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们的人民军队也是一个诗的军队。诗随征途吟,歌伴战斗唱。一个农村热血青年,1976年入伍,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从南疆的“猫耳洞”,到北国的“地窨子”;从京城军事首脑机关到晋北塞上的“战神劲旅”,从“大漠孤烟直”的乌海地区,到林海雪原的呼伦贝尔……这就是马誉炜的军旅之路,这就是一个当代军人诗的轨迹。《诗意军旅》,是他从戎30余年的短诗选集。诗意与军旅同行,这也应了宋代杨万里的一句名言:“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诗意军旅》中凝聚着战士的忠、孝、爱。忠——忠于人民忠于党,这是人民军队的惟一宗旨和不变的军魂。作者入伍笫一首诗《从军》就写道:“今朝踏上从戎路,男儿有志当报国。”《从军三十周年赋》:“转战南北三十载/四海为家无怨忧/卫国戍边洒血汗/甘愿奉献壮志酬。”“黄河故道日西斜/大漠绵绵沙如雪/从军何惧走边关/志在西部建功业”(《西行诗》之二)。忠,是军人道德规范的核心,忠于职守,才能“精忠报国”。
孝——孝敬父母,孝老敬亲。在《诗意军旅》中,孝敬父母的诗就有20多首。马誉炜出生在河北景县一个普通干部家庭,从1976年入伍时写的诗《不忘妈妈的嘱托》,到2006年母亲去世,他在呼伦贝尔写下《哭娘》:“盼到阳春月/未料噩耗截/北疆隆冬长/泪眼空对雪。”前后相隔30年,马誉炜转战南北,卫国戍边,但他一直生活、工作在父母的目光里,父亲去世后的每年清明节,誉纬都以诗句寄托哀思:“清明时节雨纷纷/入土为安辞故人/亲吻遗骨悲泪落/西行仍需父鼓劲。”清明祭父仍不忘化悲痛为力量。在战士心目中,忠孝是叠合在一起的。自古说“忠孝不能两全”,人民战士却要将忠孝担在双肩。
爱——爱人民的生命、财产、爱子女、爱士兵。铁马金戈的战斗生活,铸造了人民战士的骁勇雄风。其实,战士的爱最深,情更浓。女儿2003年6月参加高考,当时正值非典流行后期。马誉炜时任乌海军分区政委,千里的牵挂,只能以诗《遥寄女儿》为女儿助阵,一个月后,女儿被首都师范大学英语教育系录取,誉炜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他闻讯后喜泪纵横。2006年5月1日,在内蒙古巴尔虎草原,时任呼伦贝尔军分区政委的马誉炜,乘车下连队正遇见两位徒步巡逻的士兵,“他们背着闪亮的钢枪/脸蛋儿冻得通红/大衣上粘着潜伏留下的草根/军帽下是两双警惕的眼睛/我连忙走下车来/将辛劳的士兵兄弟相拥/让体温传递着战友深情……”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生动镜头,却把我军官兵友爱、团结如钢的瞬间化作永恒。一肩担负着战神,一肩担负着爱神,爱是人民战士的情根。
《诗意军旅》中洋溢着真、善、美。正如著名诗人艾青在他的《诗论》中把真、善、美化作诗的“三个轮子”,纵横驰骋,并驾齐驱。作者亲身经历、有感而发的,才有声有色、惟妙惟肖,真实感人、真情动人。《诗意军旅》的出版,标志着当代新型军事人才的成长和崛起,是新边塞诗的新成果。担负着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一代精兵,是热爱诗意军旅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他们一定能够一路奋进一路歌,为保卫祖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创造新的辉煌业绩和英雄史诗。
——摘编自石祥《文学评论:诗意与军旅同行》
材料二:
艾青以“最伟大的歌手“要求自己,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乱岁月,还是在解放后的生活里,写作已然成为他的生活方式。他说道:“我永远渴求着创作,每天我像一个农夫似的在黎明之前醒来,一醒来,我就思考我的诗里的人物和我所应该采用的语言,和如何使自己的作品能有一分进步……甚至在我吃饭的时候,甚至在我走路的时候。”一个诗人,始终渴求着写作,坚持着写作,这一点,深深地感动着同为写作者的我这样一个晚辈,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作家对于文学至死不渝的热爱。——铁凝评
伟大的抗日战争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艾青随之扩大了政治视野和精神天地,他所创作的长诗《向太阳》和《火把》,以磅礴的气势表现了中华民族所焕发出的振奋精神和英雄气概。——张同吾评
艾青诗歌创作具有自己鲜明的个人特色。他诗歌中最主要的两个主题是对祖国和土地的热爱以及对光明美好生活的追求。感情的表达,艾青也形成了自己的鲜明风格,即以朴素的语言抒写饱含忧郁的深情。——郭纪金评
