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界定公共健康这一概念?1920年,美国公共健康专家温思路提出:“公共健康是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和效益的科学与艺术。这些有组织的社区努力包括改进环境卫生,控制传染病,教育每个人注意卫生,组织医护人员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治疗提供服务,建立社会机制来确保社区中的每个人都能达到适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标准。组织这些效益的目的是使每个公民都能实现其与生俱来的健康和长寿权利。”这一定义为世界卫生组织所接受,并沿用至今。
(摘自龚群:《公共健康及其优先性》,《光明日报》2020年2月17日)
材料二
公共健康以个人健康为前提和基础,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健康问题,而个人健康指的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健康问题。从个体角度看,除去遗传因素,每个人的生活习性、饮食偏好以及性格等因素往往影响其健康状况。一般而言,个人健康是个人自主的领域。然而,从公共健康的角度看,个人健康不仅是个人责任,同时也是社会责任。公共健康不仅在于保护个人不受他人不卫生或传染性疾病的影响,更在于提升和改善社会成员的居住卫生环境,维护和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健康素质。影响公共健康的因素,往往就是影响个人健康的因素,同时也可以反过来看,影响个人健康的因素,往往会成为影响公共健康的因素。如吸烟,即使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对他人有健康影响,但由此导致众多个人健康出现问题,也将从整体上造成人口健康素质的下降。
公共健康所要保护的是每个人的健康,当某个社会成员染上了某种传染病,社会有责任对他进行医治。然而,仅仅进行医治是不够的,如果任其自由行动,其疾病将会传染给他人,从而严重危害公共健康,所以,还要从保护其他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出发;限制传染病人的行动自由。
(摘自龚群《公共健康及其优先性》,《光明日报》2020年2月17日)
材料三
数据多跑路,居民少跑腿;免费帮采买,配送无接触;居家勤消毒,筷子分“公”“私”……疫情当前,一些“新规矩”“好习惯”,重塑着公众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这不仅有利于当前疫情防治成果的稳固,也有利于未来的社会治理,减少公共健康等领域的隐患。
事实上,许多“新规矩”“好习惯”并非无根之木,本来就具备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居家消毒、公筷就餐,本就是多年推行的公共健康的要求;而诸如“拒绝野味”等倡导,则因为疫情加速进入法治轨道。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规定感冒时需戴口罩等,彰显了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进步……种种“好习惯”“新规矩”,立足于现实,谋划于未来。一些过去长期倡导但一时难以普及的治理理念,因为疫情因素全面落地。
“新规矩”是否全部保留和持续,要以是否便利民众生活、符合公共健康利益为判断标准。把符合公共健康利益的“新规矩”和“好习惯”延续下去,补上曾经落下的“功课”,是改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这同样离不开各界民众和各个社会领域的支持和配合。
(摘编自林风《让符合公众利益的“新规矩”留下来》,《中国青年报》2020年3月13日)
(1)下列对材料中“公共健康”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共健康可以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努力而达成,如改进卫生环境、防控传染病、展开卫生教育、组织医疗服务等。
B.公共健康需要建立社会机制,以保证社区个体达到适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标准,使得公民享有健康和长寿的权利。
C.个体的健康状况受到个人的生活习性、饮食偏好以及性格等遗传因素的影响,所以,公共健康对个体健康的影响是有限的。
D.公共健康以个人健康为前提和基础,因为影响个人健康的因素也往往影响公共健康;也可以说公共健康以个人健康为终极目标,因为公共健康是为了维护和提升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健康素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公共健康重于个人行动自由,所以社会不仅要对所有传染病人进行积极治疗,同时要限制所有传染病人的个人行动自由。
B.烟民不在公共场所吸烟,虽然对个人健康会产生影响,但不会从整体上造成人口健康素质的下降。
C.因为疫情因素,一些长期倡导但一时难以普及的“新规矩”“好习惯”和治理理念,现在全部实现了。
D.把利于民众生活、符合公共健康利益的“新规矩”和“好习惯”延续下去,这是对公众生活和工作方式的重塑,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必要内容。
(3)作者认为“从公共健康的角度看,个人健康不仅是个人责任,同时也是社会责任”,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分条写出“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
①个人责任:
②社会责任:
答
(1)C.“个体的健康状况受到个人的生活习性、饮食偏好以及性格等遗传因素的影响,所以,公共健康对个体健康的影响是有限的”错误,这里有两个错误,其一,个人的生活习性、饮食偏好以及性格不是遗传因素,其二,“公共健康对个体健康的影响是有限”无中生有。
(2)D(A.“对所有传染病人进行积极治疗,同时要限制所有传染病人的个人行动自由”错误,选项把材料二中的“某种传染病”扩大为“所有传染病”;
B.“烟民……但不会从整体上造成人口健康素质的下降”错误,材料二说“如吸烟,即使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对他人有健康影响,但由此导致众多个人健康出现问题,也将从整体上造成人口健康素质的下降”,由此可知,烟民个人健康也会从整体上造成人口健康素质的下降;
C.“……治理理念,现在全部实现了”错误,材料三说的是“一些过去长期倡导但一时难以普及的治理理念,因为疫情因素全面落地”,治理理念“全面落地”不等于“新规矩”“好习惯”全面实现。)
(3)个人责任: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性、饮食偏好以及性格;②保护自己不受他人不卫生或转染性疾病的影响;③确保不将疾病传染给他人,不危害公共健康。
社会责任:①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护社会成员不受他人不卫生或传染病影响;②提升和改善社会成员的居住卫生环境;③提供医疗服务,积极医治传染病人;④做好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相关阅读
1 三哥营地阅读答案-陈毓
三哥营地 陈 毓 早起开门,三哥打眼望见坪场上那棵板栗树下,环绕树冠炸开一地油亮亮的板栗。三哥看着板罘出神,一只松鼠突然跳到树下,被随之坠落的包惊吓,长尾巴一甩,呼一 【查看全文】
2 材料一: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材料一: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当天,国家航天局公布了面向深空的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名称和揽星九 【查看全文】
3 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在 、沉潜往复中使之沉淀为思考和智慧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朱熹有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文字 【查看全文】
4 《故乡》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题①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②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 【查看全文】
5 《孩子的力量》阅读答案孩子的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俄) 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 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 【查看全文】
6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中国人的精气神和永恒不灭的民族魂就是这股劲。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