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重重阅读答案-刘醒龙

发布时间: 2022-08-15
九寨重重
刘醒龙
①有些地方,离开自己的生活无论有多远,从这里到那里又是何等的水复山重,一切又是怎样的艰难险恶,只要机遇来了,手头上再重要的事情也会暂时丢在一边不顾不管,要了一张机票便扑过去。重回九寨沟便是这样。那天从成都飞往九寨沟,突然发现左舷窗外就是雪山,一时间忍不住扭头告诉右边的同行者,想不到他们也在右边舷窗外看到了高高的雪山。原来我们搭乘的飞机正在一条长长的雪山峡谷中飞行。有太多冰雪堆积得比这条航线还高,有太多原始森林生长在这条航线之上,有太多无法攀缘的旷岭绝壁将这条航线挤压得如此容不得半点闪失。也只有在明白这些以壮观面目出现,其实是万般险恶的东西之后,才会有那种叹为观止的长长一吁。
②几年前,曾经有过对九寨山地的短暂接触。那一次,长途汽车从山尖微亮一直跑到路上漆黑才到达目的地。满山杜鹃只留下一些残余,没肝没肺地混迹在千百年前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中。我看见五月六月的九寨山地里,更为别致的是一种名为“裙袂飘飘”的花。我相信七月八月的九寨山地,最为耀眼的一种草会被名曰“衣冠楚楚”。而到了九月十月,九寨山地中长得最为茂密的一定会是男男女女逶迤而成的密林。
③我明白,这些怪不得谁,就像我也要来一样。天造地设的这一段情景,简直就是对有限生命的一种抚慰。所以,一旦听信了宛如仙境的传闻,谁不会生出在有生之年莅临此地的念头?千万里风尘仆仆,疲惫不堪,只是换来几眼风光,领略几番风情,显然不是这个时代的普遍价值观。以仙境而闻名的九寨山地,有太多难以言说的美妙。九寨山地之所以成为仙境,是因为有着与仙境数量相同质量相等的理想之虚和渴望之幻。
④九寨沟最大的与众不同,是在你还没有离开它时,心里就会生出一种牵挂。这种牵挂的感觉,甚至比最初希望直抵仙境的念头还要强烈许多。从我行将起程开始,到再次踏上这片山地,我就在想,有那么多的好去处在等待着自己初探,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重上九寨山地,似这样需要改变自己性情和习惯行为,仅仅因为牵挂是不够的。人生一世,几乎全靠着各种各样的牵挂来维系。正如明明晓得在命运运行过程中,绝对真实地存在炼狱,却要学那对九寨山地的想象,一定要做到步步生花、寸寸祥云、滴滴甘露才合乎心意。
⑤再来时已是冬季。严冬将人们亲近仙境的念头冰封起来,而使九寨沟以最大限度的造化,让一向只在心中了然的仙境接近真实。冬季的九寨沟,让人心生一种并非错觉的感觉:一切的美妙,都已达到离极致只有半步之追的程度。极目望去,找不见的山地奇花异草,透过尘世最纯洁的冰雪开满心扉。穷尽心机,享不了的空谷天籁灵性,穿越如凝脂的彩池通遍脉络。此时此地与彼时此地,相差之大足以使人瞠目。从前见过的山地风景,一下子变渺小了,不必双手,有两个指头就够了,欠一欠身子从凝固的山崖上摘下一支长长的冰吊儿,再借来一缕雪地阳光,便足以装入早先所见到的全部灿烂。
⑥人生在世所做的一切,后果是什么,会因其过程不同而变化万千,唯有其出发点从来都是由自身来做准备,并且是一心只想留给自己细细享受的。正是捧着这很小很小,却灿烂得极大极大的一支冰,我才恍然悟出原来天地万物,坚不可摧的一座大山也好,以无形作有形的性情之水也好,也是要听风听雨问寒问暖的。从春到夏再到秋,一片山地无论何等著名,全都与己无关。山地也有山地的命运,只是人所不知罢了。前一次,所见所闻是九寨沟的青春浮华。不管有多少人潮在欢呼涌动,也不管这样的欢呼涌动,会激起多少以数学方式或者几何方式增长的新的人潮。在这里,山地仍然按照既有的轨迹,譬如说,要用冬季的严厉与冷酷,打造与梦幻中的仙境,只有一滴水不同、只有一棵草不同、只有一片羽毛不同的人迹可至的真实仙境。
⑦人与绝美的远离,是因为人类在其进化过程中越来越亲近平庸。能不能这样想,那些所谓最好的季节,其实就是平庸日子的另一种说法。不见洪流滚滚激荡山川的气概,就将可以嬉戏的涓涓细流当成时尚生活的惊喜。不见冰瀑横空万山空绝的气质,便把使人滋润的习习野风当成茶余饭后的欣然。当然,这些不全是选择之误。天地之分,本来就是太多太多的偶然造成的。正如有人觅得机会,进到了众人以为不宜进去的山地,这才从生命的冬季正是生命最美时刻这一道理中,深深地领悟到,山有绝美,水有绝美,树有绝美,风有绝美,在山地的九寨沟,拥有这种种极致的时刻已经属于了冬季。
(选自刘醒龙《大树还小》,有改动)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九寨沟是壮观与险恶的结合体,有太多原始森林和无法攀缘的旷岭绝壁,令人唏嘘不已,但这也恰恰是九寨沟吸引人的地方。
B.在如今这个时代里,以千万里风尘仆仆后的疲惫不堪换来几眼风光、领略几番风情的做法,很难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和理解。
C.人常喜自欺,明明晓得在生命的历程中炼狱是真实存在的,却妄想着步步生花、寸寸祥云、滴滴甘露,这是逃避现实的表现。
D.冬季的九寨沟让人心生错觉——所有的美妙都已达了到极致,并且误以为冰吊儿折射的阳光足以装下早先所见到的全部灿烂。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从一段生活感悟开篇,引出了重回九寨沟的叙写,表现出九寨沟对于自己的非同寻常的吸引力。
B.第二段分别运用比拟、借代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杜鹃稀落开放的姿态和游人遍布的情景。
C.第四段文字,第二人称与第一人称叙述的转换,营造了亲切的对话氛围,便于作者表达独特的感悟。
D.文章以议论、抒情见长,侧重表现对于冬游九寨沟的感悟和思考,具有浓烈的抒情特征和哲理意味。
8.作者为何会将手头上重要的事情暂时丢在一边,不顾不管地重回九寨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9.请简要分析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深刻意蕴。