——摘编自各名家对艾青诗歌的文学评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随征途吟,歌伴战斗唱,《诗意军旅》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马誉炜的军旅之路和当代军人诗的轨迹。
B.“故道”“大漠”这些边塞诗的意象无不流露出《诗意军旅》诗集中忠于职守、精忠报国的情感。
C.忠、孝、爱是《诗意军旅》中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相互叠合在一起,才让整部诗集洋溢着真、善、美。
D.石祥的文学评论给予《诗意军旅》高度赞誉,认为它是当代新型军事人才的成长和崛起的标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民战士马誉炜将忠孝担在双肩:因戍边忠于职守,不能送终,却用诗句抒发对于双亲的哀思。
B.父女之爱和官兵友爱,让《诗意军旅》中充满了温情和暖意,无数诗意镜头,写实又生动地展现出“爱”的主题。
C.艾青的诗歌中体现着对时代脉搏的强烈回应,书写了磅礴、辉煌、富有英雄气概的民族史诗。
D.文学评论侧重谈作品“为什么是这样”“这样好不好”,材料中文学评论旁征博引的各种材料,都源自文学作品。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文中“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的一项是(3分)
A.一夜西北风/扬起大雪/你们的身子/一像支一支的温度表/一点一点地下降/终于降到了生命的零度!——臧克家
B.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岁月易逝/一滴不剩/水滴中有一匹马儿/一命归天/千年后如若我再生于祖国的河岸/千年后我再次拥有中国的稻田/和周天子的雪山/天马踢踏——海子
C.班生此去意何云/破碎神州日已曛/去国徒深屈子恨/靖氛空说岳家军/风尘河北音书断/戎马江南羽檄纷。——李大钊
D.因此他们整队到佛陀/那大慈大悲者的庙宇里/祈求他的祝福/战鼓正在隆隆地敲/大地颤抖着。——泰戈尔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4分)
5.通过文学评论,对照分析艾青诗歌和马誉炜诗歌中的共同点。(6分)
答
1.选C
【说明】:该题考察的是对论述类文本中相关信息的分析,及逻辑关系的理解,考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第5段中,“著名诗人艾青在他的《诗论》中把真、善、美化作诗的“三个轮子”,纵横驰骋,并驾齐驱。作者亲身经历、有感而发的,才有声有色、惟妙惟肖,真实感人、真情动人。”从这一处可以得知,《诗意军旅》洋溢着真善美,是因为诗渠中内容和情感是马誉烤亲身经历、有感而发的。而不是“这三大主题相互叠合在一起“,因果关系不当。
2.选C
【说明】:该题考察的是对于材料信息的综合理解,着重对于文本信息的概括,以及把握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的能力。
A选项中“不能送终”于文无据,材料一的第3段中写到了马誉炸在军旅转战中仍然谨记父母的希冀,并且在父亲去世后通过写诗化悲痛为力量,并没有提到“不能送终”。
B选项中“无数诗意镜头”“写实”以偏概全,《诗意军旅》中有对展现“官兵友爱”诗意镜头是用了写实的手法进行真情生动的记录,但是“父女之爱”并没有镜头的记录,也并不是写实地手法,《遥寄女儿》是以一种虚写的手法表达着于里牵挂。
D.材料二中第一自然段的评论是直接引用艾音的话而非出自文学作品。
3.选B
【说明】:该题考察的是基于文中的相关文学评论对于文中相关语句内涵的理解和对文中马誉烤和艾青诗歌风格艺术的理解,同时也是对于学生现代诗歌的语言鉴赏能力的考察。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意在强调亲身经历、实践对作品的影响。B选项海子的诗歌表达的是把自己的梦想作为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4.【说明】本题考察的是学生把握论述类文本中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总结出论证特点的能力,论证结构包括论证方法,论证思路等。材料一《文学评论:诗意与军旅同行》,从论述结构上来看,主要围绕着马誉烤诗集《诗意军旅》展开,论述诗意与军旅的相互关系。同时文中的论述方法主要是引用论证,旁证博引了大量的诗句、诗论等。(每点2分,共4分)
