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大浪淘沙,适者生存。灾难既是对人身体素质的考验,又是对人心理素质的挑战

发布时间: 2020-11-25
材料一:
大浪淘沙,适者生存。灾难既是对人身体素质的考验,又是对人心理素质的挑战。
大祸临头,世人表现各不相同:麻痹大意,心存侥幸者有之;求神拜佛,听天由命者有之;有的惊慌失措,束手无策;有的紧张焦虑,防卫过当。前两种人是由于无知和愚昧,不做积极应对,导致贻误战机,坐以待毙。后两种人夸大灾难的严重性,或因过度惊恐而失去理智,抑郁、悲观甚至绝望自杀,或惶惶然不可终日,采取过头或无效的防卫措施,造成比灾难本身更大的损失。
为什么面对同样压力事件,人们的应激反应会不同呢? 社会心理学家Festinger的认知不协调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灾难发生后人们的不同认识和心态。该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同时持有两种在心理上不一致的认知时便会处于不协调的紧张状态,这是令人不快的,所以会努力减少它以达到认知协调。1979年三哩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附近的居民更相信政府核管理委员会(NRC)关于事故并不严重的宣传,而远处的居民却更为恐慌并大骂NRC是骗子,因为附近的居民需要通过否认或者忽视事故的严重性来为继续住在危险区辩解,以减少不协调。与此类似,在“非典”流行期间一些不得不外出的人,也往往用否定“非典”的严重性来为自己壮胆,取得心理平衡。每当社会动乱或者灾难降临的时候都会谣言四起,这除了因为过度恐惧导致意识狭窄,辨别力下降,容易接受暗示外,也和人们为了替自己缺乏理智的恐慌行为寻求解释有关,此时的人已由理性动物变成了理由化动物。要转变这种扭曲的认知,必须由信誉高的权威机构不断发布真实可靠的信息。
灾难面前,既需要每个人调整心态,战胜恐惧,积极应对,更需要全社会紧急动员起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人遇险,众人相助。心理学上,把人们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提高适应能力的各种影响称作社会支持,包括物质帮助、信息提供、情感关爱等。这种支持可以来自家庭、亲友、同事、组织、媒体和政府,也可以来自慈善团体和专业的心理援助机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和认知评价一样都是压力事件影响个体情结过程的中介变量。有效的社会支持既能保护当事人的身体健康,也能促进问题的解决。
在我国,长期以来人们对灾难更看重的是物质或医疗援助,心理援助只是在新世纪以来才开始有所尝试。内地第一次主动的心理援助活动是应对2002年大连的“5•7”空难,北京派出了三位专家对遇难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受到各方面的欢迎。
灾难是从反面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正如一位哲人所言:“没有哪一次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灾难过后,必将是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摘编自郑日昌《灾难的心理应对与心理援助》)
材料二:
今年的抗疫心理援助与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的心理援助有一个突出的不同之处,即心理咨询活动借助了互联网和手机通讯平台,实施的是一种远程的心理安抚和支持。因此,易沟通、易操作、易自助的,简洁而迅速的短程咨询方法在抗疫心理援助中大行其道,而2008年震后心理援助中多采用面对面、长时程、多疗程的传统咨询方法。
如此看来,我国咨询与治疗等应用心理学在处置灾难心理应激问题时,采用的心理干预手段多元且分化。或许大多数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援助工作者在使用某种特殊技能和手段进行心理干预时,都没有意识到这些方法背后存在的文化及理论之差异,也很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不同文化预设与接受心理干预者自身知识背景之差异。
例如,中国民众大多数生长于中医养生文化依然顽强伫立的环境之中,不少人笃信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他们相信“怒 、喜、思、悲、恐五志与五脏的对应关系”,不倾向将身体和心灵清晰地区分出来,而是笼统地将身心捆绑在一起,只关注身心的整体后果。中医药的作用在此次抗疫过程中之所以能够突显出来,就在于它既能用药影响受助者的身体机能,又能调和受助者的心志,符合了中国文化对心身健康的根本理念。
因此,中国应用心理学要勇于尝试将各种心理干预手段进行整合,创造出适合中国人身心特点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技术。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说,“湖北和武汉等疫情严重地方的群众自我隔离了这么长时间,有些情绪宣泄,要理解、宽容、包容,继续加大各方面工作力度”。这是对中国应用心理学的极大鼓励和鞭策。此次新冠肺炎抗疫阻击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反思机会,让我们尝试走出一个应用心理学干预手段由化而合的创新之路,即从遵从西方心理学的一统天下,转向去拥抱各种不同文化得以安身立命的心理学思想,再进一步整合所有特殊的理论和有效方法,去发展一种中国式的心理干预方法学。
(摘编自张建新《从抗疫心理援助看中国心理学的分化与整合》)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无知、愚昧、夸大灾难的严重性,导致部分灾民因过度惊恐而失去理智,造成比灾难本身更大的损失。
B. 在三哩岛核泄漏事件中,虽然有关部门已经做出了事故并不严重的宣传,但有很多群众仍然恐慌不已。
C. 尽管我国的心理援助起步较晚,但发展极快,应用心理学已经走出一条干预手段由化而合的创新之路。
D. “非典”流行期间,心理援助工作者也必须通过否定“非典”的严重性来为自己壮胆,以取得心理平衡。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灾难降临的时候都会谣言四起,民众需要真相来安定心理,新闻工作者是灾后救援中最重要的力量。
B. 灾难如果应对得当也能成为社会前进的动力,灾难发生后,个人要正确面对,全社会也要大力支持。
C. 此次抗疫过程中,中医药的作用远强于西药,可见中医药的威力,我们要大为发展袓国的医药文化。
D. 中医养生文化符合中国文化对心身健康的根本理念,西方的应用心理学在中国民众当中难以有受众。
3、下列名言中,用于灾后心理援助最合适的一项是(3分)
A. 目标既定,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曲折都不灰心丧气。——吴玉章
B.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
C. 人能忍受不幸,也能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卡耐基
D. 顺境中的好运,为人们所希冀;逆境中的好运,则为人们所惊奇。——培根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4分)
5、 请根据材料内容,概括应如何有效地开展灾后心理援助。(6分)


