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摘要】
2月12日,浙江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在小学施行早上推迟上学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全省范围内在小学施行早上推迟上学,以确保小学生每天有 10 小时充分的睡眠时间、充裕的早餐时间、从容的上学时间。该政策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早上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00,上课时间不得早于 8:30。
据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2 月 27 日止向各设区市教育局初步统计汇总,目前,全省已有 67 个县(市、区)拟在 2018 年试点或推行小学推迟上学,其中有 62 个县(市、区)春季学期将陆续在部分小学先行试点。
【媒体声音】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普遍性的睡眠不足引起社会担忧。权威数据显示,2005 年—2017年间,近六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国家规定的 9 小时。未成年人睡眠不足,其危害性显而易见,严重影响体质智商和生长发育。下一代睡不好,意味着未来国民的国际竞争力大受影响。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测数据连年下滑,与日韩同龄人相比劣势明显,这与普遍性的睡不好有很大关系。
小学“推迟上学”,表面上看是让孩子们多睡会,其实是一项关键性的减负实措。小学教育固然追求孩子们多学知识,可比长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身体健康。“让孩子们多睡一会”呼吁了很多年,可学校到校时间不推后,就只能早起早到,政府层面强制性的小学“推迟上学”,一个很小的调整,很可能赢得一代小学生的“睡饱睡足”,可谓功德无量之举。
“推迟上学”释放出的减负理念,相比实措更值珍视。少年儿童的天性是玩,全社会有义务给少年儿童创造一个“吃好、睡好、玩好、适宜学习”的生态环境。如今社会竞争激烈,成人社会的竞争推及基础教育领域,“赢在起跑线上”的理念被不少家长视为圭臬,升学压力层层下压,小升初竞争激烈程度甚至不逊高考,孩子们的睡眠玩耍时间,让位给学习刷题,“减负”沦为看起来很美的理念,具体实施遇到各种阻力。政府层面的减负强制措施必不可少,但更关键的是“让孩子们拥有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成为社会共识,形成合力呵护一个宽松愉悦有利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舒适环境。
小学“推迟上学”既要“看起来很美”,又要实施起来有保障。“推迟上学”,一是希望小学生们不要太早起床,二是确保他们每天睡眠不少于 10 个小时。孩子们不能因为推迟上学而“推迟上床睡觉”,这需要家长严加督促,千万不能把多出来的睡觉时间消耗在越来越有吸引力的手游上。而笔者最担心的还是,现在孩子们的兴趣班学业辅导班很多,不能把学校让出的休息时间给辅导班占领,如果孩子们晚上忙于各种作业直到深夜,“推迟上学”一样没达到减负目的。
希望“小学推迟上学”,能继续凝聚全社会“给中小学生减负”的共识。要建立“为小学生肩负是民生”的理念,统筹各种资源力量让中小学生的生活学习慢下来,通过供给更多优质教育资源遏制基础教育领域的恶性竞争,让全体中小学生共享国家发展进步的红利。
减负从“推迟上学”开始,浙江迈出了重要一步,我们也期待政府和社会统筹更多资源缓解“放学早、接送难”难题,拿出更多减负实策,家长们也要建立科学合理的
子女成长成才理念,为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文/程振伟,新浪视点,2 月 25 日)
【各方热议】
宁波市某副校长:磨刀不误砍柴工。睡眠时间保证了,学生上课时的精气神也就出来了,效率就高了,这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
某小学语文老师: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不能速成,而是要给学生喘气、发展的空间。
某小学六年级家长:推迟半小时上学,是一场守护孩子睡眠时间的“及时雨”。这是小举措,却蕴藏着大智慧。
@萍子:推迟学生的上学时间,应该考虑家长的上班时间,大多数家长上班时间比学生上学时间早。我们这种双职工家庭真是愁死了。
@能成铁:增加不了睡眠时间,只会增加熊孩子游戏时间。
@白驹过隙:学生睡觉时间是作业时间决定的,解决睡眠不足的问题应该是少布置作业。
【实情调查】
政策下达后,记者就落实情况采访了有关人员,现摘录如下:
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家长:虽然可以推迟上学,但是因为临近毕业,孩子的作业还是很多的,没办法,现在竞争那么激烈,我们也不希望孩子落后,孩子自己学习也很刻苦,所以依旧达不到睡眠九小时的要求,真是担心孩子这样下去会吃不消。
某小学生家长:推迟上学真是好举措,以前吃早饭都是匆匆忙忙,现在可以给孩子做一顿营养早餐,让他精精神神去上学。
某小学生家长:虽然推迟上学是好事,但是我们上班路途很远,孩子晚送了,上班就赶不及了,孩子才读一年级,爷爷奶奶都不与我们住一起,我们只得再请人照顾,增加了家庭负担,叫别人照顾也有些不放心。
某小学老师:孩子们推迟上学,但我们还是很早就上班了,因为有些孩子会早到。现在早到的现象好像越来越多了,把孩子关在校门外有些不安全,有些学校不准孩子八点前进校,以致有些孩子在外游荡,甚至几个同学一起在某个小店抄作业。但是家长们确实也有些难处。
某小学校长:教育厅出台这个举措,很是及时,虽然短时间内会有一些问题,但是相信困难和问题都是暂时的,一定会得以解决。
某初中学生:为什么“推迟上学”只是针对小学生呢,我也希望能够推迟上学,我们也还在长身体,但是每天要上很多节课,有时作业做到九点多甚至十点,早上7点半之前就要到校,我太累了,就想多睡一会儿。
(整理自网络)
10. 细读上述材料,探究浙江省在全省范围内施行推迟上学的原因。
11. 下列对文本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我国六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国家规定的9小时,这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担忧。
B. 2 月 12 日,浙江省教育厅出台的《关于在小学施行早上推迟上学工作的指导意见》,缓解了小学“放学早、接送难”的矛盾。
C. 小学“推迟上学”是为了让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慢下来,是为了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因为对小学教育来说,长身体比长知识更重要。