6.B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A.“九寨沟是壮观与险恶的结合体”偷换概念,原文为“那天从成都飞往九寨沟,突然发现左舷窗外就是雪山,……也只有在明白这些以壮观面目出现,其实是万般险恶的东西之后,才会有那种叹为观止的长长一吁”,可知是从成都到九寨沟途中的雪山是壮观与险恶的结合体。
C.“人常喜自欺,明明晓得在生命的历程中炼狱是真实存在的,却妄想着步步生花、寸寸祥云、滴滴甘露,这是逃避现实的表现”表述有误。“人常喜自欺”“逃避现实”不是作者的观点,对于“真实与想象”的讨论旨在说明“人生一世,几乎全靠着各种各样的牵挂来维系”。
D.“并且误以为冰吊儿折射的阳光足以装下早先所见到的全部灿烂”说法错误,原文为“从前见过的山地风景,一下子变渺小了,不必双手,有两个指头就够了,欠一欠身子从凝固的山崖上摘下一支长长的冰吊儿,再借来一缕雪地阳光,便足以装入早先所见到的全部灿烂”,可见“冰吊儿的折光足以装入早先所见到的全部灿烂”不是错觉。
故选B。
7.B.“第二段分别运用比拟、借代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杜鹃稀落开放的姿态和游人遍布的情景”分析错误。不是用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写游人遍布的情景,“而到了九月十月,九寨山地中长得最为茂密的一定会是男男女女逶迤而成的密林”,把游人比作密林,运用了比喻形象生动地写游人遍布的情景。
8.①宛如仙境的九寨风景是对有限生命的一种抚慰。②以仙境而闻名的九寨山地有太多实实在在的美妙,是理想中的梦幻之地。③不仅仅因牵挂,更因一份寻求绝美的内心冲动。
9.①人类沉浸于平庸之中却不自知。②作者对绝美被忽视深表遗憾。



相关阅读
1 材料一: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汽油和氢气,氢气放出的热量最多

材料一 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汽油和氢气,氢气放出的热量最多,它的发热量是汽油的2.8倍。作为新能源,氢不仅是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优质燃料,而且也是未 【查看全文】

2 同是朝九晚五,有人下班后只想躺平,看综艺都觉得累,也有人还能去学编程、做兼职····

同是朝九晚五,有人下班后只想躺平,看综艺都觉得累,也有人还能去学编程、做兼职人和人之间的精力差别,有时候可以大到离谱。为什么会这样呢? 最新研究表明,精力差别的原因 【查看全文】

3 夜航灯阅读答案-袁省梅

夜航灯 袁省梅 ①在晚上的寒风中,路边的店门都关上了,我在空荡荡的街上慢慢走着,尽量的,挨着街灯走。在我四十二年的生命中,好像是没有比这些日子更喜欢灯光了。走到一个卖 【查看全文】

4 给生活添一份诗意阅读答案-潘悦

给生活添一份诗意 潘悦 ①对很多人来说,诗歌并不陌生。从语文课堂上的诵读,到综艺节目里的比拼,每个人都可以在凝练的笔触中感受深沉的情怀,在传神的语句里捕捉真挚的情感。 【查看全文】

5 多余一句话阅读答案

多余一句话 佚名 那天我坐公交车去找朋友,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 一个年轻人,干干瘦瘦的,戴个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 【查看全文】

6 材料一: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

材料一: 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中国流感防控科技创新能力国际领先。中国建立了72小时内筛查鉴定152种已知病毒和147种已知病原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