1.
【解答】
A“导致”错,原文“后两种人夸大灾难的严重性,或因过度惊恐而失去理智,抑郁、悲观甚至绝望自杀,或惶惶然不可终日,采取过头或无效的防卫措施,造成比灾难本身更大的损失”。
C“已经”错,原文“附近的居民更相信政府核管理委员会(NRC)关于事故并不严重的宣传”。
D无中生有,“为自己壮胆,以取得心理平衡”于文无据。
故选B。
2. 【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解答】
A“新闻工作者是灾后救援中最重要的力量”错,于文无据。
C“中医药的作用远强于西药”错;“远强于”错。
D“西方的应用心理学在中国民众当中难以有受众”推断无据。
故选B。
3. 【分析】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解答】C 项讲述的是灾后的心理援助,ABD 都过于宽泛。
故选C。
4、【分析】此题考查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解答时从论证结构、论证方法及论证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材料二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层进式结构展开,采用了对比论证、道理 论证、事实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运用“多采用”“或许”“很可能”“倾 向”等词汇文章语言严谨,充满理趣。
【分析】①论证结构清晰。全文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层进式结构展开,作者通过比较今年抗疫期间的心理援助和 08 年震后心理援助的不同之处,提出观点,然后结合事例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后提出具体做法。②论证方法多样,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事实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③论证语言严谨,“多采用”“或许”“很可能”“倾 向”等词汇的使用,让文章语言严谨,充满理趣。
5、【分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和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要转变这种扭曲的认知,必须由信誉高的权威机构不断发布真实可靠的信息”“灾难面前,既需要每个人调整心态,战胜恐惧,积极应对,更需要全社会紧急动员起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人遇险,众人相助”“家庭、亲友、同事、组织、媒体和政府,也可以来自慈善团体和专业的心理援助机构”“中国应用心理学要勇于尝试将各种心理干预手段进行整合,创造出适合中国人身心特点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技术”。由此概括即可。
【解答】
①灾难发生后,信誉高的权威机构要不断发布真实可靠的消息,转变人民对灾难扭曲变形的认知。
②全社会要紧急动员起来,为灾后心理援助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
③组织专业人员对受灾群众、遇难者家属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
④借助互联网等平台科技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救援活动。
⑤了解不同人群的文化背景,整合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援助。



相关阅读
1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中国人的精气神和永恒不灭的民族魂就是这股劲。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 【查看全文】

2 《故乡》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题

①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②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 【查看全文】

3 《孩子的力量》阅读答案

孩子的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俄) 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 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 【查看全文】

4 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

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在 、沉潜往复中使之沉淀为思考和智慧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朱熹有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文字 【查看全文】

5 三哥营地阅读答案-陈毓

三哥营地 陈 毓 早起开门,三哥打眼望见坪场上那棵板栗树下,环绕树冠炸开一地油亮亮的板栗。三哥看着板罘出神,一只松鼠突然跳到树下,被随之坠落的包惊吓,长尾巴一甩,呼一 【查看全文】

6 材料一: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

材料一: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当天,国家航天局公布了面向深空的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名称和揽星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