亮亮的板栗。三哥看着板罘出神,一只松鼠突然跳到树下,被随之坠落的包惊吓,长尾巴一甩,呼一 【查看全文】
5 《孩子的力量》阅读答案孩子的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俄) 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 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 【查看全文】
6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中国人的精气神和永恒不灭的民族魂就是这股劲。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