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过去了,76岁的王立平一度以为,关于87版《红楼梦》的话他已经说完了。但6月17日晚的87版《红楼梦》开播三十周年纪念音乐会上,包揽剧中所有配乐创作的他,仍是主角。
从事音乐教育的父亲,在王立平心里种下了音乐梦。这个“很小就立志要做音乐家”的孩子天赋惊人——1954年11月,年仅13岁的王立平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在这个盛产音乐家的摇篮里,王立平奠定了坚实的音乐基础。1982年,王立平已是创作出《太阳岛上》《驼铃》《牧羊曲》《大海呀故乡》等名作的作曲家,但他感觉自己的创作巅峰还没有来到。
王立平坦言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红迷”,他说:“经历了很多人生的波折、挫折甚至磨难之后,我又有机会读《红楼梦》,才真正读进去了一朝入梦,终身不醒。”
冥冥中,这位堪称是“红迷”中最有音乐天赋的音乐人,迎来了专属他的缘分。牵线人是导演王扶林的夫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资深音乐编辑王芝芙,她邀请王立平去看看王扶林正在筹备拍摄的87版《红楼梦》。在王立平的眼里,这完全是一个喜出望外的奇遇。随后在约定的那个下午,并没有任何发言提纲和讲稿的王立平,在一屋子电视台领导、导演、编剧和红学家面前,即兴组织语言讲述了自己对《红楼梦》的音乐创作思考。这些想法其实早已在他心中千转百回,整整一个下午他的演讲都酣畅淋漓。
几天后,王立平就接到电话——“大家讨论决定请你来为《红楼梦》电视剧作曲。”
惊喜交加的王立平当时只向王扶林提了一个要求:不与别人合作。但真正落笔之时,他才感到作曲要“无中生有”的焦虑,他坦言:“我感到这是自己最胆大妄为的一次。”他开始羡慕编剧,甚至美工、道具,因为这些书里都写得清清楚楚,甚至谁穿什么衣服,什么花纹。可曹雪芹写书时到底会想要什么样的音乐?王立平搜索枯肠也不得要领。真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一个音符也没有。王扶林建议先把主题曲写出来。选择书中诗词作为剧中歌词是共识,但到底选择哪一首做主题曲却是费尽踌躇。有人建议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还有人建议用《好了歌》。但王立平都觉得不妥,“前者太虚,后者又太出世。”他静下心来又读书,最终建议用《枉凝眉》——既勾勒了宝黛爱情的主线,又预示了悲剧的结局,而且这首词一唱三叹,字宇有情,可入乐又可唱。这得到了导演和红学家、编剧的一致认同。
只是王立平没有想到,待他真正把曲谱出来,已是一年以后了。“在如今这个时代根本无法想象。时间就是金钱,导演说给你三天时间写出来,不行五天?一周没写出来,就怀疑你行不行,一个月没写出来你就走人。”王立平感叹,他当时最怕接王扶林的电话,“那是我脸皮最厚的时候,非常羞愧,但没写出来我也不会凑合。”
在王立平心中,《葬花吟》是另一首主题曲,这首52句的长诗,是他“最难最不顺”的一首,一曲《葬花吟》,王立平足足写了一年九个月。他后来回忆说:“我想不通,黛玉为什么能得到作者的情有独钟?每天读,终于想通是因为她最聪慧、最明白,所以她的痛苦最深。”
有人问王立平,《红楼梦》对他来说有多重要,他诚恳地说道:“我不能设想我这辈子没有《红楼梦》。”在王立平心里,《红楼梦》还可以重拍一千次,还可以流传至少一千年,只要中国人在,《红楼梦》就会在。他和剧组主创人员一样,倾尽所有,只是为了筑起一道高墙,让后人知道,超越并不容易。
(摘编自《广州日报》)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当王立平听说《红楼梦》要翻拍成电视剧,他主动请缨,要求参与配乐创作,并具体阐释了自己的创作思考。
B.王立平向王扶林提了一个要求:不与别人合作。这导致他后来创作时常不得要领,耗时很长。
C.87版《红楼梦》的配乐是王立平毕生的心血他,包揽了其中所有的配乐创作,历时多年才完成。
D.因为《好了歌》无法揭示《红楼梦》悲剧的结局,王立平费尽踌躇后没有选用它作为主题曲。
5.下列对原文的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立平创作出《枉凝眉》、《葬花吟》等经典配乐,和他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经历是分不开的。
B.为《红楼梦》电视剧作曲,对堪称“红迷”中最有天赋的音乐人王立平来说是迎来自己的缘份。
C.87版《红楼梦》的配乐创作最难的在于“无中生有”,作为后来人,难以揣测曹雪芹当时想要的音乐是什么样的。
D.王立平和剧组主创人员倾尽所有,为87版《红楼梦》筑起了一道高墙,使之成为了一个永远无法逾越的经典。
6.在班级“我读红楼”分享会上,有个小组准备介绍“红楼梦”情节主线和作品主题,请你除文中提及的作品外,从下表中为他们选择一首作为背景,写出曲词名和选择理由。
答
4.C
5.D
6.收尾 飞鸟各投林。作为十二曲的总结,飞鸟各投林隐喻诸芳流散,家散人亡。也隐喻着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封建贵族阶级盛极而衰的必然结局。
相关阅读
1 《故乡》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题
①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②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 【查看全文】
2 三哥营地阅读答案-陈毓三哥营地 陈 毓 早起开门,三哥打眼望见坪场上那棵板栗树下,环绕树冠炸开一地油亮亮的板栗。三哥看着板罘出神,一只松鼠突然跳到树下,被随之坠落的包惊吓,长尾巴一甩,呼一 【查看全文】
3 材料一: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材料一: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当天,国家航天局公布了面向深空的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名称和揽星九 【查看全文】
4 《孩子的力量》阅读答案孩子的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俄) 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 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 【查看全文】
5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中国人的精气神和永恒不灭的民族魂就是这股劲。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 【查看全文】
6 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在 、沉潜往复中使之沉淀为思考和智慧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朱熹有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文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