D. 媒体、学校、家长普遍担忧因为“推迟上学”而让出来的休息时间会被游戏、课外作业、各种兴趣班辅导班占领,从而达不到减负的目的。
12. 请结合以上材料,概括在具体实施“推迟上学”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13. “推迟上学”到底是缓解了孩子睡眠不足,还是让家长更为难?老师、家长、媒体众说纷纭。请结合你的实际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0. (1)推迟上学,能确保小学生每天有 10 小时充分的睡眠时间、充裕的早餐时间、从容的上学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2)是一项关键性的减负实措;(3)给少年儿童创造一个“吃好、睡好、玩好、适宜学习”的生态环境; 11. C
12. (1)孩子的学业负担并未减轻,推迟上学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部分家长无法兼顾送孩子上学和上班,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3)有部分孩子早到现象,给管理增加难度,也有安全隐患。
13. 要既能能结合文本,又要联系实际,在此基础上理由充分,语句通顺即可。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本题依据【新闻摘要】中的“全省范围内在小学施行早上推迟上学,以确保小学生每天有 10 小时充分的睡眠时间、充裕的早餐时间、从容的上学时间”;【媒体声音】中的“未成年人睡眠不足,其危害性显而易见,严重影响体质智商和生长发育
”“小学‘推迟上学’,表面上看是让孩子们多睡会,其实是一项关键性的减负实措”“少年儿童的天性是玩,全社会有义务给少年儿童创造一个‘吃好、睡好、玩好、适宜学习’的生态环境”这些内容来概括作答。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A项,“近年来,我国六成中小学生”错误,原文为“2005年——2006年间,近六成中小学生”;B项,依据“减负从‘推迟上学’开始,浙江迈出了重要一步,我们也期待政府和社会统筹更多资源缓解‘放学早、接送难’难题”一句和【实情调查】中“某小学生家长:虽然推迟上学是好事,但是我们上班路途很远,孩子晚送了,上班就赶不及了……”可知,选项将或然变为已然;C项,正确;D项,原文表述为“笔者最担心的”,而不是媒体、学校、家长普遍担忧的。据此,答案为C。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本题可结合【媒体声音】中的“孩子们不能因为推迟上学而‘推迟上床睡觉’,这需要家长严加督促,千万不能把多出来的睡觉时间消耗在越来越有吸引力的手游上。而笔者最担心的还是,现在孩子们的兴趣班学业辅导班很多,不能把学校让出的休息时间给辅导班占领,如果孩子们晚上忙于各种作业直到深夜,‘推迟上学’一样没达到减负目的”;【各方热议】中“萍子:推迟学生的上学时间,应该考虑家长的上班时间,大多数家长上班时间比学生上学时间早。我们这种双职工家庭真是愁死了”“能成铁:增加不了睡眠时间,只会增加熊孩子游戏时间”;【实情调查】中的“某小学老师:孩子们推迟上学,但我们还是很早就上班了,因为有些孩子会早到。现在早到的现象好像越来越多了,把孩子关在校门外有些不安全,有些学校不准孩子八点前进校,以致有些孩子在外游荡,甚至几个同学一起在某个小店抄作业。但是家长们确实也有些难处”这些内容概括作答。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类试题实际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这样的标志性语言,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叙写理由,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论说有力。本题作答要围绕着“‘推迟上学’到底是缓解了孩子睡眠不足,还是让家长更为难”这一问题来谈自己的看法。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相关阅读
1 美妙的羚羊峡谷阅读答案
美妙的羚羊峡谷 ①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有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那里聚集了众多名声显赫的国家公园。而就在这个小镇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当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 【查看全文】
2 蜜蜂被视为“勤劳、合作”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物种。为了实现最佳任务蜜蜂被视为勤劳、合作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物种。为了实现最佳任务分配, ① ,而它们的语言就是舞蹈。蜂巢内的蜜蜂通过接收同伴跳8字舞的信息,最终找到食物 【查看全文】
3 材料一: “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材料一: 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人工智能通过语音识别和疾病数据分析来诊断疾病,可以更准确、更快捷、更安全地处理病患。人工 【查看全文】
4 忧伤远逝阅读答案忧伤远逝 非 鱼 忧伤像一湖清凉的水,她就像一尾喜欢冷水的鱼。 她见过那种小鱼,细长,明黄色,很缓慢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她觉得,这鱼肯定是悲伤的、无奈的,早就练就一身刀枪 【查看全文】
5 胖子和瘦子阅读答案-[俄]契诃夫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两位朋友相遇在了尼古拉铁路①的一个火车站上。他们中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那个胖子的嘴唇油光光的,好似熟透了的樱桃,那是因为他刚刚在火车站餐厅 【查看全文】
6 材料一: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苏轼说“古来画师非俗士材料一: 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苏轼说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诗与画可以相互转换的观念正是出现于此时。但苏轼的文人圈子, 【查看全文】