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文化的复兴和劳动教育的回归》阅读答案-王江松

发布时间: 2020-12-23
劳动文化,是一种伸张劳动的价值和地位、劳动者的尊严和权利的文化,是一种弘扬劳动者的经济政治主体、精神文化主体和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一句话,劳动文 化是一种属于劳动者(劳有)、依靠劳动者(劳治)、为了劳动者(劳享)的文化。
劳动文化并不是要垄断全部文化,而是要在整个社会文化结构中占有正当、合理的位置。但是,如果全社会不出现一种广泛而深刻的劳动文化氛围,那么,不论是劳动文化的观念、思想和理论,还是劳动法律和政策,都难以变成现实。这就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广泛而深刻的劳动文化传播和渗透。这种传播和渗透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和文化普及,二是把劳动文化贯穿于每个人从小到大的教内容和教育过程之中。如此一来,劳动教育(以下简称“劳育”)这个概念自然而然就浮出水面了。
把劳育列入教育内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在我国历史上并非首次。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在“劳工神圣”文化大潮中,蔡元培首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但这一方针在民国时期并未得到实施。1957年毛泽东强调德智体三方面得到发展的教育方针,1958年补充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66年毛泽东强调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学工、学农、学军,高度重视劳育和政治教育。1995年通过并实施的《教育法》恢复了德智体等全 面发展的提法。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增加美育,提倡德智体美四育并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劳育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劳育,可以多多吸收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劳育经验,回归劳动作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以及人作为劳动者、自食其力者、自然改造者和社会合作者的本真面目和本来地位。
劳育的核心是确立劳动历史观和劳动价值观。所谓劳动历史观,就是确认劳动(包括智力 劳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基础和主要推动力。这并不是说,劳动是历史发展的唯一推动力,而是说劳动相对于权力、资本等而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处于一种优先地位,其他因素的缺乏只会关系到人类历史发展的速度,而一旦停止劳动,整个人类文明很快就会土崩瓦解。自然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劳动的价值高于权力、资本等的价值,后者都是从劳动中派生出来的。从劳动观念(劳动历史观和劳动价值观)这一原点出发,产生和延展出由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意志、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和劳动思维等内容构成的劳育的完整体系。
劳育以提高学生改造自然的能力为基本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合作意识的培养、知识的增进和智力的提高、运动能力的提高和体力的增强以及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的提高。有专家因此把劳育包容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过程,精辟地概括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摘编自王江松《劳动文化的复兴 和劳动教育的回归》)
4.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劳动文化是一种属于劳动者、依靠劳动者、为了劳动者的文化,它要垄断全部文化。
B. 把劳动教育列入当前教育内容是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肯定,是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劳育思想的回归。
C. 劳育要回归劳动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基础以及人作为劳动者等身份的本真面目和本来地位。
D. 劳动是历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决定着人类历史发展的速度,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财富,也创造了人类文明。
5.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在论证劳动教育对受教育者的作用之前,先详细解说了劳动文化的内涵。
B. 文章第三段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中国劳育的发展历程以及每一个时期劳育的重点。
C. 文章在论证劳动历史观时,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述了劳动的本质特征。
D. 文章在论证劳育的基本任务时,强调其重要性高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
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权力、资本等从劳动中派生而出,其价值低于劳动的价值,说明劳动比权力、资本等更重要。
B.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特别的劳动教育内容,当下的劳育要能够体现时代性。
C. 如果要把劳育融入教育体系,就要准确把握劳育与其他四育间的关系。
D. 包括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在内的劳动是人类获得财富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助力。

【答案】
4. C   A项,“它要垄断全部文化”表示错误,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说,“劳动文化并不是要垄断全部文化,而是要在整个社会文化结构中占有正当、合理的位置”。
B项,“是对历史发展中的劳育思想的回归”的说法错误,据原文第三段和第四段可以看出,劳育在不同时期,不同时代的内涵不同,当前的劳育与之前的也有区别,说明这不是“历史发展中的劳育思想的回归”。
D项,“劳动的缺乏关系到人类历史发展的速度”错误,选项偷换概念。原文倒数第二段是说,“其他因素的缺乏只会关系到人类历史发展的速度”,而不是说“劳动”。
故选C。
5. D   D项,“强调其重要性高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分析有误,文章最后一段只是阐述了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并没有提及孰高孰低。
6. A  A项,“说明劳动比权力、资本等更重要”的说法,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原文倒数第二自然段的表述是,“劳动是财富之父,劳动的价值高于权力、资本等的价值,后者都是从劳动中派生出来的”,但并不意味着劳动比权力和资本“更重要”。



相关阅读
1 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

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在 、沉潜往复中使之沉淀为思考和智慧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朱熹有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文字 【查看全文】

2 三哥营地阅读答案-陈毓

三哥营地 陈 毓 早起开门,三哥打眼望见坪场上那棵板栗树下,环绕树冠炸开一地油亮亮的板栗。三哥看着板罘出神,一只松鼠突然跳到树下,被随之坠落的包惊吓,长尾巴一甩,呼一 【查看全文】

3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中国人的精气神和永恒不灭的民族魂就是这股劲。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 【查看全文】

4 材料一: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

材料一: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当天,国家航天局公布了面向深空的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名称和揽星九 【查看全文】

5 《孩子的力量》阅读答案

孩子的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俄) 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 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 【查看全文】

6 《故乡》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题

①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②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