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长时间盯着一个字看,越看越不认识。小时候抄写课文,重复写某个字很多遍之后,你会惊奇地发现,它们突然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你竟然不知道自己写了N遍的东西是什么。这种现象叫做“语义饱和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心理学家发现大脑在接受持续相同刺激后会产生神经疲倦。简单来说,就是大脑的同一个地方一直拼命地工作,高强度运转之后疲惫了,出现了短暂的“罢工”,即语义饱和,这属于正常的“神经心理学”现象。再通俗一点说,就是你的大脑神经觉得主人太烦人:干嘛老让我看一个东西?刚才是它,怎么现在还是它?
认知神经科学的观点认为,由于短时间内刺激重复呈现,神经元的持续激活导致了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产生抑制作用,使得发送神经元与接收神经元之间的连通性短暂缺失。这是大脑发出的信号,间接表明神经系统累了。
此外,语义饱和过程和文字识别过程也有一定关系。识别文字,首先是字形信号,即笔画、结构信息等视觉信息刺激神经元产生神经电信号,然后通过视神经投射到后脑勺附近的大脑视觉中枢,再与神经中枢中的文字记忆数据库比对,转化为语意,从而读懂这个字的含义。如果人长时间盯着一个字看,眼睛持续接受这个字的刺激,这个刺激信息重复发送到同一个区域的神经元细胞,也会反复读取记忆数据库中的储备信息。久而久之,这种重复刺激和重复信息读取会诱导这个区域的神经元产生疲劳,再有新的刺激信号,已经疲劳的【 】也不会将该神经电信号与中枢的记忆数据库比对,从而产生信号搜索停滞。这个时候,大脑看到这个字仅能注意到字的局部,而无法从整体上对这个字进行认知。这样我们先是不知道这个字怎么读,进而丢失对这个字的意思的联想能力,最后熟悉的字变得“陌生”了。
专家对此现象进行研究后发现,汉字的结构对语义饱和的难易会有影响。左右结构的合体字更容易发生语义饱和,即我们看左右结构的字更容易不认识,如“衡”“明”等;而独体字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才会发生语义饱和,如“日”“月”等。
“语义饱和现象”不只发生在认读汉字时,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很普遍。比如,看镜子里的自己,看久了,连自己都觉得镜子里的自己像陌生人。
当然,大家也不用为此困扰,通常这种“神经疲倦”是暂时的,只要停止接受刺激,转移一下注意力,让感官和神经休息,我们疲倦的神经系统就会“满血复活”啦。
(取材于王若雅的同名文章)
24. 在文中的【】内填入词语,准确的一项是( )
A. 视觉中B. 眼睛C. 神经元D. 刺激信号
25.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脑同一地方接受持续相同刺激会产生神经疲倦,出现“语义饱和现象”。
B. 发送神经元与接收神经元的连通性短暂缺失,是造成神经系统疲劳的重要原因。
C. “语义饱和现象”不只发生在识别汉字时,也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D. 只要停止接受刺激,让感官和神经系统得到放松,“语义饱和现象”就会消失。
26. 有同学为了快速记忆某些知识,在短时间内用大量重复抄写来加深印象,但效果并不好。请你用文章所介绍的“语义饱和现象”的原理,劝说他今后不要用这种方法学习。
答
24. C
25. D “只要停止接受刺激,让感官和神经系统得到放松,‘语义饱和现象’就会消失”错误,原文是“只要停止接受刺激,转移一下注意力,让感官和神经休息,我们疲倦的神经系统就会‘满血复活’啦”,是“满血复活”,并非“消失”。
26. 短时间内用大量重复抄写会导致神经元产生疲劳,使得发送神经元与接收神经元之间的连通性短暂缺失,从而产生信号搜索停滞,产生“语义饱和现象”,使自己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如果此时能够停止接受刺激,转移一下注意力,让感官和神经休息,疲倦的神经系统就会“满血复活”,学习效果会更好。
相关阅读
1 材料一: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
材料一: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当天,国家航天局公布了面向深空的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名称和揽星九 【查看全文】
2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中国人的精气神和永恒不灭的民族魂就是这股劲。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 【查看全文】
3 《故乡》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题①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②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 【查看全文】
4 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在 、沉潜往复中使之沉淀为思考和智慧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朱熹有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文字 【查看全文】
5 《孩子的力量》阅读答案孩子的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俄) 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 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 【查看全文】
6 三哥营地阅读答案-陈毓三哥营地 陈 毓 早起开门,三哥打眼望见坪场上那棵板栗树下,环绕树冠炸开一地油亮亮的板栗。三哥看着板罘出神,一只松鼠突然跳到树下,被随之坠落的包惊吓,长尾巴一甩,呼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