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让场馆更智能,还能让办赛更“绿色”。为实现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目标,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将张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生产的绿电输入北京,赛事期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将实现100%绿电供应;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冬奥场馆,选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碳排量接近于零,这项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冬奥会,也是奥运史上的首次,同时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对制冷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能效提升30%一40%。
同时,科技赋予的“绿色”还体现在细节之处。北京冬奥会境内接力火炬将全部应用氢燃料;以玉米、薯类及秸秆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生产的可降解餐具,将代替塑料制品为冬奥会提供相关服务:赛时将在延庆、张家口投入700余辆氢燃料大巴车提供交通服务保障,试制的氢燃料电池应急电源发电车将替代柴油发电车,已在国家速滑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测试备用。
材料二:
从2020年3月起,在中科院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下,中国科大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与科大讯飞开展合作项目攻关。项目组坚持源头核心技术创新,攻克了小语种专家知识匮乏和资源稀缺难题,实现了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突破。经过近两年的攻坚克难,目前已完成60个语种语音合成、69个语种语音识别、168个语种机器翻译和14个语种交互理解和图文识别系统研发,其中重点语种相关系统的技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项目研发的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翻译、自动问答等多种技术为冬奥会提供全方位服务,录音笔、同传会议系统、冬奥虚拟志愿者等产品被广泛应用。其中,冬奥多语种虚拟志愿者融合了数字人生成、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言理解等多项技术,实现人与机器同理共情,让对话更有温度,在冬奥北京小屋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6种语言的自动问答服务,包括冬奥知识、中国人文历史、美食、景点、交通、天气等,受到运动员广泛关注和好评:双屏翻译机产品支持中文与60个语种在线翻译、15个语种离线翻译,被列入中科院2021年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这些成果应用以科技力量助力冬奥信息沟通无障碍,获得冬奥组委的高度认可。此外,项目成果还在手机、家电、汽车等行业落地应用,并初步建立了面向全球的多语种智能语音服务平台。
(2022年2月22日中科大网,有删改)
材料三:
2月2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科技创新有关进展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介绍,科技是2022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一个重要支撑因素,也是冬奥会各项活动中的一个亮点。此次冬奥会有200多项科技成果得到应用。
王志刚介绍,一是北京冬奥做到了近零排放,都是绿色能源:二是绿色出行:三是5G共享,中央电视台5G+8K。还有智慧观赛、运动科技、清洁环境。全国范围内有500多家单位,超过万名科研人员围绕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生物、机械、气象、运动医学,包括一些科研平台、科研手段,建模、仿真等方面参与到了科技创新和应用中来。“这些成果,对‘科技冬奥’,对以后的冰雪运动,都有很长远的价值和意义”,王志刚表示,冬奥结束了,这些理论方法范式、模型等科技成果,包括在基础研究方面、技术创新方面、应用驱动方面的一些成果,都会长期存在,不仅对我们国家的冰雪运动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有价值,而且对其他领域的应用,比如能源、交通、环境等方面,都会有一些新的贡献。
(2022年2月25日光明网,有删改)
10、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赛事期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将全部实现绿电供应;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冬奥场馆冰面碳排量为零,实现了节能环保。
B.项目组坚持源头核心技术创新,攻克了小语种专家知识匮乏和资源稀缺难题,实现了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突破。
C.项目成果还在手机、家电、汽车等行业落地应用,并初步建立了面向全球的多语种智能语音服务平台。
D.冬奥会所运用的200多项科技成果,在其他领域,比如能源、交通、环境等方面,都会有新的贡献。
11、“绿色、共享、开放、廉洁”是北京冬奥会的理念,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绿色”理念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1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项目成果还在手机、家电、汽车等行业落地应用,并初步建立了面向全球的多语种智能语音服务平台。
13、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科技创新在冬奥会中的意义。(3分)
答
10A
11、绿色电力,绿色制冰,绿色制品,绿色交通
12、不能。“初步”是“开始阶段”的意思,起限制作用,表明对面向全球的多语种智能语音服务平台的研究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3、高科技、新技术的应用让场馆更智能,使赛事更环保;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助力冬奥信息沟通无障碍;5G 共享,优化运动员和观众的体验,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
相关阅读
1 作文与运思阅读答案-朱光潜
作文与运思 朱光潜 ①作文章通常也叫做写文章,在西文中作家一向称写家,作品叫做写品。写须用手,故会在中文里有眼高手低之说。这种语文的习惯颇值得想一想。到底文章是作的还 【查看全文】
2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 )的文物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的文物,躺在展柜柔和的灯光里,迎接着八方来客近观远望、打量端详。这种静态展示中的文物,其实是中国故事被动的讲述 【查看全文】
3 《基因编辑“造人”可以开绿灯了?》阅读答案-张田勘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近日发布报告说,在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的条件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体胚胎、精子或卵细胞细胞核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伦理上可接 【查看全文】
4 中国天眼 阅读答案都说南仁东20年做了一件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人称中国天眼。他是这项大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首席科学 【查看全文】
5 《心灵的篝火》阅读答案-张海迪心灵的篝火 张海迪 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我不是什么预言者,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 【查看全文】
6 材料一: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材料一: 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耕神的回应,正在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网络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不久前发布的一项网络文学发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