【解析】CD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论述结构,对《诗意军旅》进行文学评论,先总的论述“诗意与军旅同行“的中心论点,然后围绕着“忠、孝、爱”三个分论点,详细阐释《诗意军旅》中的三个主要情感。最后对《诗意军旅》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等方面议论。
@材料一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引用论证,引用了杨万里、艾青的诗句、诗论,同时也旁征博引了马誉炸的作品中的诗句进行具体解读。举例论证,通过列举《诗意军旅》中的具体篇目,分析其作品中的“忠、孝、爱”。
5.本题考察的是对于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和概括的能力,需要对文中信息进行提取,并用简练明晰的语言进行总结。(每点2分,共6分)
①有着时代的烙印,都展现了民族精神。艾青诗歌中富有“五四运动”战斗精神和抗日精神,表达着时代下诗人的呼吸。马誉烤的诗歌在不同的时代表现着不同的内容和特色,诗歌中体现出担负着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
②诗意与军旅同行。都是两个人亲身经历、有感而发的。抗日战争时期,艾青辗转多地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他的诗歌,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诗歌,从滚滚烽烟中汲取诗情,表现了进取、乐观、昂奋的战斗精神。
马誉烤的军旅之路,也正是他的诗歌的轨迹。是一个当代军人诗的轨迹。《诗意军旅》,是他从戎30余年的短诗选集。
③以朴素的语言饱含深情。郭纪金的文学评论中指出“感情的表达,艾青也形成了自己的鲜明风格,即以朴素的语言抒写饱含忧郁的深情”。艾音和马誉炸的诗歌语言都很朴素平实,但是诗歌字里行间却充满了深情。马誉烤的《诗意军旅》中对忠孝爱的表达,艾青的诗歌《向太阳》和《火把》中对于家国深情的表达等。
④都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郭纪金的文学评论中指出“艾青诗歌创作具有自己鲜明的个人特色。”他诗歌中最主要的两个主题即以及感情的表达,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马誉炸诗中的“忠孝爱”体现了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更是新边塞诗的新成果,有他自己鲜明的特色。
⑤主题内容:表现真善美的主题,体现英雄气概。
相关阅读
1 给生活添一份诗意阅读答案-潘悦
给生活添一份诗意 潘悦 ①对很多人来说,诗歌并不陌生。从语文课堂上的诵读,到综艺节目里的比拼,每个人都可以在凝练的笔触中感受深沉的情怀,在传神的语句里捕捉真挚的情感。 【查看全文】
2 同是朝九晚五,有人下班后只想躺平,看综艺都觉得累,也有人还能去学编程、做兼职····同是朝九晚五,有人下班后只想躺平,看综艺都觉得累,也有人还能去学编程、做兼职人和人之间的精力差别,有时候可以大到离谱。为什么会这样呢? 最新研究表明,精力差别的原因 【查看全文】
3 材料一: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汽油和氢气,氢气放出的热量最多材料一 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汽油和氢气,氢气放出的热量最多,它的发热量是汽油的2.8倍。作为新能源,氢不仅是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优质燃料,而且也是未 【查看全文】
4 多余一句话阅读答案多余一句话 佚名 那天我坐公交车去找朋友,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 一个年轻人,干干瘦瘦的,戴个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 【查看全文】
5 夜航灯阅读答案-袁省梅夜航灯 袁省梅 ①在晚上的寒风中,路边的店门都关上了,我在空荡荡的街上慢慢走着,尽量的,挨着街灯走。在我四十二年的生命中,好像是没有比这些日子更喜欢灯光了。走到一个卖 【查看全文】
6 材料一: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材料一: 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中国流感防控科技创新能力国际领先。中国建立了72小时内筛查鉴定152种已知病毒和147种已知病原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